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气相二氧化硅基地投产,中国智造重塑行业格局
阅读量:626
img
2025年6月,中部地区某新材料产业园传来喜讯——总投资4.7亿元的气相二氧化硅扩产项目全面竣工,叠加原有产能,该基地年产量跃升至4万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配套建设的6000吨/年纳米粉体深加工线同步投产,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原料生产到高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作为国家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该项目研发团队历时五年攻克氯循环技术,将生产副产物氯化氢的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8%,单吨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30%。通过纳米级表面改性技术,产品疏水性、分散性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一线水平,已成功进入动力电池隔膜、光伏胶膜、航空航天密封剂等高端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气相二氧化硅开辟了新蓝海。据测算,每辆新能源车需使用约2公斤气相二氧化硅作为胶粘剂增稠剂,而该项目开发的“超细粒径分布”技术,可使胶粘剂粘度调节精度提升50%,电池封装效率提高20%。在光伏领域,其研发的耐候型产品将组件使用寿命延长至25年以上,助力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从市场格局看,全球气相二氧化硅市场长期被三家跨国企业垄断,其合计市占率超60%。但随着中国企业的技术突围,国产替代步伐显著加快。2023年,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产能占比已达18%,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30%。
分析人士认为,4万吨级基地的投产不仅重塑了全球供应版图,更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溢价”的双重驱动,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随着中国智造在全球新材料领域的话语权增强,气相二氧化硅有望成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一张新名片,为全球产业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