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圆满完成中国大洋55航次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船返回广州母港。参与本航次科考任务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陈家旺副教授、黄慧副教授、硕士生任自强和工程师周朋、高峰、姜振军等一行6人随船凯旋。
中国大洋55航次科考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站等多家机构参与。9月6日至10月23日,海洋学院师生在陈家旺带领下,随船赴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同区维嘉海山执行科考任务,主要负责浅钻取心和海底图像拼接等工作。
陈家旺课题组负责改进型1.5m深海浅钻、改进型6m深海浅钻、移动浅钻任务。科考期间,课题组与船上作业组通力合作,克服海况恶劣等困难,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进行深海浅钻作业,共完成了75个站位点取样任务,其中包括68个1.5m深海浅钻的工作站位和7个6m深海浅钻工作站位。课题组还通过优化钻进系统、改进动力系统、新增防扭功能。
提高布放安全性、改进深海钻进作业模式,使得浅钻任务高速快速完成,获得了大量的深海富钴结壳岩心样品,掌握了近40个区块的富钴结壳资源量。
黄慧负责海底视频图像智能拼接。她采用课题组开发的图像拼接技术,首次实现水下视频图像的分幅智能拼接,为富钴结壳小尺度特征和大范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海洋学院师生圆满完成的两项科考任务,为我国今后海洋地质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及相应的新资源测算,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促进了我国海洋勘查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
“因为涉及的勘探装备多,更因为浩瀚海洋的不可控与不确定,深海资源勘探难度非常高,本次大洋科考就像是一次充满挑战的科学探索之行。”陈家旺表示,在参与大洋科考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在海洋科技上的快速进步,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作为海洋人的使命。
文:任自强 陈家旺 黄慧
图:海洋六号等
排版编辑:张启迪
责任编辑:邱严杰 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