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对话录 | 法光法师:今天的中国佛教徒要有使命感,不忘初心

对话录 | 法光法师:今天的中国佛教徒要有使命感,不忘初心

阅读量:3686694 2019-10-22


编者按:2019年8月6日至8月12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广东省佛教协会协办,广州光孝寺、珠海普陀寺承办的“2019佛教英语培训班”在珠海普陀寺举行,来自全国佛教界的80余名代表们完成了佛教英语培训的课程。现推出《对话录》系列访谈,同大家一起学习高校学者、高僧大德的观点与智慧。法光法师从事海外教学多年,对接触过的每一批中国留学僧都关怀备至。心系中国僧子、关心中国佛教事业发展的他在接受菩萨在线专访时,高度关注中国佛教“走出去”,并呼吁广大海外留学僧,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法光法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香港佛法中心主席、斯里兰卡佛学研究中心期刊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主编,从事佛教研究与教育30余年,了解世界佛教历史,精通梵文、巴利文、英文,能熟练阅读藏、日、法等文字的佛学资料,对我国佛典翻译工作作出很大贡献。
 

 


 
Q:我们说中国佛教正在“走出去”,您觉得已经到哪一步了?
A:在我看来,中国佛教走出去已经轻微起步了。当代学僧这个使命感,我看到是有的。像明生法师开设这种培训班非常有意义。但路途很长,谈到培训,那肯定是普遍性去培训僧才。所以我建议,除了要保留传统的佛教研读之外,一定要加强英文课程。比方说佛学院里面,要加上一些英语培训。
 
台湾有英语国际班,他们在整个佛学院中挑选一些愿意学、有能力、有条件的,成立一个特别班。他们不是一两个星期学习,而是引进海外老师进来长期教学,他们的方向是对的并且得到成果了。
 
培训几个英文人才,应付一些国际论坛是不够的,要能够代表中国佛教去弘法,去教学,或者是去学习读书,这才是有实际意义的。当时太虚大师也有这种宏愿,他要整顿僧俗教育制度,他把很多弟子派去外国学习语言,而且都是长期留学。赵朴初居士也体会到这点,希望他们学习外国的语言以及佛法,来充实自己祖国的佛教文化。
 

 



 
访谈最后,法光法师语重心长地再次强调:今天中国的佛教,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现代化,乃至中国化。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不要盲从西方的价值观念,我们要有我们的底线,建设和发展也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印度传统,要将整个佛教归纳起来,同时,发扬传统,超越传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