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讲论现场 | “浙大东方论坛”第233讲——Robert Darnton: 图书馆、图书与电子化的未来

讲论现场 | “浙大东方论坛”第233讲——Robert Darnton: 图书馆、图书与电子化的未来

阅读量:3887197 2019-10-28


点击上方“浙大东方论坛”可以订阅哦
2019年10月18日晚,“浙大东方论坛”第233讲“图书馆、图书与电子化的未来”在浙江大学图书馆紫金港校区农医分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图书馆主办,浙江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研究青年创新团队协办。主讲嘉宾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哈佛大学卡尔?福兹海默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达恩顿先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张弛主持本次讲座。

“图书馆成为了各个大学的中心”,著名的新文化史家、书籍史家达恩顿从当今各大学图书馆的地位起笔,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图书馆走向大众的历史。
在讲座伊始,达恩顿首先通过列举亚历山大图书馆和乾隆皇帝编修四库全书的事例回忆了图书编纂和图书馆的悠久历史。在此基础上,达恩顿指出,图书馆的功能一开始主要是存储而不是阅读。此时进入图书馆需要特权,不过在孔多塞、杰斐逊等人对社会进步、知识普及的不断推动下,图书馆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1692年法国图书馆开放、1848年波士顿图书馆向全体公民开放。这种新的开放理念伴随着印刷技术和印刷方式的进步逐渐改变世界。

随后达恩顿指出:在知识开放的背景下,出版商对于商业化和利润的追求使这种开放趋势遭到遏制。学术期刊的价格逐年上涨,出版商逐步垄断学术书籍的出版。这给图书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甚至连作者也必须要掏钱购买自己的著作。为此,一种追求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世界各地图书馆的图书争取合理的价格”成了很多人的诉求。对此,最先提出解决办法的是谷歌。谷歌的方案是对书籍进行电子化。经过在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等地的多次谈判,谷歌终于与各方达成了电子化协议,并为这个电子化工程配上了对应的索引。不过达恩顿指出,谷歌的做法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的价格垄断,同时也触犯了图书的版权问题。这使得图书开放化的理念并没有得以完全实现。在分析了谷歌的失败案例后,达恩顿着重介绍了一种美国图书电子化的新方式:DPLA(Digital public library)。
2013年4月8日,DPLA在美国成立,致力于改变这个局面。该组织遵循电子图书馆“开放”的核心理念,通过邮件、推特等各方面的讨论收集意见,推进图书馆书籍电子化的历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电子化以美国的每个州为联结单位,通过平行化、多样化、基层化的开展模式,既拓展了电子化的书籍类型又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受众。达恩顿说,目前很多的藏书被收入其中,很多美国家庭也都参与其中,为地区文化中心的记忆搜集提供了贡献。现在,成立6年的DPLA已经联结了美国的每一个城镇,搜集的过程已经逐步社会化。这是电子化促进图书民主化的重要表现。

同时,达恩顿也谈到,DPLA同样面临版权问题。为此,达恩顿特地提到了挪威的做法。挪威的版权法规定,本国作家的作品的版权属于本国国民。达恩顿认为,虽然美国做不到这一点,但根据美国版权法中“Fair Use”(合理使用)的条款,人们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地使用作品而无需授权。这为DPLA解决版权问题提供了通路。同时,达恩顿指出,当今鲜有图书能够保持5年以上的热销。很多作者在经过售书高峰后,与追求利润相比,更想获得更多的读者。这使得很多作者愿意让渡版权,从而促使DPLA计划能够更好地实施。
最后达恩顿总结道,DPLA的出现得益于技术的进步。通过图书电子化技术,人类的文化遗产将会变得人人可见;而通过图书电子化技术,我们也将重新塑造我们知识的未来。

讲座之后的提问环节,同学和参会老师分别就下载网络平台免费电子书是否违法、DPLA项目是否可以让其它国家参与、DPLA全世界电子化计划是否可行、图书获取大众化是否代表民主化、纸质书能否和电子书共存等问题与达恩顿进行了友好、深度的交流。达恩顿认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可以参加这个项目或成立类似的组织机构,虽然全球电子化计划目前只是一个蓝图,但有希望逐步成为现实。同时,达恩顿也指出,纸质书和电子书能够共存,并将一起以共存状态丰富读者的阅读世界。(撰稿:金凌;摄影:苏开颜)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