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女性之美,美在风致,赢在内涵,这10个成语蕴涵了中华女性的10大美德

女性之美,美在风致,赢在内涵,这10个成语蕴涵了中华女性的10大美德

阅读量:3656953 2019-10-22


点击上方 华人知音 免费订阅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硕人》
婉婉有仪
温文和婉,而有礼貌。
前人云:“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
如果说,男人的天分是坚强,女人的天分,则是温顺。
中国的女子,待人接物,文质彬彬,举止脱俗。
在家里,更是柔情似水,如一汪明澈的泉水,暖和家的港湾。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朝耕暮耘
勤奋,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中华女性的优良道德。
古代的女子,是丈夫的贤内助,要伺顾帮衬家庭,晚寝早作,不惮夙夜地料理家务,付出了更多。
她们用永无疲倦的爱,冷静贡献着终身,无怨无悔……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秀外惠中
固然前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女子有才起来,一点不输男子。
蔡文姬,谢道韫、李清照、柳如是……她们的才华留给中国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伟大的中华女子,虽不似她们出众,却也不是目不识丁,也是表里兼修,识大体的。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曹植《洛神赋》
敬老尊贤
“百善孝为先”, 孝为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
孝,也是刻在中华女性骨子里的标记。
元朝孝女妙真,小时候听算命先生说她母亲只能活到五十岁。
便不出嫁,吃长素,日日乞求神明,延伸母亲的寿命,母亲活到81岁。
现在的中华女性,依然持续着孝敬怙恃,贡献公婆,尊老爱幼的传统。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相夫教子
母爱,决定孩子终身的幸运;母教,决定孩子终身的成绩。
古今中外,几乎每个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位有美德,有见识的伟大母亲。
白居易说,“大致心安便是家”,“安”字下面是“女”字。
女人,是一个家庭遮风挡雨的温馨港湾。
没有女人,没法心安,也就没有家。

《李延年歌》
【汉】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白首不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华女性的忠实,是对良人,对婚姻的忠实。
不忘初心,方得一直,女子的忠,更是对本人、对心的忠实。
古代女性,不依靠,不胶葛,有坚定的抱负与目的,永久置信本人!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蕙质兰心
比喻女子贤惠聪颖的品性,“蕙质兰心”常用来形容博学多艺、气质典雅、心地善良的女子。
古代对女性的要求不仅要有姣好的外貌,更要具有他人难以比拟的内在。
中华女性端庄大气,心肠似“蕙心”般纯真,品质似“兰花”般脱俗。

《生查子》
【宋】晏几道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百折不挠
中华女子似蒲草,表面柔弱,内心坚强。
孟母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女性之美在于“韧”,为家庭付出,是女性最美的模样。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女中豪杰
谁说女子不如男?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虽然在封建制度男尊女卑,但依然有很多巾帼不让须眉女子。
梁红玉,樊梨花,花木兰,穆桂英皆为女中豪杰。
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至善至美
女人如花,用至善至美的心灵,守护着自己的家庭。
这个世界,因她们而多彩;人类的生存,因她们而绚烂。
母亲、姐妹、妻子、女儿……
无论何种身份,从女人身上都能焕发出灿艳的色彩!

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点此关注 ?正中原
长按 识别图中二维码

传播不易     打赏随意
(真心感谢每一位打赏支持的朋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