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超越砂石与玻璃:新型二氧化硅材料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

超越砂石与玻璃:新型二氧化硅材料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

阅读量:1055 img

二氧化硅,这种广泛存在于沙石、石英和普通玻璃中的平凡化合物,正以其全新的姿态登上尖端科技的舞台。近日,一项国际联合研究宣布,在基于二氧化硅的光子学芯片上操控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开发更稳定、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从经典到量子:一种基础材料的华丽转身

二氧化硅(SiO₂)以其优异的稳定性、绝缘性和光学透明性著称,是现代微电子工业和光纤通信的基石。然而,在量子技术领域,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精确生成、操控量子比特(qubit)的可靠平台。

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独辟蹊径地将目光投向了看似普通的二氧化硅。他们通过先进的离子注入技术,在超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玻璃芯片中,精确地植入了作为量子比特的“铒”离子。

“传统观念中,二氧化硅被视为一种‘被动’的材料,主要用于隔离或传输信号,”该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悉尼大学的艾琳娜·沃什教授解释道,“但我们的工作表明,通过精密的工程设计,我们可以将二氧化硅激活,使其成为量子比特的‘家园’,并直接在其中进行量子操作。”

技术核心:在“玻璃”中捕捉与操控量子态

研究团队的关键突破在于,他们成功地在二氧化硅芯片中演示了对单个铒离子量子比特的初始化、操控和读取。通过集成在芯片上的纳米光子波导,他们能够用激光精准地控制铒离子的量子态,并实现量子信息的相干传输。

与当前主流的超导或囚禁离子等量子计算方案相比,基于二氧化硅的平台具有其独特优势:

  • 极高的稳定性: 二氧化玻璃是固态且高度稳定的材料,系统不易受环境干扰。

  • 与现有技术兼容: 该技术可以直接利用成熟的半导体和光纤制造工艺,大大降低了未来大规模集成的成本和复杂性。

  • 长相干时间: 初步结果显示,铒离子在二氧化硅基质中表现出较长的量子相干时间,这是实现可靠量子计算的关键。

未来展望:通往“量子互联网”的潜在路径

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远不止于量子计算。研究团队指出,由于二氧化硅是标准光纤的核心材料,这种内置了量子比特的芯片可以无缝地与现有的全球光纤网络连接。

“想象一下,未来我们可能将一个个微小的二氧化硅量子芯片接入光纤网络,”论文共同作者,东京工业大学的田中健二博士展望道,“这将为实现长距离、可扩展的‘量子互联网’奠定基础,使得分布在不同地点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安全地互联,共享和处理量子信息。”

尽管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仍需数年时间,但此次突破无疑为量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径。古老的二氧化硅,正从构筑我们宏观世界的基石,悄然转变为连接未来量子世界的桥梁。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