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下邳故城(又名下邳古城)
入选国务院核定、公布的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部三国史,半部在下邳”,
这是今人对下邳历史的精辟总结。
吕布吊死白门楼的故事,
在这里更是家喻户晓。
而更为奇特的是
下邳古城“城上有城、城下有城”。
属于叠加古城,
至少具有东汉、西晋、宋金、明清时期的
城址堆积四叠层现象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
2019年10月15日,考古队员正在发掘古城
今天小编就带你探秘徐州考古界
走近这些可以在历史中“穿越”的大神们
"每一处在普通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土层,在考古人眼中都是一部无言的大书。
"
【 谜 】
追踪徐州人的文明家园
徐州有着1万多年的人居史
和2600年的建城史,
悠久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
土山汉墓考古工地
考古是件艰辛和寂寞的工作,徐州的考古工作者默默耕耘,揭开前人留下的一道道谜题。徐州的考古研究工作呈现出以汉代考古为主、多时期考古并重的特点,丰硕的考古成果,还原着城市发展的轨迹。
徐州为古九州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
每一次重大考古都会带给人们新的认知。
检索往日报道,2004年至2009年由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联合开展的梁王城遗址发掘,揭露出一处较为完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史前聚落,填补了苏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考古空白;经过多次发掘、于2018年通过考古验收的贾汪庙台子遗址,清理出多处西周时期联排式房屋建筑遗存,为苏北乃至全国罕见。
金戈铁马
每一处在普通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土层,在考古人眼中都是一部无言的大书。据徐州博物馆原丰介绍,利国高皇庙遗址的文化层厚达9米,从下层的黑陶盆至上层的骨器、蚌器,出土文物传递出的信息堪称历史教科书;贾汪庙台子遗址最底层的沼泽相沉积,为研究当地人类活动之前的地貌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由此或可解密贾汪之“汪”的来源。
【 寻 】
70年来勘查汉墓近3000座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汉代楚国(彭城国)的都城所在,
在徐州及周围
留下极为丰厚的汉代文化遗存。
▲
土山汉墓考古现场
据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数据,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徐州汉墓考古在调查、发掘方面成果颇丰,已勘查汉墓近3000座,发掘西汉楚王(后)墓9处19座、东汉彭城(下邳)王(后)墓2处5座,刘氏宗室墓17座。这其中,发掘汉画像石墓70余座,以东汉刘氏宗室与官吏墓出土的汉画像石最为精美。
徐州博物馆文物展示
徐州地区汉墓依山为陵,凿山为藏,寻找、发掘、保护、研究汉墓的过程漫长而艰辛。1977年奉调徐州的考古专家王恺曾风雪交加中守护土山汉墓,他主持发掘的狮子山楚王墓获得了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如今,徐州博物馆内的土山汉墓作为全国首个边展示边发掘的室内考古工地,在年轻一代考古工作者不懈的探索中,正一点点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
城址调查与勘探是徐州两汉考古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徐州地区已知汉代城址10座,2012至2013年,为配合“徐海地区汉代城址调查”课题的开展,徐州博物馆陆续对其中的彭城、石户城、湖陵城、司吾城等四座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局部试掘,让一座座汉代古城从深藏的历史中浮现出来。
两汉文化看徐州,精美的玉器、恢弘的城址,大量的汉墓出土文物及研究,为做大做强徐州汉文化品牌提供了丰厚资源,为徐州打造世界级汉文化名片夯实了基础。
【 解 】
接续不断代的历史穿越
今年新开辟的徐州博物馆
“古代徐州基本陈列”馆,
首次以通史的形式
展示了徐州数千年的过往。
▲
通史馆的设置需要大量的不断代的文物作支撑,完整诠释徐州的历史脉络,离不开数代徐州考
古人的耕耘和积累。
除了丰富的先秦两汉考古,1985至1987年间,徐州的考古工作者在狮子山兵马俑坑附近发掘了北魏、北齐时期砖室墓20余座,1992至1996年、2008年,陆续在铜山县茅村镇内华、花马庄一带发现北朝、隋唐时期砖室墓20余座,出土镇墓兽、人面鸟身俑、青瓷执壶、三彩器等文物。
徐州,因水而兴,也曾频受水灾侵扰
徐州城下至今埋藏着被水湮灭的明代洪武城和崇祯城,1986年修建古彭商场时发掘出明代漕运纪事碑,2004年在皇城大厦工地发掘徐州大同街明代徐州卫遗址……在城市建设大潮中陆续发现的一处处地下城遗址,为人们了解明代徐州古城原貌提供了真实素材。
考古工作是沟通古老与现代的桥梁,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徐州博物馆陈钊、李永乐编纂的《徐州考古资料集成(1953-1983)》即将出版,以考古成果为基础的徐州汉文化专题数据库、徐州汉文化知识服务平台也正在建设,为广大学者研究徐州地方史提供珍贵的一手资料。
考古是观照历史的金钥匙,将那些深埋地下的文明密码解读出来,服务当下,为徐州发展提供文化源泉、为文化自信找到根基,对考古人来说,这项工作永无止境。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