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行知论坛·践行教育家精神》上,本来我作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发言《教育的诗意来自于教师的诗意 》,到了现场,突然有了冲动,干脆不用讲稿,也不用准备好的课件,只是讲故事。从讲陶行知崇拜的女性沈骊英的美德、创造精神开始,佐以李政道成长的故事、再以莫言成长的经历为启示,阐述当下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事先准备的讲稿,虽然会上没用,自己再读之,感觉也不是一无是处,于此刊发,自我勉励:)
教育的詩意來自於教師的詩意
许多年前,我从教育机关到学校,我曾写了一首诗《风景》:
过去的我是一只不疲倦的鸟
一朝醒来我突然变成了一棵树
一棵再也不走
再也不顾盼
再也不漂泊
再也不浪漫的树
从鸟变成树
是一种痛苦
一种失落
一种悔悟
是与天地的默契
也许我会天长地久地站成一块化石
也许我会站成一道风景
那是我的心境与我的祈求,在最中国学校的校长岗位上十多年,最后有没有成也一棵树?我不知道,有没有成为一块化石?那肯定没有;有没有成为“风景”?更不可能。
在我离开校长岗位不久,湖北文艺出版社给我出了一本书《学校应该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我在序中有一段话:
“《风景》是我一度忘却了诗歌,诗意在我心中沉睡之后的苏醒。表达了我的心境,告别公务员生活,是我的选择,不过多少有些怅然。然而,很快我被学校生活的召唤所吸引。多年以后,回想那一个瞬间,灿烂着希望。我内心的愿望是什么呢?“在最微观的学校领域内,实现我们民族的教育理想”,似乎有点幼稚有点“自我”、“自大”、“自不量力”,不过我却是真诚的。在我当校长的十五年中,学校获得了“最中国”、“诗性教育”的美誉,不仅仅是美誉,是我们努力践行着的教育理想,那像我们在教育春天的美妙的行走。”
我想成为一棵树、我想这棵树最终成为化石,而且能成为风景。仅仅是我的主观愿望而已。不过,我确实努力过。陶行知有一句名言:
“国家把整个学校了给你,你要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校长”。
这是我的座右铭,时刻谨记的教诲,这是对整个校长群说的,也是对我说的。
什么叫“整个的学校”?
真的把“整个学校交给了我们?”
什么叫“整个的心?”
多少人用“整个的心?”
难道我们没有用“整个的心?”
什么叫“整个的校长?”
有多少人现在是在做“整个的校长?”
是,或者不是,原因呢?我们追问过吗?
李政道是我的校友,我与他有过交流,他对中国基础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读中学的时候每次每门考试都在81分与82分之间。他说:大家都对99分不满足,都想100分,其实最后一分是没有多大意义与价值的。
是不是如此?是不是很深刻?
我曾在学校提倡:省下那最后一分的时间,让学生过一种完整的、丰富的、纯粹的校园生活。
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校园生活,还完整丰富纯粹吗?
曾经一位教育名人问我:你认为校长最重要的素养是什么?我给了三个词。然后局长继续追问:教师呢?学生呢?我仍然是这三个词。三个什么词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再问一个问题:当下学校教育最缺的是什么?
有情怀吗?
有担当吗?
有原创性吗?
换一种说法:学校有灵魂吗?高贵的灵魂。教师呢?校长呢?
什么叫灵与肉的结合?高贵的灵魂与美妙的肉身的美妙结合?
我认为这个美妙的结合就是诗意,教育的诗意、学校的诗意、教师的诗意、校长的诗意、学生的诗意、家长的诗意。
有一次我去西藏,在墨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震撼了我,感动之余,使我顿悟:
我们今天提倡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推进了许多年后,在实际操作层面,是不是需要反思?
走捷径、走直线,美吗有诗意吗?
没有一条河流是笔直笔直的,为何要让人笔直笔直的发展呢?教师精神的丰富性完整性多样性在哪里?
重温钱学森之问:为何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怪教育其实是怪老师,现在的老师是什么样的面貌?老师是创新人才吗?他有丰富的想象?天马行空的联想?苹果掉在头上即能获得顿悟?
整天教室、学科,整天方法改进,模型建构,有效高效,在“术”的层面研修自主研修校本研修,可以不可以提升到、“道”的层面?思想、情感、情怀,责任、担当,原创、创新、创造,在哪里?真正的教育大师,是能精神引领和人。
我们有多少老师还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我们的知识,活的知识,最新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情操,爱的情操、纯粹的情操、诗人的情操,现在,有这样的日常机会吗?
老师不能在井里教书,围墙内封闭教书,久而久之,那会空虚、麻木,成为机械手,条件反射般完成日常教育工作,乃至成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标兵楷模。精神丰满、丰富吗?
未来,一定仍会面向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的根。王安石有一句名言:古之人面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什么意思?先人面对世界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感悟,悟人、悟事、悟物,悟生活、悟生命,悟大千世界。当时王安石即感慨,今人已经丢失了这一传统,时间又过了一千年,我们仍有当年王安石那样的感慨:如今如何?“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尿尿”而已。
精神明亮的人、饱满的人,有情怀、有担当、又创造精神,即有诗意。我曾经说,教育是一场诗意的旅行。我曾在我们的校园写过许多诗,是我对这个校园的感受,是我对教育的感受,是我对教育人、教育生命的由衷地敬仰与敬畏。
两年前的一个早晨,我与往常一样,徜徉于西花园。立定,四周张望,忧伤的诗句自然流淌了出来,这就是《这个园子的夏季》:
我与你相见,每日每时
我与你一起,总是幸福的日子
这个亭子、这个石桌子、石椅子
与这块碑,对我来说
这里的一切的一切
都有阳光的意义
与你相遇,是人生奇迹
平淡的日子,诗中的四季
这条路、这棵树、这一丛花
与这片草地,对我来说
这里一切之细微
都如圣地中的痕迹
我与你朝夕,总是梦里
我与你的故事
点点滴滴都是依依
春风里来,春风里去
冬雪里来,冬雪里去
这般阳光,那般月色
所有的舍与不舍
都在这个园子与心里
诗意荡漾了,在这个校园荡漾了。诗性教育唤醒了许多师生一度沉睡的诗情诗意,诗性教育的主张与实践,即推进本真的教育、美的教育、超然的教育。
学校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不是一所两所有诗意,而应该是整个的学校,都能焕发诗意。我期盼,所有的学校将都会是这样的地方,前景何其不令人欣喜若狂?
2019年10月16日于修竹清风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