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央视镜头里沉稳理性的记者,
也曾是《奇葩说》里放飞自我的导师,
不论哪一个身份,
都看似遥不可及。
而今,她来到嘉兴置身听众之间,
人们惊奇地发现,
这个带着无数标签的创业者,
依然少年感十足,
比电视上的她更加亲切。
“无论什么行业,底层能力相通,顶尖能力相似。”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
“对孩子要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昨天,站在嘉兴市图书馆报告厅,一头短发加深色外套的张泉灵金句频出。面对亲子成长、亲子关系以及孩子学习力的问题,张泉灵以一个创业者更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和嘉兴的家长们分享心得。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
现场,张泉灵谈起了自己的儿子,坦言自己的教育并不算成功。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她的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住宿,直到初中毕业。多年住宿让他自理能力变强了吗?并没有,儿子初一的时候,张泉灵发现他丢三落四的毛病“令人崩溃”,几乎每一周她都要去学校送三次东西,有时候是作业,有时候是生活用品。
儿子12岁的时候,张泉灵带着他去爬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称为“非洲屋脊”。12岁是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允许参加登山运动的门槛年龄。她是带着孩子去花钱买罪受吗?一个心理学家曾和她说,12岁正是孩子重要的时间点,人们往往在12岁时的选择决定了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她要为孩子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
“登山的时候丢三落四会死。我和儿子说,如果你丢了墨镜,在雪线之上半小时你就雪盲了,当然,你就下不来了;如果你丢了一只手套,15分钟就会冻伤,如果手插口袋里,你就不能用双杖,那么你就下不来。总之,会死。”这样的“恐吓”让孩子在登山过程中没有继续丢三落四,反而不断提醒张泉灵带好物品。
最困难的时候从海拔3700米的营地开始。从3700米营地出发,他们走10至11小时抵达4700米营地。因为在赤道附近,白天的强对流天气对于登山极为不利,所以需要半夜开始登顶。在营地睡不到两小时,他们又立刻起床登顶。
早晨6点,张泉灵登顶成功。她为自己和儿子请了两个专业向导,她和儿子的向导说:“向上由孩子决定,向下由你决定。”张泉灵自己有在珠峰大本营持续呆一个月的经历,而她儿子没有,所以她希望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由孩子自己决定目标,决定要不要登顶。“因为,在之前他的人生里,都没有什么是要逼自己几乎到绝望才能得到的东西,所以,失去也不算什么。”
太阳渐渐升起,早上8点,张泉灵看到了登顶的儿子。很快他们又要下山。在整整36个小时里,他们俩各自遭遇了3次肌糖元和肝糖元几近耗尽的状况,就是一步都走不动了,手都抬不起来了。但是最终,他们成功了。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在赞叹张泉灵教育方式的同时,场下也有观众发出感叹,不是每个母亲都可以带着孩子去登乞力马扎罗山。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要指望孩子经过一次事情就改掉坏毛病。”张泉灵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当妈妈要干啥呢?首先要了解孩子,其次要接纳他,然后才是提供适当的支持。”
“买学区房挺贵,来图书馆免费”
张泉灵怎么来嘉兴市图书馆了?也许很多人会有这个疑问。张泉灵的外婆来自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都能看到张泉灵的身影。而和嘉兴市图书馆的缘分,来自她正全身心投入的教育事业。
“嘉兴市图书馆总馆加乡镇分馆只有100多名员工,一年却能办5000多场活动。”张泉灵在讲座中直言自己的惊讶,并在当天走访了嘉兴多个街道、乡镇分馆,更坚定了她要和嘉兴市图书馆开展合作,进行公益教育事业的决心。
当有听众向她讨教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和阅读习惯的时候,张泉灵表示,小学生在完成“规定动作”之后应该拥有自主阅读的时间。
亲子成长,不是父母监督孩子成长,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不愿意看父母准备的内容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也可以改变他们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书店,不都是很好的阅读环境吗?”在张泉灵看来,阅读环境特别重要,像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服务场馆不收费,内容丰富,又能帮助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买个学区房挺贵,来图书馆免费。”张泉灵的话让场下发出了阵阵笑声。
当天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讲座,许多人站着听完了全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感到焦虑,带着一箩筐的问题来听讲座。
“学霸都有方法,方法都能总结,总结都能检验。”在张泉灵的讲解中,一件事都由目标、方法和路径三部分构成。科技发展迅速,未来的职场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又如何预测孩子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所以,在她看来,孩子们要培养的是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力包括学习力、创造力、情商力和思辨力。”这些能力不仅仅适用于儿童,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讲座中也提到不少社会问题,许多孩子被过度保护,过着被安排好的人生,最终却做出了极端的事情。“不断打碎,也是成长的方式。”张泉灵劝慰在场的父母们,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就是离开的过程,孩子的成长需要自驱力,父母能做的是和他们一起成长。
读嘉记者/黄烨
摄影记者/孟多多
编辑/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