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生活动撷英
第四期 给儿童世界 给世界未来
教育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少年儿童是未来的希望。我们相信:影响孩子,就是影响未来。在孩子的心中从小埋下“服务家国、服务社会”的种子,这颗种子必将陪伴他们成长,惠泽一生。
近年来,史家小学在原来阳光公益社开展献爱心活动的基础上,聚焦提炼出其核心,为孩子们开设了“服务学习”课程。课程倡导“服务”与“学习”紧密结合,鼓励孩子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从着眼身边小事出发,也可以放眼国家和全球大事,用慧眼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通过集体协商提出解决方案,并按照既定计划与方案进行实施。每一个“服务学习”提案的提出学校都引导孩子们历经从“发现——计划——行动——反思——分享”五个阶段。让孩子们通过在校园内外边做边学,从小感受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过程,最终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主人翁意识,从小培养他们的家国意识和责任担当。
2016年的少先队员代表大会现场上,少先队员聚焦“服务学习”,开启公益行动
2016年的少先队员代表们手拿自己的“服务学习”公益提案参加现场会
“课堂上我知道了中国自古就有丝绸之路,新时代习爷爷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少先队员、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我能为‘一带一路’做些什么呢?我突发奇想,我擅长绘画,如果我能把‘一带一路’上国家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画在一起,寄给外国的小朋友,用文化交友、让画作传情,该有多好呀!于是我把我的创想告诉我的伙伴,她们特别愿意和我一起做!我们查阅资料、策划绘画内容……大家看,这是我画的大熊猫和泰国象,我想:如果中国的国宝大熊猫能到泰国安家落户,带给泰国小朋友快乐该有多好呀……我画的是中国牡丹和泰国金莲花,我希望中泰两国能像花园一样美丽,人民的生活能像鲜花一样美好……此刻我们想向学校和老师求助:帮我们联系友好校,实现我们的梦想!也希望同学们加入我们的交流行列……”这是六年级赵家琪和她的小伙伴们在2017年史家小学一年一度的少先队员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服务学习”提案。提案一经提出,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一个月内,他们共征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绘画作品1000余幅。之后,学校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帮他们联系泰国友好校,建立沟通渠道,中泰学生互为好友,最终孩子们通过他们的努力成为了真正的文化交流小使者。
少先队员代表赵家琪和她的小伙伴们在2017年全校少代会上发起“一带一路画传友谊”的提案
少先队员代表向全校师生讲述自己绘画“中泰交流”的主题作品
学校为孩子们联系了中华慈善总会,开启“一带一路 ”学生手拉手文化交流活动
像这样的“服务学习”提案不胜枚举:
——留守儿童对远方父母的思念,城市建设者对家乡儿女的思念……四5班姚悦礼同学回老家和留守儿童一起玩后萌发了“影为爱”的创意。“我要用我的相机拍摄下外来务工的工作和生活照寄给他们远方的孩子!”这是孩子最质朴初心。提案一经提出,他和小伙伴走进新机场、城市副中心等地,三个月拍摄了4000余张照片,撰写了40多篇札记,感受新北京变化的同时,更感受着劳动者伟大的创造力量。
2017年史家“庆六一”活动现场,“影为爱”项目组的同学们把他们在“北京新机场”拍摄的作品集作为“六一礼物”送给了留守儿童
影为爱”项目组的孩子们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现场拍摄
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摄影,用相机记录下外来务工人员最美的瞬间
“影为爱”在北京798举办了摄影展,影视大师陈长芬先生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妈妈能陪我聊会天吗?”“爸爸能下楼陪我跳跳绳吗?”……四12班的朱子薇看到生活中不少家长对手机爱不释手,提出了“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的服务学习公益行动。呼吁家长把晚间亲子互动的时间留给孩子。“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以28天坚持培养一个好习惯为目标,呼吁学校、社区亲子一起参与,半年来,孩子们累计回收近900份调查问卷,切实推动1000个家庭放下手机,参与家庭累计放下手机5.4万小时,平均每个家庭每天放下手机2.2个小时,有效促进了亲子关系,活动得到了社会上许多人的赞誉。
接受挑战的家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各班级还自发组织了亲子运动会
项目组为挑战成功的家庭赠送好书
挑战成功的家庭代表在学校进行汇报
“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项目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
“瞧你的作业怎么错这么多!”“你能不能写作业专心点!”“动作快点!该睡觉了!”“又玩游戏!!”……这些熟悉的唠叨声与责骂声经常从父母的口中道出,同时也成为了亲子关系紧张的导火索!史家小学三10班的吕凌霄同学为此发出了“亲子坏情绪,GO AWAY!”的服务学习公益行动,呼吁家长和孩子要好好沟通,学会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呼吁发出后,孩子们组建团队,累计完成400多份家长版和学生版调查问卷,整理出了10类常见的亲子冲突,自编自导10个亲子情景剧,绘制了100多副漫画。服务学习行动队先后走进朝内、崇外、大方家等社区举办公益宣讲,进行情景剧演出,项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第二年,班中的孩子又在“亲子坏情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伙伴怀情绪,GO AWAY!”的公益行动,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伙伴关系。
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两份
调研报告
亲子坏情绪聚焦的四类主题、10大问题
孩子们带着自编自导的情景剧走进社区进行表演和宣传
孩子们用漫画的方式讲述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孩子们将漫画集集结成册
孩子们参加了学校“六一”游园展示会,向老师、学生和家长推广他们的成果
三年来,孩子们在“服务学习”课程学习后,相继涌现出了“八段锦进社区”“暖冬红围巾计划”“守护家书行动”“分享爷爷奶奶的精彩人生”“濒危盒子”等共计7282份提案……这些“服务学习”提案以学生成长为原点,从微言善行出发,涉及文化传承、公共安全、养老助老、医学科普、扶贫帮困、文明礼仪、家风家训、环境保护、健康锻炼等诸多方面……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发展大命题都已进入我们小学生的视野,系在小学生的心间,充分体现了小脑袋、大智慧,小肩膀、大担当。
——孩子在服务中学习,学习是有温度的:服务他人收获的微笑,学以致用的喜悦,让书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温暖起来;
——孩子在学习中服务,学习是有色彩的:教科书不再是我们的全部世界,而是让多彩的世界成为我们的“教科书”。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家国担当……儿童入学如春日点种,史家教育者在儿童的一亩心田里从小播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让这些核心素养在孩子的行动和成长中孕育,伴其一生,惠泽终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如果说“服务”是一颗种子,我们要做的便是将这颗充满爱与责任的种子从小栽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通过不断的服务实践,让他们将服务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生活理念,变成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相信这不仅对于孩子今天的品格成长大有益处,对孩子的志向建立乃至社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们相信,今天,我们给儿童一个精彩的世界,明天,他们会带给世界一个温暖的未来!
END
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滑动点击即可阅读)
校庆专刊 |唱响爱国旋律 护卫五星红旗(总第33期)校庆专刊|播撒校园文化 放飞传媒梦想(总第32期)
校庆专刊 |永不褪色的红领巾 世代相传的家国情(总第31期)校庆专刊 |年级品牌课程为史家增光添彩(总第30期)
校庆专刊 |创意+ ——在创意生活社区,开启创意之旅(总第29期)
校庆专刊 |艺术+ ——多元艺术综合 创造无限精彩(总第28期)
校庆专刊 |穿行在历史记忆中的博“悟”学习(总第27期)
校庆专刊 | 健康无边界——激发课改源动力 助力史家体育梦(总第26期)
校庆专刊 | 文化无边界 - 文化理解促交流(总第25期)
校庆专刊 | 思接千载品源至慧——数学部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第24期)
校庆专刊 | 表达无边界——“读书表达”育文化(总第23期)
校庆专刊 | 德育课程“服务+”(总第22期)
校庆专刊 | 课程无边界 育人全过程——史家小学课程育人实践(总第21期)
校庆专刊 | 史家学院学员寄语(总第20期)
校庆专刊 | 美国西德威尔友人学校寄语(总第19期)
校庆专刊 | 法国马纽埃尔学校、比利时欧盟第二学校寄语(总第18期)
校庆专刊 | 香港澳洲国际学校、新加坡南洋小学寄语(总第17期)
校庆专刊 | 雄安新区沙河营小学寄语(总第16期)校庆专刊 | 湖南一师附小寄语(总第15期)
校庆专刊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教育局寄语(总第14期)校庆专刊 |巴蜀小学寄语(总第13期)校庆专刊 |延庆区第二小学、珍珠泉小学寄语(总第12期)校庆专刊 |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寄语(总第11期)
校庆专刊 | 史小历史中“N”个第一(总第10期)
校庆专刊 | 一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窗口校(总第9期)
校庆专刊 | 一所具有红色传承的学校(总第8期)
校庆专刊 | 从兴趣小组到金牌社团(总第7期)
校庆专刊 | 从探究性学习到无边界课程(总第6期)
校庆专刊 | 从“创造杯”到“创·智汇”(总第5期)
校庆专刊 | 从安业民小队到服务学习(总第4期)
校庆专刊 | 从深度联盟到集团建设 (总第3期)
校庆专刊 | 从综合改革到和谐教育 (总第2期)
校庆专刊 | 从普通小学到全国先进 (总第1期)
铭史励家 志教兴国 ——以家国情怀为底蕴的史家育人文化
史家胡同小学80周年校庆公告
撰写:李娟
校对:闫旭
责任编辑:李蓓茜、赵朋秋
总编审: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