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世屹追踪】今日热点: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明日即将来袭;“最长饭局”传承千年非遗;丹寨万人长桌宴盛况空前

【世屹追踪】今日热点: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明日即将来袭;“最长饭局”传承千年非遗;丹寨万人长桌宴盛况空前

阅读量:3879404 2019-10-28










1
非遗动态
★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明日即将来袭
淄博新闻网讯(记者颜慧)展现非遗文化无限魅力,开发符合时代需求的非遗产品,在交流融合中推动非遗文化创新发展。记者昨日获悉,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即将于10月29日至31日在山东省淄博市盛大举办。届时,还将在淄博市博物馆举办“山东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山东省首届文创精品展”等特色活动。本次大会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淄博市投资促进局承办,特邀有关单位领导、文化团体负责人、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创精品创作人参加,届时将举行嘉宾恳谈会、开幕式、文创精品展、现场观摩等相关活动。大会秉承“交流互鉴传承发展”的主题,让非遗项目及技艺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和领略非遗的无穷魅力和风采,倾力打造淄博人民身边的非遗大会、全国人民都能看见的非遗大会。本次大会重点推出非遗及文创精品展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家非遗传承项目参与展会。山东省内16地市分别派出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展,淄博市参展项目逾百项。本次精品展分室内、室外两部分,参展项目大都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淄博陶瓷烧制技艺、琉璃烧制技艺等均有展出,为淄博市民打造出一场在家门口的文化饕餮盛会。截至目前,淄博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54项,市级项目265项,县级项目1095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名、省级非遗传承人2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51名、县级非遗传承人260名;全市已有4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文化遗产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近年来,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成功促成了多批重要流失文物的回归,为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国际秩序贡献了中国力量。10月24日,“文化遗产法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来自国内外的60余位学者,围绕“文物返还的法理争议”“促进文物返还的多元化途径和经验”等内容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文化遗产法学科的成长和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一直关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问题,致力于推动有关国际公约和道德规范建设。中国先后加入了有关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文物返还的多项国际公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协议或谅解备忘录,表明了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努力,不断推动解决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坚定信念。 
★“最长饭局”传承千年非遗 “吃新节”丹寨万人长桌宴盛况空前





绵延3.5公里的长桌纵贯长街、丰富多彩的美食让小镇盛满欢乐……秋收过后,正是贵州丹寨一年一度的“吃新节”,10月26日,被誉为“中国最长饭局”的第三届丹寨万人长桌宴,和着当地传统节日“吃新节”的欢快气氛,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丹寨万达小镇如期举行。作为稻作文化区域的一个传统,每年秋收过后,苗族村寨的村民们都要选一个好日子来过“吃新节”,以此祈盼来年丰收,风调雨顺。“吃新节”又称“吃新米节”,在苗族聚居的村寨,“吃新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常常是一个寨一个寨子轮流来。一个县的寨子排下来,“吃新节”可以持续两个多月,所以在秋收后几个月,苗乡几乎天天都在过节。贵州丹寨“吃新节”还在2019年6月刚刚入选了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有着悠久传统的“吃新节”遇上同样传承千年的长桌宴,便演绎出一番前所未有的盛况。这不,尽管飘着零星的小雨,但秋雨挡不住欢乐的人群。上午10点多,小镇上便挤满了四面八方的客人,有人携家带口全家出动、也有人身着本民族的传统盛装花团锦簇,还有人通过主办方在网上发布的二维码、扫码购票不远千里而来,只为这不可多得的珍贵体验。进得小镇,迎面而来的就是尤公广场牌坊前的18道拦门酒,按照苗家传统,每一位贵宾都要先喝18道酒才能被迎进门,而每喝一道酒都会收到苗族同胞一个真诚的祝福。在极富丹寨特色的芦笙、侗歌声里,人们喝着拦门酒陆续入席,加入到长桌宴的万余宾客之中。据介绍,今年“吃新节”的万人长桌宴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少创新,苗族传统仪式也被“开发”出众多新花样。比如,首次在东湖画舫上摆开筵席,游客泛舟湖上、放眼美景、品尝美食,坐拥东湖的一泓碧波。今年的小镇尤公广场上,除了十八道“拦门酒”展现丹寨人的热情火辣,还有“高山流水”花式敬酒体现着苗族人家的特色礼仪。除了美酒美食,小镇当天还上演了广场迎宾舞、苗家祭祀大典、苗族八大支系盛装巡游等多项苗、侗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活动。 
★京津冀非遗工艺品建“档案” “科技+”释放无限创新力
天津北方网讯:室内多自由度模拟滑雪训练系统、运河记忆非遗工艺数据保护平台、个性化定制仿生机器人……在第22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批科技跨界融合创新成果吸引着众多参观者。本届科博会自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代表团和1200余家企业参会。科技+体育在科技冬奥展区,一件银白色的智能加热马甲引来众人围观。这件马甲由北京服装学院专为冬季项目运动员设计,通过主动加热的方式为运动员候场体能保持、低温防护提供保障。北京服装学院相关设计人员介绍,马甲的加热组件选用高性能石墨烯材料,使其具有温升快、温升均匀、加温面积大等性能,同时服装具有轻质、柔软、抑菌、可洗涤等复合功能。目前,智能加热装备已配备多支冬季运动项目中国代表队。科技+文化由北京华力必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运河记忆非遗工艺数据保护平台,根据京津冀特有的非遗工艺品特点,推出非遗工艺美术产品的鉴证溯源备案服务,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建立非遗工艺研究、陶瓷成分分析2家实验室,自主研发三维信息采集仪等10余件智能硬件设备,与600余位艺术家、2000余家艺术机构建立合作。科技+金融在金融科技展区,“科技生命树”集中展示了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应用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通过触摸屏幕,观众可以了解中银大脑、新一代网络金融事中风控、个人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等科技金融项目。2
文化艺术资讯
★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2019年10月25日,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中日韩三国“东亚文化之都”和“东盟文化城市”代表及文化主管部门代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驻华使馆代表等近两百人出席了活动。李金早副部长在致辞中表示,建立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是第21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人文领域的重要成果,是推动东盟和中日韩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机制化,深入挖掘东盟—中日韩长期伙伴关系的潜力,促进区域文化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东亚文化之都”和“东盟文化之都”以此为契机开展更加持久的交流和更加务实的合作。日韩“东亚文化之都”及“东盟文化城市”代表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建立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并表示希望以此为平台,加强东盟与中日韩交流对话,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是落实李克强总理出席第21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倡议的后续举措,也是加强“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建设,完善“东亚文化之都”联盟的重要内容。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市长论坛等活动,并发布了成果文件《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扬州倡议》。 
★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云南澜沧举行
10月24日,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会议并致辞。刘玉珠指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西南地区是全球主要的茶树起源中心之一。中国拥有类型丰富的茶文化景观,多年来,国家文物局始终致力于不断推进包括茶文化景观在内的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并将继续拓宽与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维护世界和平贡献积极力量。研讨会共邀请到20多位来自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茶文化景观、茶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享世界各国茶文化景观资源状况和相关研究成果,并就未来茶文化的传承和茶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与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普洱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认为普洱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生态、科研和品牌价值,并对普洱当地高度重视茶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给予高度赞誉。 
★南京出台规定加强地下文物保护
新华社南京10月23日电 (记者沈汝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考古发掘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这是近期施行的《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里规定的,旨在加强对地下文物的保护。根据条例,建设项目用地有以下情形之一,包括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内和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内;在老城范围内;在老城范围外、主城范围内总用地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在主城范围外总用地面积五万平方米以上,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南京市要求,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建设项目用地,考古发掘单位进场前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结束后,采取文物保护措施前,由建设单位负责保护区域内地下文物安全。考古发掘单位进场后至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结束前,建设单位应当配合考古发掘单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工程或者生产活动中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需要进行考古发掘的,在考古发掘结束前,不得擅自在考古发掘区域内继续施工或者进行生产活动。3
每日非遗赏析



★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禄景福岭盖碗
 
监制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德健
 
出品单位:泉州市厚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产品材质:高白瓷
 
产品规格:口径 9cm 底托 9cm 高度 9cm

★非遗技艺简介 



德化瓷的捏塑工艺精巧纤秀、造型逼真,在刻花、浮雕装饰上,工艺美与材质美相融合,呈现出名窑气质,尤其是白瓷制品浓淡分明、层次丰富、釉色乳白如凝脂,透光度极好。德化陶瓷品历来是中国贸易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
2006年5月20日,德化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产品简介 



禄景福岭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茶文化的一种体现。瓷质晶莹剔透,秞色白如凝脂,透光度好,层次丰富,浓淡分明。碗身刻有山间幽径与木屋,体现出清幽的隐士形象。 


★产品制作流程 



★产品价值 



禄景福岭盖碗以中国三大瓷都之一的德化白瓷为产品材质,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德健监制而成,采用德化白瓷烧制技艺,并融合了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极具颜值,瓷质温润,浓淡分明、层次丰富,有着非白玉而优胜白玉的特点,让人爱不释手,是泡茶与收藏的首选。 
★监制大师 



周德健,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999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13年结业于清华大学举办的全国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高级研修班,多年来有多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专业评比中获奖,有的作品被省级博物馆永久收藏。4
每日拍卖赏析
★北京保利2019秋拍:闲居受用 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


翦淞阁今秋再度和北京保利携手合作,隆重推出:「闲居受用: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专场雅称「闲居受用」采自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序:「吾辈自有乐地,悦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声。尝见前辈诸老先生多蓄法书、名画、古琴、旧砚,良以是也。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峯远水。摩娑钟鼎,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踰此者乎?」是次即以文人闲居生活受用之香具、茶具、文具为题,精选文房清供如砚台、笔尊、笔屏、书灯、画具、砚山、鸟笼、暖炉、花盆、印章、臂搁、竹刻扇骨乃至明代香具之炉瓶盒与香筒及黄花梨制器等,其中包括江千里、邵文右、周尚均、杨季初、蔡时敏等工艺美术名家,乃至清末民初画家任伯年、竹刻大师金西厓、画家唐云等,俱为其流传有序且珍罕难得的文房清供与艺术精品。

清 邵文右制 叶小鸾闲居图竹笔筒清 康熙四十七年(1708)尺寸:长12.2cm 宽12.2cm 高16.3cm 重524g出自嘉定竹刻名家邵文右之手,制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以通景式构图刻晚明吴江才媛叶小鸾(1616~1632)闲居临案之景及其诗作《又题美人遗照》小诗:「微点秋波溜浅春,粉香憔悴近天真,玉容最是难摸处,似喜还愁却是嗔。」此首七绝为叶小鸾读《西厢记》、《牡丹亭》,因见前有莺莺、杜丽娘像,心有所感,因而题诗于书上者。叶小鸾,字琼章,晚明吴江人。父叶绍袁、母沈宜修,姐叶纨纨、叶小纨皆为著名诗人、文学家。小鸾貌艺双全,诗书画兼能,有「德才色三不朽」之誉,年仅十六,未嫁而逝,家人咸以为仙去,有《返生香集》。笔筒采用减地高浮雕,辅以阴刻等技法镌成。雕工精湛,刀法变化多端,种种文图浮雕隐起,运刃出之。刻石顿挫有力,人物衣着行云流水,花卉叶脉则深镂之,层次分明,纹理装饰细如发丝,煦煦清雅。邵文右,(此前文献误作朱文右,今从传世署款作品实例更正。)或作文友,号筠斋,师从清初竹刻第一高手吴之璠,尽得其指授,嫡传绝艺,为其女婿及高足第一。是件作品构图纤秾雅致,刀法洗练精绝,堪能媲美上海博物馆所藏吴之璠二乔并读书图竹笔筒。清金元钰《竹人录·吴之璠 朱文友》:「婿文友得父翁指授,能传其艺。」

明 中书斋铭 黄花梨葵形笔尊尺寸:长18cm 宽18cm 高18cm 重1228g精选黄花梨良木美材镌制,葵形笔尊。敞口,斜壁,底有三矮足。底座略弧突,浅浮雕起六棱葵花花瓣,又与笔筒底部阴刻变形葵花纹线条相连,并呼应筒身形式,其构思设计,精绝巧妙,为其显著特色。筒身呈葵花形六瓣花式,每一面均微微凹进,又于筒身内部起棱,相较于圆形笔筒可运用辘轳协制,此葵形笔尊之雕造难度极高。

明 追遵秦汉媲美商周冲耳式铜香炉尺寸:长13cm 宽13cm 高7.3cm 重1107g冲耳乳足式,藏经纸色。其色皮润厚,隐亮含光;其体雄骨坚,入手沉甸。唇边外敞,鼓腹圜收,炉底隆起三乳足,宛若自然生成;口沿耸立冲天耳,圆健有力,适与炉身浑然一体。炉底錾镌长方框二行八字「追遵秦汉媲美商周」篆书款识,字体横直方折,刀笔遒劲雄强,颇具汉印神韵。
冲耳乳足炉乃宣炉系统中的经典样式,多脱胎于古代青铜鼎彝,或取法宋代瓷器双耳三足炉的造型,以遗貌取神,追求线条简洁流畅,备受崇古、好古的历代赏鉴家所钟爱。

清 杨季初制 秋林晚翠图紫砂笔筒尺寸:长12cm 宽12cm 高13.8cm 重960g为杨季初制紫砂名品,以宜兴本山粗绿泥为体,敷以嫩黄泥为表,泥绘并浮雕色泥于外壁。构图采通景平远法,远山起伏,施以披麻皴,近景坡岸以小斧皴兼苔点,呈现出山石嶙峋质感;前有疏林屋宇,参差错落,深浅浮雕、浓淡墨色以突显其层次感。当代宗师顾景舟尝言:「杨季初的作品将文人画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构图、意境极具书卷气,是紫砂陶在昌盛时期曾作为文人高雅文玩的明证。」杨季初,活跃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江苏宜兴人,创始紫砂色泥堆绘艺术,为陶艺美术增添一类专门技法。杨季初文化涵养深厚,深谙绘事六法,为兼擅雕塑之能手,取法高古意韵,继陈鸣远之后,有一代大师的雅誉。
此次再推出多件近代竹刻大师金西厓与书画名家合作,见载《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之竹刻扇骨、臂搁精品。值得一提的是,数件为金西厓所自藏,其中包含两件傅式诏先生旧藏。傅式诏为海上著名篆刻家、碑帖鉴赏家、书法家白蕉(1907~1969)弟子,富收藏,尤好印谱,精竹刻,早年曾拜金西厓为师,其刻竹之功,金西厓多赏识。两件旧藏为傅先生晚年因病托人售出,经王世襄先生介绍,入藏于翦淞阁者,因缘殊胜,意义非凡。


近 金西厓刻 金拱北画钟馗 罗振玉篆书 褚松窗题字扇骨1928年来源:金西厓旧藏出版:《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手稿本,无页码,扇骨第111号《竹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王世襄编著,1991),页47《刻竹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西厓著,王世襄编,2003),页270-271《湖社月刊》上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据原刊重排编印,2005),总456页尺寸:长33.5cm 宽2.3cm 高2.6cm 重59g由金拱北画钟馗,金石学者罗振玉、篆刻名家褚德彝题字,为金西厓之铭心绝品。缘此钟馗像为其兄金拱北于1926年辞世前数日所绘成,西厓抚其手迹之犹存,痛鸰原之永隔,因手自镌刻,并嘱友人褚德彝题字以纪念之,拓片刊载于《湖社月刊》,西厓自藏而传世,为其竹刻作品中独一无二、深具纪念意义者。

近 金西厓刻 郑孝胥行书竹秘阁1923年来源:金西厓旧藏出版:《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手稿本,无页码,臂搁第15号《竹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王世襄编著,1991),页59《刻竹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西厓著,王世襄编,2003),页296尺寸:长32cm 宽8cm 高2.3cm 重158g为近代书法名家、溥仪帝师、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于癸亥年(1923)所书自作诗、金西厓铁笔精篆。癸亥年七月,郑孝胥由福州同乡陈宝琛引荐入宫,任「懋勤殿行走」,为清室复辟出谋划策,此自作诗:「九渊正有骊龙睡,酝酿风云暗八区,帝子元珠谁索得,可知象罔是吾徒。」写于此年孟夏,正反映郑孝胥此际踌躇满志、蓄势待发之心境;其行书笔势苍劲,瘦硬飞舞,金西厓以深刻法镌之,意完神足,极为难得罕见。另一件集近代名家诗、书、画与竹刻四绝于一扇者〈近 金西厓刻 陈宝琛行书扇骨 庞虚斋画 褚松窗隶书扇面〉,此作由同光诗人、溥仪帝师陈宝琛自书诗,收录于陈宝琛《沧趣楼诗集》,由金西厓铁笔精镌之,扇面分由褚德彝书法,近代收藏大家、画家庞虚斋书画,皆为不可错过之绝品。

清 周义制 葡萄藤蔓黄杨扇柄尺寸:长24cm 宽5.5cm 高1.8cm 重45g取黄杨佳木精刻扇柄,扇柄两面满雕葡萄藤蔓,葡萄硕果累累,珠圆玉润,各具妍姿;果叶舒张或翻卷起伏,隐起圆滑,生动自然;藤蔓虬曲牵缠,惟妙惟肖,须梗纠蟠,如扭铁丝,蜿蜒缠绕,或由下而上,以自叶面蛀洞穿而出之者,有画龙点睛之妙,尤见艺匠鬼斧神工、般尔之能。此作无名款,由雕刻主题、风格与材质观之,当出于晚清雕刻名家周义之手。周义(1861~1911),又名周三,湖南长沙宁乡县人。晚清著名雕刻家,与画家杨世焯(1842~1911)、湘绣家萧咏霞(1887~1954)同为宁乡县麻山人,三人被誉为「宁乡三绝」,也被誉为「麻山三杰」。所刻多檀栴黄杨,或以象齿,然不恒见也。所作诸器皆善,而扇骨为最工。所作多不镌名款,虽花叶层迭,枝柯磥砢,而圆润如珠玉,拊之滑不溜手。其涩而拒手者,伪作也。周义尝云:「刻工十之四,磨工十之六」,盖磨尤难于刻也。

明 黄花梨卷云纹琴桌尺寸:长138.8cm 宽42.8cm 高77cm黄花梨木制,案面攒框镶板心,面下牙条与锼出的云纹牙头为一木连作,牙条两端衔接牙堵成环匝。案腿上端打槽,夹牙条、牙头与案面相交,此为夹头榫结构,前后腿间装双横枨。全案光素无华,无过多修饰,体现明式家具简洁明快之特色,细节做工考究,稳重大方,反映明式家具典型的造型美感。

明 螭龙灵芝图竹香筒尺寸:长3.5cm 宽3.5cm 高20cm 重80g竹刻香筒,色泽沉穆,葆光莹润。两端以回纹为边,筒身周匝透雕双螭,俯仰相对,双螭昂首瞠目,张吻吐舌,口衔灵芝。螭龙须发戟张,肢爪有力,灵芝回旋蜿蜒,满布器身。整体构图全以弧线、曲线组合搭配而成,以螭脊一线作主旋律,其它则为伴奏与和声,形成强弱激荡、深浅抑扬、回转流畅等各种变化及动感效果,犹如绕梁乐曲,饶富韵律之美。螭龙纹饰多见于明代织锦、家具等工艺精品,为明人精心之制,堪与王世襄先生俪松居旧藏「明双螭纹透雕香筒」比肩齐声。

明末清初 江千里制 黑漆螺钿山水人物香盘一对水松石山房旧藏尺寸:长12.5cm 宽12.5cm 高1.2cm 重35g为英国水松石山房旧藏,两件香盘均表现园林庭院一角及山水人物的闲居活动,取材自《孟浩然踏雪寻梅》与《焚香观画》之故事情节。人物、花木、奇石等皆细心选配不同色彩的螺钿,加以镶嵌,异彩纷呈。细如人物五官、衣纹与姿态俱栩栩如生。底部有「千里」款识。螺钿光泽堪比翡翠,赏心悦目,诗人刘应宾(1588~1660)有诗赞赏云:「螺钿妆成翡翠光,紫霞秋澈婺州香,形态俱美真通太,假寐仍期到醉乡。」江千里为明末清初著名漆器工艺家,扬州人,一说浙江嘉兴人。他善制嵌镶螺钿漆器,工艺精湛,所制漆器多有「千里」款。入清以后,「千里」二字已成精致螺钿漆器代名词,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载时人流传:「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

清 任伯年画 钟佩贤铭 纫斋小像砚尺寸:长14.6cm 宽9cm 高2.6cm 重754g老坑端砚,石色紫赭泛红,石质坚润如玉,呵气成泽。砚作长方,砚面开砚堂,四周起唇,深雕斜通式砚池,砚侧两面镌有钟佩贤篆书题铭。旧配楠木盒,里髹黑漆,盖面为黄福懋隶书刻铭。砚背覆手,坳入宽平,镌刻任伯年所绘陈允升小像,衣褶线条遒劲流畅,人物容貌以极浅阴刻为之,形神毕肖,精妙绝伦。画像右上行书题刻:「纫斋先生五十八岁小象,光绪三年(1877)十月之望,山阴任颐写」,左侧阳文「壶翁」印款。由其修洁明快之刀法、肖像面容所采的浅刻风格推测,很可能出自晚清雕版、篆刻名家、竹人蔡照之手。上海博物馆藏〈蔡照 竹刻人物臂搁〉为其浅刻人物风格之代表作,可为参照。
砚背此帧小像为画家任伯年为友人陈允升所绘肖像。任、陈二人交谊深厚,任伯年初至上海发展时,多受陈允升之提携与帮助。当时陈允升与胡公寿等人经常为任伯年作品宣扬、推荐,因使其画名大噪,终成画坛巨匠,可见纫斋在任伯年心目中的地位。光绪四年(1878)陈允升集历年所绘山水百余幅,由其子陈光豫摹缩成图付梓,刊刻为《纫斋画剩》一书,卷首所附〈纫斋先生五十八岁小象〉与此帧小像相同,两者俱摹缩自任伯年所绘肖像,任伯年作品摹于金石其上者甚为少见,识者可珍也。

清初 文殊尊者寿山石艁像水松石山房旧藏尺寸:长6cm 宽3.2cm 高6.5cm 重82g寿山石雕刻而成,石质温润细腻。采圆雕与浮雕精镌之,刻画细致,尊者衣纹鲜明而有质感,手持净瓶,眉宇低垂,俯视芸芸众生,神情庄严慈祥,青狮回首凝望,似在谛听说法,神态生动自然。文殊菩萨为「华严三圣」之一,利显智、慧、证,象征智德、正德,与普贤菩萨相对应,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左胁侍,其座骑是青狮。此作为英国水松石山房旧藏。

清 东方朔献寿竹艁像出版:《尚像成形:中国传统竹雕艺术》(台北:历史博物馆,高玉珍主编,1996)尺寸:长14.6cm 宽11.5cm 高17cm 重216g传为嘉定竹人蔡时敏所制,以整料竹根圆雕镌成,色呈枣红,莹润古朴。东方朔倚坐于湖石之上,束发岸帻,隆额高颧,脸庞圆润,眉开眼笑。身穿广袖宽袍,腰系帛带,于腹前缀结;袍裙蔽膝,足蹬布履。右手执药锄,左手捧寿桃,脚边置有药篮。东方朔神态自若,笑容可掬,带有诙谐幽默之神情,流露神仙之气。刻者攫捉人物瞬间开怀灿笑之神态,于五官细节处雕琢细腻;善用竹根之形质,存于意想,随类赋形,更见功力,人物、衣纹线条流畅自然,修饰光磨之工,而与湖石坡坨之处处层迭、洼隆与崎岖方折,游刃于狭隙之间,恰成对比。此作无款,以雕刻风格论,推为蔡时敏之作,曾著录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编《尚像成形:中国传统竹雕艺术》(1996)一书。

明 铜鎏金行龙笔格尺寸长14.8cm 宽8.2cm 高8.5cm 重465g铜铸鎏金行龙笔格,拨蜡法精铸,铜质精纯,入手沉重,鎏金纯美匀亮。行龙造型古朴,目光炯炯有神,昂首阔步,姿态威猛,神气十足。其右足前探,左足后弓,肢爪有力,其蓄势而发之姿,张力十足,腾挪矫健之态,极富动感。螭龙背上镌有凹凸起伏的背鳍,双足有突起的锥形火焰披毛,形成可倚搁之处,正可搁笔,以供文房受用。笔格即笔搁,古有其制,是书案上置笔或搁笔的用具,为文人书斋必备、文房用品与长物清翫中不可或缺之物。其形制与材质,于历代演变各具特色,大凡以具山峦起伏之形或蟠屈之状,可供卧笔者为佳妙。

明-清 祈连石小砚山/近 莫士撝画砚山图日本云草堂旧藏水松石山房旧藏尺寸:长15.7cm 宽7cm 高20cm(连座) 重1185g为祈连石砚山,形如数座奇峰耸峙,峦头亦似蟠螭,石势奇崛显怪,如种种奇形异状,石柱、深岫或凹穴纵横歧出,石面纹理嶙峋遍布,若鬼斧神工。迭经日本云草堂、英国水松石山房旧藏,流传有序,并附水松石山房主人莫士撝先生所绘《砚山图》一帧,传神取意,颇得奇峰异石之逸趣,相得益彰。

清 黄士陵刻 老潜长寿鸡血石印张充和旧藏尺寸:长2cm 宽2cm 高6.3cm 重57g鸡血石印,近代篆印名家黄士陵(1849~1908)铁笔所镌,印文:「老潜长寿」;作家、书法家张充和(1914~2015)旧藏,并为印盒亲署题签。黄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父、穆甫,号倦叟,安徽黟县人,为晚清时期书画篆刻家、「黟山派」开宗大师。早年法邓石如、吴熙载,后宗秦汉玺印,以汉砖文字和鼎、镜、铭、诏版、泉币文字入印,参以商周金文体势笔意。篆法方圆相参,静中有动,巧中有拙。侧款用北魏书体,爽朗豪沉,能在皖、浙二派外自成一家。

近 金三畏制 紫檀嵌金鸟笼 附金三畏制铜嵌金笼钩尺寸:长20cm 宽20cm 高22cm 重253g出自近代苏州制笼大家金三畏之手,紫檀嵌金丝打造,方形鸟笼,底部稍大而顶部略缩小,为典型苏式「官印笼」。纵向笼丝为手工弯制,弧度统一,单边均为17根笼丝,骨架梳条各光滑细腻,整齐划一,粗细、间距均匀。横档穿孔打眼,梳条穿嵌,榫榫紧扣,精准到位,穿插后严丝合缝,密不透风。四角以丝线扎紧收束,不露线头,充满张力,制作难度极高;整体造型美观,设计精准,俱见匠心。

清 竹雕葫芦盒及端石笔觇尺寸:砚长6.6cm 宽5cm 高0.8cm 重45g;盒长8.3cm 宽6.8cm 高5.8cm 重61g精择厚实竹根为美材,对剖为二,刳腹膛为中空,造子母口,合而为一,是为葫芦盒;端石镌为笔觇,随形雕作葫芦之形,其首巧雕枝叶藤蔓,以为呼应;堂面光滑,周匝琢有拦水线。葫芦盒长仅8.3cm,宽仅6.8cm,恰可于掌间盈握,尚有余隙。竹人刀法精湛,于方寸之间尽其能事,游刃有余。其上枝叶纷披、藤蔓牵缠,以竹刻高难度之镂雕与高浮雕技法表现。观其细节,如交互层迭之叶片,叶面凹凸起伏,舒卷翻飞,宛若天成;叶脉与藤蔓等细节处,俱加精雕细琢,筋脉分明纤毫毕现;枝叶、藤蔓与葫芦间多施镂空,连属之处巧加掩蔽,状其悬空摇曳之态,栩栩如生。葫芦谐音「福禄」,枝繁叶茂,又有「多子多福」之吉祥寓意,因其装饰性强且吉祥意味浓厚,多见于清宫各式工艺品中。北京故宫藏〈清竹雕葫芦式盒〉亦运用相同镂雕与高浮雕技法刻藤叶与小葫芦以为饰,题材相似,器型与雕刻风格亦相近,可资为别例比较。

明 紫檀葵瓣式双层香盒尺寸:长7.8cm 宽7.8cm 高7.3cm 重240g取上等紫檀木整料制成,质地坚致温润,色泽深沉静穆,包浆醇厚。外形仿葵花为式,呈五瓣葵花状,口沿五出。纹饰以陷地浮雕镌之,起棱分瓣,权衡比例,有棱有廓,凹凸分明。其弯曲回绕,观之似有旋转流动之幻象。盒内掏堂工整匀净,盒盖作子母口,亦随形以相合,盒身阴刻弧线纹饰,与棱瓣上下呼应。整器古朴清雅,精巧简约,作盛放香料或贵重物品使用,亦颇具掌玩之趣。

明 飞来峰 英石尺寸:长29.2cm 宽22.8cm 高32cm(连座)  重6861g天然英石,石色湛黑,透出青韵,间杂白、黄色石纹理,色泽莹润。兀立孤峦,峰顶巨硕,状如突出危岩,其势险峻,奇崛多皱折,石面满布皴皱嶙峋,间有深岰洞壑巉岩,其山势侧偏斜欹,如自昻霄而降,形如飞来之峰,故名。

明 黄花梨壸门座式药箱尺寸:长48.7cm 宽28cm 高49.3cm 重18250g选材为黄花梨,纹理华美清晰,对开门式,双门与侧面两板皆为独板,叶边廓锁插门方框拉手,箱侧有弧形把手,箱体沿边与底座亦包镶铜片,与黄花梨温润色调适所相宜,亦起画龙点睛之妙。下承壸(kǔn)门底座。《鲁班经匠家镜》名之为「药箱」,实则此类箱子多抽屉之设计,除药品、珍贵香料外,更适宜分屉储藏书册、信札或笔墨纸砚等文玩器物,多用于文人书斋。

世之德 屹如山
作为专业从事非遗文化艺术品拍卖的公司,北京世屹拍卖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线上网络与线下专场两种拍卖方式。凭借着专业的队伍、良好的信誉以及对文化传承理念的坚持与努力,通过拍卖发掘艺术品背后的深层价值,同时以专业的精神素养与诚信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公司亦会举行各种带有慈善性质的非遗文化艺术品拍卖活动,并同时支持各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发展,助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产的传统工艺产品走向市场,形成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多赢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格为“拍卖+非遗+扶贫”的综合性非遗文化拍卖生态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