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19日,由上海京剧院出品的小剧场京剧《草芥》《小吏之死》在北京繁星戏剧村贰剧场成功上演。
作为第六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邀约作品,两出剧目广受瞩目,演出当晚观众们早早便来到剧场排起长队,演出过程中更是座无虚席,随着一段带有江南韵味的三弦solo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王盾、郭威和丑角名家严庆谷连番带来的精彩演出,让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叫好连连,也就此在北京繁星戏剧村掀起了一阵海派小剧场京剧“旋风”。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钮骠、沈世华、周育德、赵景勃、张关正、颜全毅,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德华、郑岩,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北京京剧院青年导演白爱莲、《文创前沿》杂志主编陈秋淮等观看了演出。
“上海制造”的小剧场京剧《草芥》《小吏之死》改编自欧·亨利短篇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和契诃夫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并在创作过程中,对情节设置、人物身份和故事背景都进行了重置,融入了江南文化、海派京剧基因,让北京观众颇感耳目一新。两出剧目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敢于探索,无论是《草芥》中拟人化的女帔使用,还是《小吏之死》中严庆谷一人分饰多角,尝试以跨行当、跨剧种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这些元素的运用,获得了首都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在演出结束后的演后谈环节,《草芥》的导演张磊说:“作为一个生活在上海的北京人,得知此次要带着作品回北京非常激动。他向观众介绍了该剧的创作过程和初衷。表示此次来京演出我们希望得到大家真实的反馈,这些宝贵的建议将是我们继续创作前行的动力。” 《小吏之死》的导演、主演严庆谷表示:“上海正在提倡打造上海品牌、上海文化,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我们此次赴京展演,参加第六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节,希望能够在小剧场的舞台上展示上海文化的风貌,传递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声音。” 面对观众关于跨文化戏剧创作的提问,《草芥》的编剧章楚吟说:“跨文化戏剧的创作,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浸润,而植根于本土文化也赋予跨文化戏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
此次演出也获得了媒体的关注,上观新闻、澎湃新闻、北京头条、北京青年报、ShangHai Daily等媒体都对演出进行了报道。
多方品论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钮骠
创作守正,杜绝低俗、庸俗和媚俗,这一点严庆谷做得很好。更好的是,有一批青年人加入编剧的队伍,给丑角编戏。
京剧表演艺术家 黄德华
你们的作品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赵景勃
看了以后感觉非常好,我注意到了说明书上的主题词,第一个是海派小剧场京剧,第二个是跨文化的艺术实践,第三个是专门揭示刻画了小人物,我觉得这几点把握得非常好,给我一种新鲜感。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梧桐
上海京剧院以《草芥》和《小吏之死》两台精美绝伦的“小戏”在京城亮出海派小剧场戏曲的金字招牌。两出剧目思想之厚实,文本之扎实,二度之踏实,表演之充实,均为北京小剧场戏曲主创们树立了榜样。
天桥演艺特约专家、中国戏曲学院教师 胡娜
对于上海京剧院带来的这两出小戏,可能真的值得我们思考,好的作品如何让更多人看到,戏曲传播如何出圈。
独立文艺评论家 杨道全
上海京剧院的《草芥》《小吏之死》甚是精彩,剧作文本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精于人物刻画,演员表演诙谐生动,舞台呈现流畅完整,好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王甦
《草芥》《小吏之死》小巧精致,演员表现很精彩。好多人诟病戏曲总是演才子佳人和历史剧,难免落伍,其实戏曲的优势就是灵活多变,很适合结合现实,不管是戏曲还是戏剧,文学基础都无比重要,要对戏曲有信心。
北京京剧院导演 白爱莲
《小吏之死》上海京剧院严庆谷的独角戏,真好看。中间有段学媳妇数落自己的戏,绝了。
中国戏曲学院教师 陈云升
两个剧目构思精巧,人物鲜活生动,情节引人入胜,唱腔好听,导演处理很有想法,演员的演绎精准到位,总之赏心悦目,是观众爱看的好剧目。
国家京剧院演员 谢毅
我觉得海派文丑,很有让人羡慕的地方,打小学习京白,骨子会苏白,加上韵白也会非常好听,没想到现在北京的观众也非常喜欢苏白和评弹。
媒体人 孔德
严庆谷老师自导自演的《小吏之死》因为是独角戏,创作的难度很大。但舞台上妙趣横生,尤其改编苏州评弹的一段让人眼前一亮。《草芥》则把一部西方短篇小说成功改编为即有京剧传统框架,又有创新的东方作品。制作人、编剧、导演均是青年一代,两部中西碰撞的作品创排时间相差近十年,然而一并观赏丝毫没有违和感。
平面设计师 小轩
两出戏,短小精悍,会比较吸引年轻人,看起来过瘾也不累人,这也许是未来京剧发展的一类趋势。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学生 商笑宇
《草芥》中最主要的道具是一把椅子,通过不同的放置,巧妙的表现了石头、堂鼓、长椅、床榻、监狱等多种物件和环境,籍此观摩,其舞台形式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场面构思的新思路。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学生 刘鑫
《草芥》中一个个必要场面之间有效拉动观众的紧张度,无论是对于人物心理纠葛的刻画还是对于灯光的巧妙运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小吏之死》特别的冲击我!演员的表演太棒了,编剧能将人物心理刻画地这么细致、有趣,让我太崇拜了。昨天观看的这两部小戏打开了我对戏曲再一次认识的一扇窗。
网友 Lois自在清凉
一个成熟的演员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善加利用,又不滥用。《小吏之死》做到了,我很喜欢。
文/Phyllis
摄影/史春阳 刘丹
视频/Cindy
-End-
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1198号
+86-021-54619880
+86-021-63225294(票务)
上海京剧院新媒体矩阵
官方网站:www.pekingopera.sh.cn
官方微博:@上海京剧院SPT
订阅号:SHANGHAIJINGJUYUAN
抖音号:SHJJY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订阅号:TCYIFU
上海京剧传习馆订阅号:SHJCC168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快速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