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236
作者:逆北
审核:喵大大 编排:耕读
领导最信任什么样的下属?
这个问题相信一定困扰着不少人。职场上,得到领导的信任,从来都是一门技术活,它需要时间,更需要悟性与勇气。而在笔者看来,深谙此道者大有人在,比如蒋介石。
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资历并不算特别突出,大佬并非元老。
早年,孙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举起反清大旗时,蒋介石才刚8岁,乳臭未干,更遑论进入核心高层。论资历,蒋远在党内诸多大佬之下。可是让人意外的是,二十多年后,孙竟然能够把军权交给这个后起之秀。相信读者想问一句,蒋介石何德何能,居然能得到国父如此器重?
▲孙中山与蒋介石在广东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把蒋得到孙中山信任的时间大致确定一下。
1923年8月,孙向苏俄派出了自己的军事考察代表团(即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并以蒋介石为全权代表。在给苏俄方面负责人的信中,孙毫无保留的称蒋介石是“我的参谋总长和最可信赖的代理人”。虽然孙性情耿直,对人多开诚相见,给予信任,可一个“最”字,足可见得蒋介石在他心中地位之不一般。
因此,如要继续回答此问题,我们可以相应缩短时间线,从1923年8月以前发生的事情中,加以揣测。
01 干脏活儿:杀陶开启信任之路
蒋介石开始得到孙的信任,发生在1912年。
1912年初,在上海发生了一件特大政治谋杀案。当时的光复会领导人、浙江实力派人物陶成章,被人杀死于医院之中。陶成章为什么被杀?谁有可能是凶手?人们多把怀疑转向孙中山与黄兴等同盟会领导人。
陶成章生前,曾是同盟会的一员,与孙中山等共事。后来,在看到孙等发动起义连遭失败后,陶对前景产生怀疑,便离开了同盟会,另组光复会组织。陶离开同盟会不说,嘴还不饶人,到处宣扬孙中山消极革命,称孙侵吞公款,把南洋华侨给革命的捐款都自己花了。这样的空穴来风,自然引得不少人的反感。
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陶即潜回上海,与同盟会领导人争夺江浙地区的军政大权。总之,他要在同盟会外另立山头,与其分庭抗礼。
陶成章的拆台行为,自然让孙感到不满。虽然是革命党,却也难以容忍叛徒与分裂,如鲠在喉,卡得孙中山等人着实不痛快。
可是,孙并不好采取进一步行动。因为陶的影响毕竟有限,他攻击孙中山贪污,这些都是查无实据,捕风捉影,同盟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予以抵制,并不相信陶的话,对孙中山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只是革命领袖的身边,总有一个人叽叽歪歪泼脏水,天天盼着领袖人设崩塌,换了谁心里都不痛快。更可怕的还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抓住做文章,改变舆论方向,对革命大计不利。
该怎么办呢?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杀死陶成章,趟了这浑水。此人就是蒋介石。蒋介石原留学日本,结识了同盟会成员陈其美,并由其介绍入会。之后,由于蒋曾在日本士官学校拿过学位,懂得些军事理论,于是便受到提拔,成为了陈其美的左右手。
▲光复会主要领导人章太炎与陶成章
蒋当时极为看重孙中山和同盟会的利益,当他得知陶的言论和行为后,他便联系了一个杀手,二人共同埋伏在陶出没的医院附近,将其杀死。蒋介石这么做谁也没提前告知,他坚信为革命事业除去一害。日后,为躲避陶亲信的复仇,蒋又东渡日本。
陶成章的死很快传遍了上海滩,又传到了孙中山处。蒋介石虽然是暗杀,但这种事的真相,并不难快速查明。得知真相后,孙虽然埋怨蒋做事鲁莽,可是,在孙看来,蒋这样做,其初衷毕竟是对自己的忠诚,而且更重要的是,蒋做了以后,没有跟他表功,也没有和任何人多提。
从外人看来,蒋介石做了一件领袖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而且做完成之后不邀功、不攀扯,自己默默扛下来。既帮领袖解决了心头之患,又不连累领袖的名声。这种恩情,草灰蛇线,心领神会。
能干的人很多,但肯主动为领袖背锅的人难得。这样的人,恰恰是领袖最为需要的,也是最赏识的。谁会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忠诚呢?
从这以后,孙便开始注意蒋介石这个人,可以说,杀陶是蒋得到孙信任之路的第一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
02 一怒之下跨进金融圈
蒋介石在日本躲避了一段时间后,曾短暂回国,结果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发生,南方革命党因内部不和,抵抗不力,旋失败。袁世凯政府通缉革命党,蒋也被迫再逃日本,这次,蒋又加入了孙中山改组的中华革命党。
孙在改组中,加入了要求党员向领袖宣誓效忠摁手印等内容,足见孙对部下忠诚度的要求之强烈,而蒋,很显然满足了他的这样一种需要,也让处在落魄之中的孙,感到一丝丝心理慰藉。
得到孙青睐的蒋介石,很快便被派回国内,去做军阀部队的参谋工作,后来又到粤军任相同职务,辅佐陈炯明打击桂军。孙当时极看重陈炯明,蒋却不以为然,认为陈不可靠。就职不久,蒋便声称遭粤军将领排挤,而撂挑子离开部队。
这件事的发生,表明蒋介石还是有个性格的,按照自己的主意办事,对于逢迎上意、揣摩领袖的心思,有点排斥。孙中山肯定的人,蒋介石却不买账,难道孙中山看错人了?
对于蒋介石得到孙的信任之路,无疑是一种倒退。
蒋介石也没闲着,有本事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蒋离开部队后,让人大跌眼镜,同陈果夫等于上海办起了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且也得到了孙的许可,因为孙认为,革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证券交易所能盈利,对自己的事业也是一件好事。可是,比起在上海滩赚钱,孙还是更希望蒋能够返回部队。
至于蒋介石,他仍旧是来往于粤军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之间,让孙对其略有不满。不过,由于当时孙中山缺乏军事人才,蒋又恰有日本军校毕业的背景,所以训斥虽有,可孙仍对蒋抱有极大的期望。二人通信不断,其亲密关系,并未因为蒋离开广东而有所锐减。
03 登上永丰舰,成为身边人
事实证明,蒋介石的判断是对的,陈炯明果然叛变了革命,叛变了领袖。
就在孙中山为粤军北伐的事殚精竭虑时,本来就对北伐有异议的陈炯明发动了叛乱,把枪口对准了孙中山,围攻总统府。幸得叶挺等率卫队拼死作战,才让孙得以安全转移到海军军舰永丰舰上。但不幸的是,宋庆龄在转移中,由于奔波劳累,意外流产。
大难时候见英雄,正是在孙中山危难之际,在上海滩的蒋介石选择了不顾亲信反对,放下了手中的一切事情,坐船赶到广东,在第一时间出现于孙的身边。
日后,蒋对这段经历曾反复提及,称孙先生夸奖他能抵两万军,这种说法难免有吹嘘色彩。可是,蒋的及时赶到,毕竟给惊慌之中的孙吃了一颗定心丸。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舰队平安转移,并与后来忠于孙中山的部队一道,暂时击退了陈的叛军。
这一年,是1922年。能力跟忠诚哪个更重要?陈炯明叛乱的事,让孙中山大彻大悟。由此,孙中山也看到了军阀是靠不住的,需要手里掌握一只自己的武装力量。
经此挫折,蒋介石的忠心再次被领袖认可,观点上有龃龉那都是小事,只要在大事情、大方向上跟孙中山一条心,领袖还是有气度的。
1923年2月,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成为孙中山身边的军事骨干。
1923年8月,奉派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学习军事、政治和党务。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代表团,此时孙中山主动向苏俄靠近,希望学习借鉴苏俄党政军管理的方式,重新改组国民党的权力系统。
蒋介石又不懂俄语,又不是亲苏俄,作为孙中山的心腹去苏俄考察,寄托着领袖的厚爱。果不其然,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革命军队。出乎许多人意料,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黄埔军校对于国民党后来的历史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袁世凯因为小站练兵掌握新军,奠定了自己的班底;曾国藩因为编练湘军剿灭太平天国,一度占据半壁江山;李鸿章因为手里有淮军和北洋水师,天天挨骂却没有人可以扳倒……
从此,国民党的枪杆子被牢牢抓在蒋介石的手里。孙中山没有完成的事情,他要扛起重担去完成了,新的领袖诞生。
参考文献:[1]杨天石《蒋氏密档与蒋介石真相》 东方出版社[2]陈红民等著《细品蒋介石——蒋介石日记阅读札记》 人民出版社[3]黄仁宇《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九州出版社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谁会“叛清”|历史系社交指南|学术名利场|抗日神剧|免费用知网|白帝城托孤阴谋 |消失的西康|财神or武神| 到底东几省 |”绿帽子“|历史题能有多难 |苦逼帝王|蒙古族发迹史| 帝王怕什么 |刘备败在哪历史书单 |国都不可在江南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历史研习社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