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二氧化硅产能与市场全景剖析

二氧化硅产能与市场全景剖析

阅读量:994 img

一、产能总体情况 (一)中国产能在全球的地位举足轻重 中国在全球二氧化硅生产领域占据核心地位。以沉淀法二氧化硅为例,其产能在 2017 年为 215 万吨,到 2023 年已增长至 277.5 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3%。凭借这一增长态势,中国在全球二氧化硅总产能中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额。不仅如此,国内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预计到 2025 年,国内二氧化硅市场规模将达到 180 亿元,增速为 10.6%。 (二)产能区域分布特点鲜明 新疆:新疆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工业硅生产方面优势显著,其工业硅产能占全国的 60%以上。而工业硅是二氧化硅的上游原料,这为当地二氧化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支撑。 云南与四川:云南和四川地区水电资源丰富,水电成本较低,在工业硅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这两个地区的工业硅产能合计占比达 34.7%,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二氧化硅产业的发展。 气相二氧化硅新增产能布局:气相二氧化硅技术门槛较高,其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湖北、江苏等地。这些地区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配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吸引了相关企业布局气相二氧化硅项目。 二、产能发展动态 (一)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持续扩张 从产能规模来看,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从 2017 年的 215 万吨稳步增长至 2023 年的 277.5 万吨。2023 年,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量达到 197.63 万吨,在全球总产能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硅酸钠和硫酸等原料价格的起伏会直接影响其产能利用率。 (二)气相法二氧化硅产能增长显著 2021 年,全球气相法二氧化硅产能为 45.89 万吨,其中中国贡献了主要的新增产能。预计到 2026 年,全球气相法二氧化硅产能将达到 56.88 万吨,年均增速为 3.6%,中国在全球新增产能中仍将占据重要份额。 (三)技术路线差异影响产能格局 沉淀法:沉淀法二氧化硅具有成本低、工艺成熟的优势,目前占国内二氧化硅产能的 90%,是国内主流的生产方法。其主要应用于橡胶、轮胎等领域,市场需求稳定。但由于原料价格波动频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原料市场动态,以合理调整产能。 气相法:气相法二氧化硅产品纯度高,在高端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全球气相法二氧化硅产能年均增速为 3.6%,中国新增产能占全球主要份额。然而,气相法生产技术门槛较高,尤其是水性体系分散技术亟待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拓展。 三、市场发展趋势 (一)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常规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传统市场对二氧化硅的需求增长逐渐趋于平缓,而绿色轮胎、硅橡胶等行业对沉淀法二氧化硅的需求持续上升,推动沉淀法二氧化硅消费量占比达到 68%。这些行业对二氧化硅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新兴领域需求快速增长:纳米、中空二氧化硅在催化、医药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需求增速高达 33.7%。随着这些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纳米、中空二氧化硅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四、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一)沉淀法二氧化硅:优化产能结构 目前,沉淀法二氧化硅低端产能存在过剩问题。未来,企业将向特种产品领域转型,如开发牙膏级、电池隔板级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满足不同行业对特种二氧化硅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气相法二氧化硅:突破技术瓶颈 气相法二氧化硅领域,特种二氧化硅(如纳米、中空产品)产能占比将逐步提升。但核心技术专利多集中在外企手中,技术迭代成本高、投入大。国内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以实现气相法二氧化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