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波伏娃:作为女性意味着什么?

波伏娃:作为女性意味着什么?

阅读量:3656966 2019-10-22


作为女性意味着什么?
这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一直在追寻的问题。
 
作为女权主义的代表,她,向思想界贡献出了她的那一本《第二性》,这本日后被奉为女性圣经的社会学著作,注定在思想界中引起一场惊涛骇浪。
一场新世纪的女性独立运动,已经拉开序幕。
 
在今天,女性意味着什么?
 
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而这,就是几个世纪女权运动的成果:
 
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地重视着性别,重视着男女平等问题。
 

我们并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
 
这是波伏娃的一句名言。
 
她认为,造成女性如今这样处境的,不是女性的生物性,也不是女性的经济能力、劳动能力,而是整个社会,整个所谓的文明。
 
社会期望女性服从,去拥有温顺、柔弱、持家的特质,因此,就从社会化的各个方面,如法律、教育、文化、艺术等等,去影响女性,让她们将这些规则内化。
 
当这些规则内化了,其结果就是,女性承认了自己是女性,她承认了社会的期望,也承认了男权的支配。
 
但是女性,并不应该这样自甘堕落。她们并不是天生就要受到男性的支配,她们也并不是天生就是人们眼中所谓的“女性”。
 
固然,男女有生物学上显而易见的差别,但这些生物学上的差别,却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学上的差别。
 
我们要区分性和性别,前者是指人的生物性,而后者只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期望。
 
是社会期望,真正导致了男女的不平等。
 
波伏娃从思想层面,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将女性解放引向了最关键的一步:
 
思想的解放
 
女性要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从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在男权社会的支配之下形成的,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仍然承认着甚至支持着男女的不平等。
 
《第二性》,无疑向世人贡献出了一位女权主义的领袖,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它向世人展现出了一位女性哲学家的智慧与魅力。
 
是她告诉了人们,在女性的视角中,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长期以来,在男权社会中,男性都一直占有着受教育的特权,纵观历史,我们也会发现,在所有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中,几乎都看不到女性的名字,男性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我们的一种错觉:
 
仿佛男性的视角,就是人类的视角,女性对问题的思考和看问题的方式,似乎都不重要。
 
到了今天,我们还能说男性的视角,就足以概括全人类的视角吗?男性与女性的视角又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呢?
 
去解决这些问题,就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回归到波伏娃本人身上。
 
宣扬女性独立的她,过着怎样的生活?
 
她独立了吗?她在自己身上实现了那告之于女性同胞的理想了吗?
 
很多保守主义者在阅读《第二性》的时候,总觉得波伏娃是在敌视男性,如同一位怨妇,向他人倾诉着自己满肚子的苦水。
 
但是,她真的完全敌视男性吗?
 
我看未必。
 
在她的人生中,始终有一个人挥之不去,他的名字,叫:
 
萨特
 
萨特是一位哲学家,出于志趣的相投,他和波伏娃成为了情侣,最后也经受了住时间的考验,相互成为了对方的终身伴侣。
 
她爱他吗?
 

 
她恨他吗?
 
也恨
 
她难以忍受萨特的多情,常常在萨特与他的情人之间感到难堪。
 
但是,每每与他交谈,却又总会感受到灵魂的共鸣,感受到一种心安,时常觉得,他才是自己能与之共度一生的伴侣。
 
她曾经说过:
 
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两个自由人的彼此了解和相互认识上的
 
或许她厌恶男性的霸道与自私,但是她同时也能从男性身上看到一些闪光点,一些令她爱慕、缠绵、无法自拔的地方。
 
我想,男性与女性,终究还是相互成就的。没有男性,女性就失去了许多灵性;没有女性,男性也就失去了许多成长。
 
就像萨特与波伏娃,他们两个在思想上深度的交流,已经让我们难以区分,两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相互借用了对方的思想和观念。
 
男性与女性确实可以区分,但男性与女性,也可以相互结合。
 
如果有一天我们提到波伏娃,或许我们可以称她是萨特的女人,但这个意义上的她,已经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她可以独挡一面,可以独立思考,有着自己卓越的成就,如果必要,我们也可以说:
 
萨特,是波伏娃的男人。
 
作为女性,意味着什么?
 
那就意味着一种生活,一种追求,一种自由。
 
END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