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汉宫秋月
公元前103年,接到丞相任命书的公孙贺趴到地上,放声痛哭,怎么拉他都不起来,死活不肯接受丞相印信。
汉武帝不理他,把相印甩到公孙贺的面前,起身离开。公孙贺手捧印信,仰天叹息:“完了,我这辈子算是完了!”
汉武帝是汉朝寿命最长的皇帝,活了70岁,执政54年,共任命了13位丞相,平均每四年要换一位,就像是开奥运会的节奏。
丞相们接二连三犯事被处死,频率堪比河南交通厅长“落马”的速度。以下是公孙贺前三任丞相的下场:
公元前118年,丞相李蔡因私自侵占汉景帝陵园前空地被问罪,李蔡自杀,封国被废除。
公元前115年,因文帝皇陵陪葬钱币被盗一案,丞相庄青翟和御史大夫张汤结怨,互相诬告,张汤自杀后,庄青翟遭弹劾下狱,服药自尽。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祭祀宗庙,诸侯进贡黄金成色不足,丞相赵周被控告知情不报,下狱,自杀。
有了三位老哥的前车之鉴,丞相这个职位仿佛成了一个坑。公孙贺后来的结局如何呢?当然他没有逃离自己预设的魔咒。
公元前92年,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挪用军饷被捕下狱。公孙贺为了挽救儿子,向汉武帝请求立功赎罪,主动请缨去抓捕有大侠之名的朱安世。这是一个以命换命的做法。
朱安世被逮捕后笑着对公孙贺说:“你们全家都完了!”于是朱安世在狱中揭发公孙敬声利用巫蛊诅咒汉武帝。经调查属实,公孙贺父子被处死,满门抄斩。
是丞相的职位害了公孙贺吗?
显然不是。一个内心不光明的人是不能承受大任的。虽然那些被处死的丞相各有各的死法,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有私心的把柄被人捏住。
公孙贺的哭泣是一场政治表演,接任丞相的时候,他希望自己用自己哭声乞求汉武帝发发慈悲,为自己将来的错误留一条活路,他想提醒汉武帝前面已经处死了那么多丞相了,能不能顾忌社会影响,到我这里为止吧。
汉武帝岂能不明白公孙贺的心思,所以公孙贺放声大哭的时候,汉武帝置若罔闻。因为汉武帝知道他不是真的不想做丞相,他只是在乞求自己能平安地做丞相,他想讨一块免死金牌。
平安还是不平安,不是汉武帝能承诺的。公元前112年,石庆在赵周之后做丞相,他的性格敦厚谨慎,平时谨小慎微得以寿终正寝。
在汉武帝这样铁血手腕而且洞察一切的皇帝手下做丞相,唯一的活路就是当老实人,办老实事,讲老实话,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汉武帝的丞相不好当,13位丞相里面顺利退休的只有6位。官职带来的纷争、杀戮都是人为导致的,它和煤矿突然坍塌的危险不一样,所以做官之前一定要扪心自问,自己心里有没有小九九,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
如果一个人出来做官的目的是光明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那公孙贺就不会哭了,政治表演也是不需要的。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或许这样公孙贺才能走出汉武丞相前仆后继为私利而死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