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厦大校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人
他们是近900名厦大89级校友
这也是继厦大86级、88级和85级后
第四个全年级集体返校的厦大校友
“级”是入学年份
“89级”就是1989年入学
厦大校友总会秘书长曾国斌说
↓↓↓
“大学校友举行返校活动并不少见,一般都是以班级或是专业为单位组织,很少像厦大这样全年级同学相约返校。
”
厦大89级校友提供
一个班就两个没来
国外校友也回来了
厦大1989级是恢复高考后厦大招收人数较少的一级,全年级1400余名学生,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有880多位同学从海内外回到厦大。厦大计统系说,他们一个班级只有两人没来,其他人都到齐了,连加拿大的校友都回来了。
返校到食堂吃顿饭
菜单里必有巴浪鱼
89级的纪念活动相对简朴,有的重返宿舍,有的邀请当年的老师再为自己上一堂课,年近50岁的校友还举行了足球、羽毛球友谊赛。
厦大89级校友提供
当然,不管哪一级活动,校友们返校都有一个保留节目:到食堂吃顿饭。菜单中,必须有当年的一道菜:巴浪鱼。
厦大89级校友提供
看到这儿
小伙伴们肯定一头雾水
好吃的鱼千千万万种
厦大校友为何非要钟情于巴浪鱼?
下面就是答疑解惑时间啦
↓↓↓
什么是巴浪鱼?
巴浪鱼,学名蓝圆鲹,别名又名刺巴鱼、棍子鱼、池鱼、黄占、池仔,在东海主要分布在福建沿岸。《厦门渔业志》中关于巴浪鱼有这样的介绍:“是近海渔船群聚的主要鱼种。年渔获量从70年代中期起约占中上层鱼类总渔获量的40-50%,居第一位,且资源比较稳定。”
于是,吃惯了带鱼的厦门人
开始吃巴浪鱼
视之为无上美味
民谚称:“巴浪巴浪,好吃不分尪(老公)。”这句谚语与另一句谚语“鳓鱼炖菜脯(白萝卜干),好吃不分某(老婆)”相映成趣。说明了厦门人在吃鱼这一方面,最爱是独享。
巴浪鱼与厦大有什么故事?
在厦门大学
巴浪鱼也有着有趣的历史
“头几年巴浪鱼很高产。吃不完,就拿去晒成鱼干。到处都在晒巴浪鱼。上弦场也晒得满满的,空气中都是鱼腥味。”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先生回忆说。
上弦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厦大的伙食费一个人一个月三四十元就够了。而巴浪鱼正是厦门当时的经济鱼类,食堂的炸巴浪鱼,每条两角,美味又营养,是大家改善伙食的不二选择。因此,巴浪鱼成了一代厦大学子青春的记忆,也因此具备了厦大情怀。当老校友回到母校时,最想要的便是,再去尝一尝那巴浪鱼,品尝到那青春的回忆。
30年过去了,味道变了吗?
不过,现在厦门本地卖的巴浪鱼,已经不是30年前那个品种。厦大饮食服务中心说,巴浪鱼分为好多种,有内港有外港,味道不同。比如之前,86级校友返校时,食堂的采购人员找了半天,后来在东山岛找到了据说和当年味道差不多的巴浪鱼品种。对于那延续了30年的味道,有人认为和30年前的记忆一样,有人觉得变了。
不管是不是相似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那一份校友对厦大的情怀和
母校对校友的慷慨
恒久不变
那么小伙伴又有疑问了
为啥30年入学纪念活动
会在厦大走红?
↓↓↓
全年级自发集体返校,始于2016年厦大86级校友组织的“再逢青春”入学30周年活动。当年,1100多名厦大86级校友,连同他们家属共2000多人回到厦大,而当年的厦大,一级本科生加起来也不过1700多人。86级校友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的学弟学妹纷纷效仿。
86级校友返校时的盛况,当时请来了李宗盛、蔡琴、赵传等他们那个时代的歌手,举行联欢会,引起轰动。
曾国斌认为,30年入学纪念活动在厦大的走红是有道理的。入学30年后,这个年龄的校友大多数进入事业高峰期和稳定期,具备举办活动的能力和精力。从目前看,无论是哪一场返校活动,都是校友利用业余时间操办。
曾国斌表示,当然最重要的是厦大校友的爱校情怀,似乎比很多学校更加浓厚,这使得全年级集体返校的活动在厦大成为了可能。
戳
,告诉更多的人~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厦门日报记者:佘峥 综合湛蓝风华、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厦门招考(xiamenzhaokao)等
编辑:林聿晶 审核:杨佳音
厦门晚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标星+置顶厦门晚报
一秒找到晚报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