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5sol5mafC8Nb3mslO5jFAzcKncPmicnjt8FQrG0yor0JDh4VMibStMEPk5U1u59gwkzmKa6Of0enfxNichB7NhU3Q/640?wx_fmt=png)
金融监管研究院整体解读2019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运行平稳,净值型产品存续与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同业理财规模与占比持续“双降”,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增加,理财资金配置以标准化资产为主,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呈现出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2019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理财产品存续余额总体保持平稳。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本理财产品4.7万只,存续余额22.18万亿元,与2018年末基本持平。2017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总体保持平稳,未出现大幅波动。解读:2019年6月末的整体规模仍然没有大的波动,但有两个趋势必须注意:一是“发行产品”的商业银行逐渐减少,已经从2017年末的562家减少到目前384家,降幅达到32%。这是由于资管新规后理财运营压力逐渐加大,不少小银行开始做战略性的调整所致;也与笔者从去年开始就做的大方向预判一致:行业整合,优胜劣汰。二是“存续产品”的个数不断减少,已经从2017年末的9.35万只减少到目前4.7万只,几乎降了一半。资管新规后的净值化转型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整合老产品,压降存量封闭式、期次型老产品规模,这些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瘦身效果。当然,目前的产品个数仍然是公募基金的数倍,管理精细化程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a3YpRlgnXS6bEnOKBMZonWr6eXhoYviaYgUvSh8aO1tZueTHRhoZ5yQ/640?wx_fmt=png)
二是净值型产品发行力度不断加大。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有序推进,净值型产品存续与发行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6月末,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7.89万亿元,同比增长4.30万亿元,增幅达118.33%;2019年上半年净值型产品累计募集金额21.82万亿元,同比增长86.39%。解读:这是资管新规后首次官方在理财报告中公开净值化产品的比例:35.6%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iaWkgw3l2TMQSGzaQrh6CG6TrzghfP3oxqicINSdbmDH3PrSaUwIbibWw/640?wx_fmt=png)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曾披露:2018年末,全市场所有资管产品的净值化比例为44%,银行理财的整理净值化比例为27%,比年初大幅提高15个百分点。因此可以倒推2019年上半年,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率为8.6%。笔者预计2019年末理财产品的净值化比例可以达到43-45%左右。部分商业银行2019年上半年净值化比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bkLueREwL4yC4dBGQThhuVjN3KyBTiaqVt2ls7BI408QWV0CvT32mnOXIiaAIPXCJk6WNCTZIS5pWM6qGJJKLfg/640?wx_fmt=jpeg)
数据来源:各商业银行年报、半年报纵观2016年至今,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速度,应该说是有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这一方面来自于资管新规后监管对于各行合规转型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各行净值型产品的陆续上马,市场和客户对于净值化产品的接受度也开始打开。其中亦不乏亮点,比如准备将理财子公司放在上海的中信银行,其注重做大现金管理类产品,做优类信托产品,做强主动管理类产品,做精被动型产品,重点推出天天利、中短债、和信系列等净值化新产品,净值型产品占比在半年内快速提升了20%。2020年这一传说中的过渡期最后一年呢?笔者预估,2020年过渡期结束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净值化占比可达55-60%左右。这已经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在5年之前,商业银行的净值化产品占比还仅仅停留在个位数。那么如果在2020年过渡期结束后,全市场的资管产品(不仅仅是银行理财)还没有完成净值化改造呢?笔者认为,以当前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速度,若以每年12-18%的速度转化存量产品和客户,预计在过渡期结束后,相应再延期3年-4年左右,基本上可以达到净值化产品的全面覆盖。当然,过渡期的延长还有非标资产处置等等众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笔者在此不再赘述。近期,笔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已经召集多家商业银行理财负责人座谈,摸底存量业务整改情况,要求尽快制定合理的整改计划。很多领导都感觉压力很大,希望过渡期可以调整。关于过渡期的问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先生最近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的观点是这样的:鉴于现实困难,应该取消2020年“过渡期”的要求。由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继续经营管理老资产,逐步压降,不限定时点持续经营。并要实行“一行一策”,防止“一刀切”。
三是理财产品募集形式以公募为主。从募集形式来看,截至2019年6月末,公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1.08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5.07%;2019年上半年,公募产品累计募集资金54.63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98.26%。以上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个人投资者,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做出了积极贡献。解读:这是资管新规后首次官方在理财报告中公开公私募产品的比例:95.07%笔者在去年曾对公私募产品比例做过一个预判:公募产品大概在九成左右。这是因为银行理财的客户分类体系从两分类向三分类的过渡过程中,原有的高净值个人客户由于门槛过于宽松,因此很难转化为合格投资者。目前看来私募产品比例之低比笔者的预判还要悲观,生存空间仅为5%左右。过低的私募产品比例将对市场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非上市企业股权”的投资空间非常有限。这是资管新规的核心要求之一。二是“私募基金”委外合作的空间非常有限。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icnqtZ09XVwWwtLb53xdndTLKocMZk7r0vIKZkXsMPP9PkqiaOMJOxmOBPRAGwrGNyKPGqeicXA908g/640?wx_fmt=png)
四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七成。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风格较为稳健。从产品投资性质来看,截至2019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最多,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2.99%,混合类理财产品占比为26.68%,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32%,商品及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占比较少。解读:这是资管新规后首次官方在理财报告中公开产品类型的比例:固收类+混合类占绝对优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xVXiavhJl516UEPiaAXia0Daicks7ZY93ZHrR91lAcHicSMLr6yiccpeK43A/640?wx_fmt=png)
权益类的产品已经有面世,但比例仍然相当低,占所有银行理财的比例0.3%左右。这与当前市场大环境有一定关系,同时商业银行理财主打“稳健”整体品牌形象,在权益类投资上大跃进的可能性非常低。理财子公司开业后,工银理财推出了科创主题的私募股权产品——“博股通利”,产品将选取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直接投资未上市的股权,后续主要通过科创板上市退出。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私募发行,投资起点100万,全国200份。
五是理财子公司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为强化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18年12月以来,银保监会已批准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理财子公司,目前已有6家正式开业运营。理财子公司在2019年正式落地,开启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新时代,对促进资管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读:理财子公司是2019年全市场万众瞩目的资管机构。目前五家国有大行和光大银行已经正式开业运营,后面还有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6家商业银行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开业申请准备。笔者预计在2019年末会全部落地开业,同时,监管本着“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会继续对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批准其理财子公司的筹建。不过,笔者觉得略显可惜的是,当前银行理财报告未区分银行理财和理财子公司的数据,使得市场无法全面了解理财子公司的转型进度。
六是同业理财规模与占比“双降”。截至2019年6月末,同业理财存续余额0.99万亿元,首次降至1万亿元以内;同比减少0.77万亿元,降幅为43.69%;占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4.45%,较2017年初的23%下降逾18个百分点,“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解读:从2017年至今,特别是受三三四检查的影响,2017年5月份开始,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大幅下降。2017年和2018年两年已经压缩了近5万亿。进入到2019年这一趋势仍然在持续。同业理财下降逻辑非常简单:(1)部分监管直接窗口指导收缩同业理财。(2)同业理财无法提供清晰的底层资产清单,无法穿透,不符合三三四检查要求,也不符合银监发[2018]4号文相关要求。(3)银监发[2017]6号文首次正式在文件中提及禁止同业投资多层嵌套,对同业业务影响非常巨大。自营资金可以投资SPV,SPV嵌套一层SPV后不能再嵌套了。对部分存在多层嵌套的同业理财基本是禁止了。(4)资管新规会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资管新规首次对刚性兑付内涵进行了明确规定,打破刚性兑付之后的银行理财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存量客户面临来自其他非银机构资管产品(如货币基金)的争夺,影响同业理财的销售和资金募集。禁止期限错配,降低同业理财的收益率。规定理财产品总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40%,限制同业理财的杠杆操作空间。(5)流动性新规将其他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包括ABS)、SPV投资(同业理财和各类资管)折算率设定为100%,站在资金方角度而言,面临破流动性匹配率计算不划算(100%折算率)的问题。(6)部分代持业务在过去1年严监管形势下,也大幅度下降,这些代持业务中有部分就是通过同业理财作为通道实现。比如委外过程中部分私募基金不具备资质,通过银行理财发行产品,私募作为投顾;比如农村金融机构因监管评级不够而不能投资部分资管计划,走同业理财通道等。(7)商业银行由于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的实施对同业理财进行穿透要求,也会降低同业理财的需求。
七是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增加。2019年上半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85天,同比增加约47天。期限在3个月(含)以下的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0.52万亿元,同比减少0.37万亿元;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2.34%,同比下降1.92个百分点。解读:封闭式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首次突破半年!2018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61天,同比增加约20天。2019年上半年继续高歌猛进,达到185天。应该说取得这一成绩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是银行理财在非标期限匹配的政策要求下,通过产品设计、渠道营销、投资者教育等多元努力的结果。当然,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也是有天花板的,所以除了在产品期限上下功夫外,笔者建议,还可以增加产品转让机制允许不同期限的产品在不同投资者之间交易。具体包括:内部平台转让(已实现):打造行内资产交易信息化平台,并争取与其它银行或交易所系统对接。银银互联平台转让:通过借助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平台,提升资产流转的便利性,并与其它银行系统对接,建立跨市场的资产交易模式。理财登记系统转让:尽快开发受益权登记功能(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份额登记),实现与银行理财系统的直联,建立完善理财产品转让或质押融资的相关部门规章制度,厘清业务流程,搭建转让平台。做市转让:尝试做市商交易模式提高封闭式产品流动性。通过做市商交易的方式,提高资产的流转效率和流动性,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子公司自有资金可以投资一部分银行理财,为做市商提供了依据。八是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从产品风险等级来看,2019年上半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46.67万亿元,占比为83.93%;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为0.08万亿元,占比为0.15%。九是债券等标准化资产是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资产。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本理财资金投向存款、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余额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6.87%(理财产品穿透底层配置资产比例,下同)。其中,债券资产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55.93%。解读:标准化债权资产比例继续上升。53.35% ? 55.93%非标债权比例基本稳定。17.23% ? 17.02%权益类资产比例有所下滑。9.95% ? 9.25%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p6NwfA4Y09XQs8d6MqlEmdCeMiat1zLmkApXLOd8eWRYKGZhiaY9rJpw/640?wx_fmt=png)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二日特别提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定义和口径发生了变化,只有非保本理财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鉴此,自2018年1月起,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以下简称“理财中心”)对非保本理财产品进行了专项统计分析。本报告中产品存续情况、发行情况、投资资产情况和收益情况均仅针对非保本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并新增产品募集形式、投资性质等分析维度,与2018年及以前年度发布的理财市场报告口径有所不同,不具可比性。一、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情况(一)理财产品余额总体保持平稳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共有38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共存续4.7万只,存续余额22.18万亿元,产品余额近两年基本保持稳定。受季度考核等因素影响,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在季度内呈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见图1)。图1: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a3YpRlgnXS6bEnOKBMZonWr6eXhoYviaYgUvSh8aO1tZueTHRhoZ5yQ/640?wx_fmt=png)
(二)发行机构以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截至2019年6月末,国有大型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8.13万亿元,同比增长3.77%,市场占比36.68%;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53%,市场占比40.94%;城市商业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9.64%,市场占比17.37%;农村中小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0.99万亿元,同比增长4.97%,市场占比4.45%(见表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1u73QSpgbeCLFA8te6N0Nwbo0pAvBicT37n9Rb7A0u8ZbPHt0QzzYGA/640?wx_fmt=png)
(三)银行理财以公募产品为主“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规定,应根据募集形式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公募理财产品和私募理财产品,其中,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截至2019年6月末,公募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1.08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5.07%;私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09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4.93%(见表2)。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dZG6OJaVATJUR6ID1sxZAkIgKvMXOmZRrUapTmibAPyLd2NiaZUmweNQ/640?wx_fmt=png)
(四)开放式产品占比较高截至2019年6月末,开放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4.97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67.51%;存续余额同比增长2.63万亿元,增幅为21.34%。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7.21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32.49%(见表3)。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x4xVltFFne3YeXy8qsqBTIluJnaXbFj27OyLAYk63j1DVmvw7Bxakw/640?wx_fmt=png)
(五)净值型产品发行力度不断加大“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有序推进,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及占比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6月末,净值型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7.89万亿元,同比增长4.30万亿元,增幅达118.33%;净值型产品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35.56%,其中,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占全部净值型产品比例为82.84%(见图2)。图2:非保本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与占比情况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iaWkgw3l2TMQSGzaQrh6CG6TrzghfP3oxqicINSdbmDH3PrSaUwIbibWw/640?wx_fmt=png)
(六)产品投资性质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根据“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要求,理财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截至2019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6.19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2.99%;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5.92万亿元,占比为26.68%;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32%(见表4),商品及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占比较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xVXiavhJl516UEPiaAXia0Daicks7ZY93ZHrR91lAcHicSMLr6yiccpeK43A/640?wx_fmt=png)
注:商品及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较少,截至6月末为18.77亿元,未在表中列示。
(七)同业理财规模与占比“双降”截至2019年6月末,同业理财存续余额0.99万亿元,首次降至1万亿元以内;同比减少0.77万亿元,降幅为43.69%,较2018年初减少2.27万亿元,降幅达69.67%;占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4.45%,较2017年初的23%下降逾18个百分点,“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见图3)。图3:金融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与占比情况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PTkFe3Pej56ictpsQWJnddp6gEqMpusTd2RtXt6vIGqQ51j1vMvRdibg/640?wx_fmt=png)
二、银行业理财产品发行情况(一)开放式产品募集资金占比较高2019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8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55.60万亿元(包含开放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在2019年上半年所有开放周期内的累计申购金额,下同)。其中,开放式产品全年累计募集资金47.91万亿元,占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总金额的86.16%,占比同比上升3.18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全年累计募集资金7.69万亿元,占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总金额的13.84%。(二)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与占比持续上升“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进而推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回归资管本源。2019年以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明显增加了净值型产品的发行力度,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产品规范转型,净值型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9年上半年,净值型产品累计募集资金2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1万亿元,增幅为86.39%;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非保本产品募集资金的45.39%,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17.77个百分点(见图4)。图4: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及占比情况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y7ZIT04acM7NayYkVm5qtnXUVRjuJXCO6Jarq32YiaMSY7NVv8Lascw/640?wx_fmt=png)
(三)公募产品募集资金占绝大多数2019年上半年,公募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54.63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98.26%;私募产品累计募集资金0.97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1.74%(见表5)。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anrQKW8ibco3BZnna7lQ1rs0LXHOfib8WicdtiaUy7RokYB8nw5j3vgNgg/640?wx_fmt=png)
(四)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增加2019年上半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85天,同比增加约47天。新发行3个月(含)以下封闭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38万亿元,同比减少2.23万亿元,降幅为61.71%;占全部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17.95%,占比同比下降16.62个百分点。
(五)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从产品风险等级来看,2019年上半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46.67万亿元,占比为83.93%;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0.08万亿元,占比为0.15%(见表6)。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7CNxtQ54SaiaI1BFkR8sTcwEXzLZb3vZNoQ56LKJicFkAicgLVibZxviaDg/640?wx_fmt=png)
(六)理财子公司改革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12月以来,累计已有超过3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宣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12家已获批成立理财子公司。6月3日,首家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目前已有6家理财子公司开业。理财子公司在2019年正式落地,开启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新时代。未来理财子公司将从产品转型与创新、投资者教育等多个方面加速资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行业健康发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
三、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情况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本理财共持有资产余额25.12万亿元。其中,存款、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余额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6.87%。债券是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在非保本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达到55.93%(见图5)。图5:非保本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情况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p6NwfA4Y09XQs8d6MqlEmdCeMiat1zLmkApXLOd8eWRYKGZhiaY9rJpw/640?wx_fmt=png)
非保本理财持有的债券资产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占非保本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7.84%;商业性金融债券、同业存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和外国债券占非保本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48.09%。
四、银行业理财产品收益情况2019年上半年,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4801亿元。其中,公募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4556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的94.90%;分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大型银行累计兑付客户收益1585亿元,占比33.01%;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累计兑付客户收益2068亿元,占比43.08%。2019年上半年,封闭式非保本产品按募集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1%,同比下降约34个基点(见图6)。2017年下半年以来,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大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与债券市场利率走势大致相符。图6:已终止的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收益率走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4xbZ81wqz9Lm4j6mvycWyDhxQ0aU7mHXeSdiav9Yic8xWQyZlNWmWHsn6nRHGcOxTXoUK4n7p7mLWr74b7FdXzg/640?wx_fmt=png)
注:加权平均收益率按募集资金额加权计算。
附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ChinaBanking Wealth Management Registration System,英文简称“WeMax”)是在中国银保监会指导下,由理财中心自主设计、开发建设和营运管理,供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理财产品报告登记及相关业务操作的电子化系统。本系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分产品端和投资端,对申报、发行、募集、存续、交易和终止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关键信息进行登记,包括了700多家银行自2011年以来发行的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为进一步服务市场参与者,促进理财市场健康发展,理财中心特发布本报告供社会公众参考,全文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om.cn)查阅。理财中心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并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理财中心业务范围包括:理财登记托管结算业务;理财业务的风险监测与分析;理财大数据库建设,信息和技术服务,市场研究;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业务的综合服务;理财信息披露、培训宣传、咨询评价和投资者教育等服务;银保监会同意的其他业务。理财中心作为全国银行业理财市场集中登记、信息披露和第三方托管服务机构,目前已建成理财登记、托管、中国理财网以及理财综合业务平台等系统,搭建了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平台,对于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声明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理财中心的理财登记系统,理财中心力求报告数据准确、客观公正。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对任何因为参考本报告而造成的投资损失负责。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需对本报告进行引用、刊登的,需注明出处“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1号院5号楼12层邮编:100045联系电话:010-88170840传真号码:010-68600866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sol5mafC8Nb3mslO5jFAzcKncPmicnjtkudI8Om9ajXy1Oib6YKRB7Bq9NDAqicict4ch4ZOPIvMxsDfjXoLzv5RQ/640?wx_fmt=jpeg)
免责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河北大卓律师事务所”认领(邮件可发邮至:dazhuolawyer@dazhuolawyer.com),如觉侵权,敬请通知我们,核实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河北大卓律师事务所,金融资本市场专业律所,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的法律服务推介单位,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法律服务行业合作伙伴。律所核心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新三板、资本市场/证券、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银行与金融、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产品、破产重整与清算、收购兼并、房地产等。随着业务的持续扩大,诚邀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共创事业,现在向社会诚聘英才,如下:律所合伙人 10名(发展观念一致)专职资深律师 10名(律所提供案源)授薪律师 10名(年薪10-30万,薪资与执业年限和能力相关)律师助理 10名(须通过司法考试)营销策划 3名(有百度推广经验优先)行政人员 1名(有律所工作经验优先)
大卓律师事务所为每一位有志发展、肯定自我的律师提供优秀的业务平台,并定期组织团建、培训等各项员工福利竭力打造一家温暖律所,大卓期待与您共同成长。有意者请将简历发送至 dazhuolawyer@dazhuolawyer.com期待更多的精英人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