2019年10月20日,惺如法师依据《佛学基础》,为熏习居士详细讲述了三藏十二部,令大众对经、律、论有了更深的认识。 惺如法师宣讲三藏十二部 三藏者,经、律、论,佛典之总称。 经者,梵语修多罗,译云经。有四义,贯、摄、常、法。贯者,如线贯花,令不失散。诸法星罗,周散法界,圣人言说,能贯穿法义,令不散乱。摄者,贯穿深妙法义,摄持所化众生。常者,三世诸佛,随感去留,教范古今,不可改易。......
2019-10-21 15:08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禅宗曹洞宗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法鼓山创办人。法师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生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教育完成关怀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目的。他以中、日、英三种语言在亚、美、欧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种。他的著作之中发行量最多的是《正信的佛教》,已超过三百万册。 “瑜伽真实义品”把真理叫做真实,分为四大类,称为四种真实: 一、世间极成真实──是指随类随俗......
2019-10-21 15:08“焰口”即由于有人在生时悭贪吝啬,或爱占他人便宜,死后投生为鬼,成无福无力的饿鬼,这类鬼的食量极大,喉管极细,由于业报的关系,它们很难见到食物,纵然得到了可口的食物,进口之时,也会变成臭秽的脓血。他们还会从口里吐出火来,常受饿火中烧之苦,故名“焰口”。 放焰口的目的是施食为缘,施法为本。通过对饿鬼做平等、普遍的布施,以净业障真言、变食真言、开咽喉真言等,让饿鬼能仗佛慈力而饱餐一顿,......
2019-10-21 15:08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时有众多比丘。身患痔病。形体羸(lei)瘦。病苦萦(ying)缠。於日夜中。极受忧恼。时具寿阿难陀。见是事已。诣世尊所。顶礼双足。 以下是佛经拍摄图片 此经书为16面简体版,大32开本。 提示:每人免费限请5本,每个寺院、佛堂、法物流通处、佛教用品店(含淘宝店、天猫店、网店),免费限请5......
2019-10-21 15:08????????? 沙画中的佛学:《好好活着》 沙画中的佛学:《什么是空》 ......
2019-10-21 15:08问:初发心容易,如何保持长远心? 宣化上人:常把生死挂在眉梢上,就会有长远心。如果心退,则是因为把初发心忘了。 问:有许多人,为什么修行时会中途退心呢? 宣化上人:就是因为他的道心不坚强,菩提心不能增长,不能广大,稍受逆境就退心了。尤其出家人常常为五欲境界的诱惑,冲不过欲魔的关,就做了它的俘虏。 问:路程这么艰巨,我能够坚持到底,不退道心吗? 宣化上人:只要勇猛精进,自强不息,终会抵......
2019-10-21 15:08明心见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2019-10-21 15:08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收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有你! ......
2019-10-21 15:08天界仍属三界之内,仍然难逃成住坏空的劫难,当世界坏灭时,还会产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的三种苦难,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即使是无色界也逃避不了国土危脆、诸行无常的现象,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报,但是天界并不是一个最好、最究竟的地方。天界众生只享福而未修学佛法,也没有机会培福、造福,所以命终之后往往命运乖舛。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世间修行者修行极处。修学到此,修行者再无所修,皆认为自己修到......
2019-10-21 15:08佛学知识:12因缘讲什么 ......
2019-10-21 15:08佛学知识 十法界中,有六凡四圣之分;六凡中,又有三善道与三恶道之别。三恶道又称三途,分别是:饿鬼、畜生、地狱。 畜生 “畜生”是由于为人类所蓄养,因而得名,主要指家畜家禽。畜生又名“傍生”,因为其形状不如人的挺直,傍横傍生之义。畜生无智暗钝,彼此互相残害,且为人所驱驰、鞭挞、杀食,因此饱受种种痛苦恼害。畜生依其住处,可分为空行、陆行、水行三种,又依行动时间可分为昼行、夜行、昼夜行......
2019-10-21 15:08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素所左右而难以获致绝对的公平。世间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因此,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
2019-10-21 15:08现在有所谓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四者之范围虽差不许多,可是其中多少是有些不同的。 何谓佛法?曰佛者具足云佛陀耶,译云觉道。 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亦曰知觉、觉悟。在佛的方面来说,是有觉而又有道;在迷沦的众生方面来说,则是有觉而无道,觉非其道,则为妄觉、错觉。 佛字再往浅近一点说,就是明白,人谁没有觉性?没有明白?成佛就是成自己本有的觉性,明白本有的明白。 “法”者,梵语达摩......
2019-10-21 15:08(十三)缘起的人生宇宙 从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一切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例外;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成为一条永久不变的定律;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 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的关系之网。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这叫‘缘起’。其实生长这棵树的......
2019-10-21 15:08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传最广泛的佛经。这部心经中,有一句话,暗藏了大智慧,若能读懂这句话,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学佛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句话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认识都不够深刻,只是认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空的,自己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不存在的,或是没有的。若是这样理解就错了。 ......
2019-10-21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