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高考政治近三年的热点、易混点、丢分点汇总!

高考政治近三年的热点、易混点、丢分点汇总!

阅读量:3734178 2019-10-24


所谓热点知识就是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近三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选择题中,排除错误选项就能得出正确选项的占52.7%,因此,弄清这些常见错误点和易混知识点对于提高高考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要归纳常见的易错题型和自己容易丢分的题型,找出基本的解题规律,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谨性、深刻性和辩证性。02
高考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解析
16.关于意识,下列说法错误:
①意识是大脑(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意识本身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能动作用具有两重性);
④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凡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⑤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不能理解为相互促进,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关系)问题。
18.下列说法错误:
①只要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要立足实际,还要全面的、从整体上、在变化中把握实际);
②科学理论(一起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③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社会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社会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⑤价值规律(生产方式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9.关于联系观点,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③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不一定);
④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注意:一定条件下)。
20.关于运动和发展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只要处于“动”的状态,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性质或者存在状态的改变);
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哲学上的静止是指相对静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所以,新出现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④量变是事物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的发展(发展是质变,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⑤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必然结果);
⑥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
21.关于规律,下列说法错误:
①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
②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是不能被改造的)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所以,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④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2.关于矛盾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
①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③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下列说法错误:
①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和谐就是没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③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④矛盾主次方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抓住关键和中心;
⑤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⑥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⑦抓住了主要矛盾(还有处理好次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⑨矛盾的观点就是指两点论的观点(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23.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
①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结果;
④精神状态决定着人们办事情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⑤人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⑥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办事的效果;
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⑧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是能否使客观符合主观。
24.关于现象和本质,下列观点错误:
①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②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永恒不变的;
③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④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都是客观的);
⑤真象反映本质,假象不反映本质(都反映事物的本质)。
25.关于认识,下列观点正确:
①想象力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创新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
下列观点错误:
①认识的根本目的(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创新就是抛弃固有观点的束缚,敢想敢做;
③感性认识是错误而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④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⑤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⑥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⑦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⑧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理性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⑨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目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于求学杂志)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