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秋风起,爱吃螃蟹的你,一定要看看嘉兴这个湖的故事!

秋风起,爱吃螃蟹的你,一定要看看嘉兴这个湖的故事!

阅读量:3710811 2019-10-23


小孔之见第38期

文/孔越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这个时节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

除了阳澄湖大闸蟹和太湖蟹,你知道咱们嘉兴也有种名蟹么?它就是汾湖蟹。

这种蟹有一个特别之处——大小钳,右边那只大,左边那只小。汾湖蟹的蟹壳是青灰色的,脐部饱满、雪白,蟹脚坚硬结实,而且膏肥肉香,鲜美可口,是蟹中上品。 
持蟹饮酒赏菊,历来是文人们称颂的雅事。1920年,南社巨子、诗人柳亚子、陈巢南两度来嘉善西塘与社友相聚,其中第一次正好雄蟹正肥,诗人们擂姜泼醋、饱啖之后,兴起赋诗。这是汾湖蟹与名人结缘的典型一例,也是食蟹史上的一段佳话。
汾湖蟹生活的汾湖,也很有故事。

宋元时期,汾湖已成为江南有名的风景胜地。元代的大画家吴镇、盛懋等都曾来过汾湖。有人说,吴镇作品中的渔父神态从容、动作淡定,给人一种独与天地往来的轻松和看破红尘的超然。他的《洞庭渔隐图》附有题诗:“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画的是洞庭湖,而表现的,又何尝不是居住在汾湖畔的吴镇的处世准则。
此外,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分湖水村图》可是国宝级文物。“湖东西广袤八里,南北如之。湖分而半:一属嘉禾,一属姑苏,故名分湖云。”元代文豪杨维桢也曾留下《游分湖记》,从游记中后人可以领略曾经的汾湖风光:“荡舟武陵溪,朝出伍子浦。还过西陆家,侧童启岩户。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晚钦花石冈,亭台已无主。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

汾湖是一个狭长的、延绵数公里的湖泊,以前叫分湖,现称汾湖。若从高空俯瞰,汾湖就像一支碧绿滴翠的玉簪,点缀在锦绣江南的水网地带。汾湖四周著名的古景观有:蒲滩鸳浴、平湖书院、胥滩古渡、朱桥牧笛、汾埂渔舟、巡楼更韵、泗洲晓钟、汾泽龙潭。新开辟的水上景观主要有:汾湖柳堤、蒲滩休闲、船闸风光、观音拜佛、百舸争流等。
关于汾湖的诞生,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当时,一位美丽的水珠姑娘被一条青龙抢走,一群野鸭飞来猛啄青龙,水珠姑娘从龙嘴里落下来,随即变成一个半圆形的湖。而青龙受伤落下,也成为一个半圆形的湖。眼看南北两个湖泊将汇成一个,野鸭们一字形地落在中间,变成了一串浮墩,把湖分开了。因此人们把这个湖叫做“分湖”,后人在“分”字旁边加了三点水,以纪念“水珠姑娘”。
汾湖的诞生还有一个历史记载版: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汾湖文化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清代才子郭频伽在《灵芬馆诗话》中说,“汾湖”之名始见于《吴越春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汾湖就是吴国和越国的界河,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伍子胥曾在此囤兵操练,汾湖还因此留下了“胥滩古渡”的千古绝唱。
根据《分湖志》记载,春秋时代此湖北属于吴,南属于越,吴亡入越,从此南北并了。但到了赵宋时代,陈尧佐有《分湖诗》,下半首道:“如何一湖水,半秀半吴江?”秀是秀州,也就是现在的嘉兴。明初嘉兴设嘉善县,于是汾湖又南半属嘉善,北半属于吴江了。现在,汾湖以摇篮圩南端至南岸中心线为界,南属浙江。

 不久前,汾湖被评为“2018浙江省十大运动休闲湖泊”。让我们一起期待汾湖能绽放更夺目的光彩吧!
图片来源网络

打开抖音app搜索“ying_yan”就可以关注啦~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