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沿革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私立青岛大学创建于1924年,是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大学。学校实行董事会制,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兼任校长,聘任国内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为名誉董事。学校开宗明义,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1924年10月25日,私立青岛大学举办开学典礼,并定本日为成立纪念日。
学校初创时期的学科设置为:1924年设置工科、商科;1925年增设土木工程科、铁路管理科、采矿工程学科、机械学科、电机学科。修业期满实验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
私立青岛大学校门(校门正对的建筑是今天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海洋馆)
1928年,学校因北伐战争而停办。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原私立青岛大学校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文学家、教育家杨振声任校长。杨振声采取“兼容并包,民主办学”的方针,广聘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学校声誉日隆、蜚声学界。在学科建设上,杨振声提出要渐次增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等与海洋有关的学科,并在生物学系重点发展海边生物学,矢志将学校建设成为中国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此为中国海洋大学特色学科的第一个源头。这为后来学校海洋、水产等特色学科享誉国内外,青岛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洋科技与教育城市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学科设置为:1930年,文学院设置了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教育学系;理学院设置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1931年将教育学系扩充为教育学院,下辖教育行政系、乡村教育系。
国立青岛大学校门
1932年9月,学校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戏剧家、教育家赵太侔任校长,增聘名家学者,注重基础建设,扩大院系规模,严格教学管理,鼓励科学研究,铸就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发展期。
1937年,因抗战爆发,国立山东大学被迫迁往四川万县。1938年6月停办。停办后,成立国立山东大学校产保管处,延续学脉。
1946年春,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复任校长。复校后,学校加强师资力量,扩大院系规模,改善教学设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学科和人才基础。
这一时期,学校创立了海洋研究所、水产系和水产研究所,此为中国海洋大学特色学科的第二个源头,开启了中国培养高等水产人才之先河。这一时期的学科设置分阶段不断拓展。
1932-1938年,“三院八系”
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
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
农学院——研究部、推广部。
1946-1949年,“五院十四系”。青岛医学院并入
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地质矿物学系;
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机电工程学系;
农学院——园艺学系、农艺学系、水产系。
医学院不分系。
国立山东大学校门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国立山东大学获得新生。1951年国立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并,定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合校后学校规模空前壮大,形成了五院十八系和两个研究所的格局。学校逐步形成了“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特色,成就了学校历史上第二个黄金发展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的部分师生北迁青岛,与学校的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海洋系。1953年9月,河北水产专科学校停办,部分师生和仪器并入学校水产系,水产学科力量进一步加强,成为学校的重点发展系科。
这一时期的学科设置为:
1949年至1951年,“五院十四系”
文学院——文史系、外国文学系;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地质矿物学系;
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机电工程学系;
农学院——园艺学系、农艺学系、水产系。
医学院不分系。
1951年至1952年,“五院十八系”
文学院——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地质矿物学系、水产学系;
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机电工程学系;
农学院——园艺学系、农艺学系、病虫害学系。
医学院不分系。
两个直属研究所:历史语文研究所、海洋研究所。
两个直属系:政治系、艺术系。
1952年至1956年,设十系、一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1955年取消)、历史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水产学系、海洋学系、医学院。
1953年,动物学系与植物学系合并为生物学系。
1956年至1959年,设九个系。医学院独立为青岛医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水产学系、海洋学系、地质学系(1958年创办)。
山东大学校门(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一校门)
1958年秋,山东大学奉命迁至济南,所设9个系中,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以及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的部分教研组和直属教研组部分人员留在青岛,以山东大学(青岛)名义继续办学,并建立党委和校务委员会,党政工作的重点是山大原校址、以留在青岛的部分为基础,筹建一所面向海洋的大学。1959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第一所海洋高等学府——山东海洋学院成立。曲相升担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学校结束了与山东大学长达30年的共同期。
山东海洋学院成立大会
1960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中,列出了64所全国重点高校,山东海洋学院被列为13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由此,学校步入了在曲折中不断开创特色发展道路的历史新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遇到极大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仍十分重视海洋科教事业,斥巨资为学校建造了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的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
“东方红”号海洋实习调查船
1962年学校接收了山东地质学院部分人员和仪器设备,至1965年,学校已发展为6个系、9个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海洋、水产科技人才,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海洋、水产科技成果。
这一时期的学科设置为:
1959年3月至1979年11月,共设六个系
海洋水文气象系、水产学系、海洋物理系、海洋化学系、海洋生物学系、海洋地质地貌系(1963年更名海洋地质系)
山东海洋学院校门
20世纪80年代,学校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重点保证海洋和水产学科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促进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应用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发展。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4年实现了国家教委与山东省政府共建体制,获得重点支持,学校首批进入“211工程”序列。进入21世纪,学校在全国率先举起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旗帜,全力促成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学校由此跻身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2年10月学校获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这一时期的学科设置为:
1979年11月至1986年9月,共设9个系
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1980年原海洋水文气象系更名)、海洋物理系、海洋化学系、海洋地质系、海洋生物学系、海洋工程系、水产学系、应用数学系(1979年11月增设)、外语系(1983年9月增设)。
1986年9月至1988年3月,共设两个学部,13个系
水产学部——水产养殖系、海洋渔业系、食品工程系;
应用数学与管理学部——应用数学系、管理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海洋物理系、海洋化学系、海洋地质系、海洋生物学系、海洋工程系、外语系。
青岛海洋大学校门
进入21世纪,中国海洋大学确定了“重质量、求特色,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策略,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圆满完成了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任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获得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山东省、青岛市四方重点共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一校门)
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
内容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