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文佳作
“国之重器”赞
“国之重器”是什么?支撑一个国家存在和崛起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设问,引人瞩目!】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再设问,引起下文。有结构意识的表现。】
想到了小个子巨人。【“小个子”是客观事实,“巨人”是主观认识:对邓小平同志的特色化表述。典例一个。】“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振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幕訇然中开,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走进新时代的匀加速接力。你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那双手紧紧握住的是江山锦绣;你看,两个一百年的构想,正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两个“你看……”,对近四十年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理念的高度概括。】胸怀使命,热血担当,高瞻远瞩,东方巨轮在领航人的挥手中不断破浪乘风。
想到了那一张张智慧的面庞。【领起句。】为寻找最合适的安放地,“天眼之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40年如一日,历经近200次的失败,最终取得成功;黄大年以超负荷的付出,填补了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三则典例,很具代表性,很有说服力!】超凡的智慧,辅以执着的努力,才成就了这让人敬仰的国之重器。
想到了那一个个正直的名字。【还是“领起句技巧”!】在身缚各种各样“绳索”的大环境下,顾准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举国上下皆疯狂的时代,张志新坚持真理,发出泣血的质疑与呐喊;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潮下,有固守良知正义、敢于向一切不合理挥刀的坚强女性王选,有媒体人白岩松、柴静……他们是这个民族的脊梁。【又是组合论据,而且都是典例。】
又想到了那一双双舞动的手。【仍然是“领起句技巧”!】地动山摇过后,洪水肆虐之时,绿色的方阵瞬时现身,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倾斜的天柱,以紧紧握住的手为百姓搭起安全的环岛;炎热的烈日下,凛冽的寒风中,有身着各色工装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铁钳、瓦刀、方向盘,像极了舞台上的各种形制的乐器;还有润物无声的教师、加班加点的医生、一走街串巷的快递员、扮美城市的清洁工……【一组泛例。拓宽了文章的范畴。】每个人用各有所长的双手,推动着社会的优雅徐行。
领袖、智者、思想者、士兵、普通劳动者,每个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这一词汇的色彩与蕴涵也得以丰富起来。【总括上文,揭示“国之重器”的丰富内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引用艾青著名诗句,从“爱”的角度谈成就“国之重器”的实质。】爱得深沉,所以竭力;爱得深沉,所以尽心。竭力尽心,方成“国之重器”。
【简评】
开篇设问解题,明确国之重器就是“支撑一个国家存在和崛起的物或人”,然后借时评标题,表明自己会从“人”的角度切入。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可称“国之重器”者做了具体的描写与礼赞:领袖的高瞻远瞩、智者的创新、思想者的敢言、普通人的奉献。这些人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最后点明“竭力尽心”乃成为“国之重器”的基本条件,启发读者。全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大气,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