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 | 寻根 | 历史 | 文化 | 公益
来源:绍兴晚报/作者:杜静静
前段时间,上虞乡贤研究会丰惠分会的成员们通过走访老人,踏看老宅,寻找各种线索,整理挖掘老县城丰惠台门文化。工夫不负有心人,近日,明代三位陈氏进士、名臣的老宅被一一找到。
小弄堂中“别有洞天”
上周日,一行人看完一众老台门后,上虞古县城文史研究会会长史济荣提议去寻找陈氏先贤的老宅。前段时间,一位年近8旬的陈姓老人向他提过一些陈家往事。陈老伯家在丰惠镇西河岸,住处不大,年代久远,有点陈旧。顺着一条弄堂进去,这弄堂不算小,但因为相对偏僻,知道的人不多,就连一直生活在丰惠镇的史老师也不知道里面竟别有洞天。
迎面有一个老台门。陈家后人说,这一带以前都是陈家的房子,沿着这个主轴线有三个台门,一直往前延伸,大台门的位置在西南门观桥边,可惜已不存,查阅史料,所说的大台门应该是陈绛的“京兆尹第”。
后台门在子孙分家后,属于陈绾一族。台门已破败不堪,几经修补,目前不算高大精致,但能望见里面的大宅院。
走过台门,里面有一排老房子,五间,每间都很宽阔,气派精美,正中间的一间跨度超过五米,比现代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跨度更大。虽说是平房,实际上高度跟侧楼的楼房一样高。
据推测已有400多年历史
要承受这么大的跨度,必须有粗大的柱子和横梁来支撑。仔细查看,柱子是栗树材质,特别耐腐蚀,所以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依旧完好无损。陈老伯指着中间檐下的横梁告诉大家,这里本来有块很大的匾额,上面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明朝嘉靖年间,陈绍、陈绛、陈绾三位都先后高中进士。挂匾额的挂钩还在,依稀可以想象当年的盛况。
陈家后人说,当地有一个“一石三进士”的传说。当时陈家的祖先从山西迁来,本来并不很“发”,后来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在皂李湖边的眠狗山上相中一块好地,于是花一石米的价钱买下这块宝地,建造坟墓,埋祖宗于此。另有一户人家也从余姚请来风水先生,见这块宝地被陈家所占,很不服气,于是在山边挖了个粪坑,想破了它的风水,谁知道这山是“眠狗山”,正可谓“小狗落粪坑”,陈家从此大发,没几年兄弟三人都中了进士。据考证,陈绍与陈绾是堂兄弟,陈绛是族弟。
后墙上有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的是“皇封御赐”四个大字。乡贤研究会的成员们认为,陈绍、陈绛、陈绾三位都是大官,能得到皇帝的赏封完全合理。不过,陈家后人却另有解释:这块匾额能辟邪,有了这块“皇封御赐”匾,陈家不会遭受火烛,陈家的孩子能得到佑护。
按陈家后人的描述,这里应该是陈家的祖堂。横梁上还有一些木雕构件,这些木雕简洁明快,古拙厚重,具有明显的明代特征。如果照陈氏三进士的年代推算,这房子有四百多年了。
老宅已是“岌岌可危”
老宅的地面还保持着老样子,明代的地砖,被称为“尺方”,虽然每一块都破掉了,但不难想象在当年是多么高档,铺就这样的地砖肯定花费甚巨。
走廊下的石板更加考究,是整块的大石,有的长达几米,牢固又耐磨,可见当年建造之艰。不过,正中间前面的一块条石中间却有了裂缝。陈老伯又讲了个传说:当年建造时,陈家人曾承诺给工匠一个红包,可工匠一直没有拿到,心中有气,暗骂陈家人小气,于是故意弄了个机巧,让这块石板没几年就中间断裂了。
中间的祖堂是公用的,两边厢房目前还有人住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老宅。但只是房子实在太旧了,中间跨度最大的横梁已有断裂的迹象,后人们在两边各砌了一个砖柱子,以承受房子的重量。
尽管老宅已岌岌可危,但明代的建筑能保存到这个样子已经非常难得。会员们说,这是明代建筑,又是三位重要乡贤的老宅,很有保护价值。希望这次发现,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让已属难得的老宅得到切实的维修和保护。
5月24日,记者从上虞区文管所获悉,文管所的有关专家过段时间将到当地进行实地踏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