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这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虽经世纪交替,物换星移,但始终牢牢地维系着历史之根,留存着文化之魂。
从2001年3月以来,绍兴相继规划确定了越子城、八字桥、蕺山、鲁迅故里、西小河、新河弄、石门槛、前观巷八片历史文化街区,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工作。
?
今天,小编带大家去体会一下
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风貌
地理位置
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绍兴古城西部,北至胜利路,东至环山河及仓桥直街,西临府山西路、环城西路,南至环城南路、司狱使前,总用地面积63.92公顷,涉及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越王勾践之命“筑城立廓,分设里闾”。利用卧龙山为屏障,在其东南麓建起了一座周围二里二百二十三步,设有陆门四、水门一的小城。城邑“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这座城后称勾践小城。小城建成后,出于城市发展需要和军事防御目的,范蠡又在小城的东南建筑了城周大于小城10倍的大城,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陆门三,水门三。”实际上,小城是越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大城是越国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小城和大城合称大越城,是为越国国都,而勾践小城的兴建, 也成为绍兴城的开始。
△越王殿
△殿内墙上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
府 山
府山为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核心,越国遗迹和文物古迹遍布。
△府山
府山,又名卧龙山、种山、兴龙山。清乾降《越中杂识》载:“卧龙山,在府城中,盘旋回绕,形若卧龙,越大夫文种葬此,又名种山。康熙戊辰,翠华南幸,驻跸于此,易名兴龙山。府治驻东麓,故俗称府山。”
△文种墓
卧龙山曾是越王勾践的宫殿所在,又是历代郡衙、府衙的所在地,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春秋以后,历朝多有建筑,至宋时,亭台楼阁多达72处。山上松竹交翠,绿意盎然。
△三蓬亭
△飞翼楼
△蓬莱阁
△蓬莱阁上的题匾
△摩崖石刻
△清白亭/清白泉
△风雨亭
西 园
西园,是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胜景,位于府山西麓。
由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始建,为后官游乐之地。全园以庞公池为中心展开布局,池中水深映翠,池周青竹摇曳,柳丝低垂,并有湖石假山点缀其间。
园中建有楼、堂、亭、台、廊等建筑,古朴典雅,文化内涵丰富,是西园中的亮点。小桥流水、芳草绿茵,有杏花春雨江南之胜。
仓桥直街
仓桥直街为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内一条街河相依的传统街巷,南北走向,北起城市广场宝珠桥东侧,南至人民西路,全长810米,宽5.4米至6.9米不等。
古时,官府的各种库仓多建在府衙周围,尤其以府衙东北面最为集中,后遂将环山河东北面的一座桥以仓名之,称为仓桥。
仓桥直街临街房屋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多为清末民初时的传统民居,各式台门43个,集中反映了街区的建筑特点和历史风貌。
沿街酒肆、茶楼、店铺旗幡招展,嵌有花窗的白墙,满堂棕漆的排门屋,青石为门枋的石库台门,花格门窗的仿古木楼,展现了绍兴传统街巷的特色。
2003年9月,仓桥直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评选为2003年“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古巷民居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还有府直街、府横街、偏门直街、龙山后街、宣化坊、太平弄等几条传统的街巷和保存基本完整的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府直街
△府横街
△环山路
其中名人故居是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故居位于环山河南侧,是范文澜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处,系清代建筑,现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范文澜故居
孙清简府第,位于偏门直街,为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孙清简府第,明代建筑,现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街区内还有一条环山河,因环绕府山而得名。乌篷船在河中舟楫来往,“古城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形成了绍兴水城的独特景观。
△宝珠桥
众多的越国遗迹、深厚的文化沉淀、传统的城市格局、丰富的人文景观,形成了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幽远、厚重、古朴的风貌特色。
图片丨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 | 绍兴接待
越马体育
扫码关注我们
越马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