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新加坡南洋理工周琨教授团队:激光选区烧结三维打印技术制备金属–有机骨架–热塑性高分子复合薄膜及其水处理应用研究

新加坡南洋理工周琨教授团队:激光选区烧结三维打印技术制备金属–有机骨架–热塑性高分子复合薄膜及其水处理应用研究

阅读量:3832296 2019-10-27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因其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道尺寸、高度分散的金属位点以及易于功能化的有机配体等优点在吸附、分离、气体储存、催化以及分子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MOFs材料可以实现宏观量产,这标志着其作为新型的多功能材料有望实现大规模的实际应用。然而,粉末状MOFs材料不易被回收再利用,并且会造成二次的环境污染,这严重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在保证MOFs材料的高性能前提下,实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将MOFs装载到块状材料中,尤其是具有高柔韧性和高渗透性的薄膜材料中。周琨教授团队运用先进的三维打印技术–激光选区烧结–制备出具有不同MOF种类、装载量以及各种尺寸网格图案的MOF-聚酰亚胺12(PA12)复合薄膜。

图1.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制备具有网格图案的MOF-PA12复合薄膜的示意图及实物图。
具有10 wt%装载以及2 mm×2 mm网格图案的三层HKUST-1-PA12块状材料的成功打印证实了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在构筑三维MOF-PA12结构的可能性。由于单层薄膜材料的高柔韧性和高渗透性,本工作的研究重点为单层的MOF-PA12复合薄膜。本工作在对MOFs材料的粉末密度、吸附的水分子含量以及热分解温度(空气中)等因素的分析对比基础上,探讨了各种类型的MOFs(ZIF-67、NH2-MIL-101(Al)、MOF-801、HKUST-1和ZIF-8)材料在MOF-PA12复合薄膜中的不同最大装载量的原因。

图2. 打印的具有10 wt%装载以及2 mm×2 mm网格图案的三层HKUST-1-PA12块状材料:(a)照片和(b)横截面的显微照片。
扫描电子显微照片证实了MOFs填料装载进入PA12基体的孔洞中,材料的X-射线衍射花样说明通过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形成的复合薄膜中PA12基体材料和MOFs填料的结构都没有被破坏。重力驱动的水通量测试、机械稳定性演示实验和水接触角实验证实了打印的NH2-MIL-101(Al)-PA12-10复合薄膜具有超高的纯水通量、良好的机械稳定性以及亲水性,可作为高效可回收利用的吸附剂应用于水体污染物吸附。

图3. (a)NH2-MIL-101(Al)粉末和NH2-MIL-101(Al)-PA12-10复合薄膜的X-射线衍射花样。(b)NH2-MIL-101(Al)-PA12-10复合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插入图为其局部放大图)。(c)PA12粉末、NH2-MIL-101(Al)粉末和NH2-MIL-101(Al)-PA12-10复合薄膜的热重分析图。(d)PA12薄膜和NH2-MIL-101(Al)-PA12-10复合薄膜的重力驱动的水通量对比图。(e)NH2-MIL-101(Al)-PA12-10薄膜和NH2-MIL-101(Al)-PA12-10-1×1复合薄膜的机械稳定性演示实验。(f)PA12粉末、NH2-MIL-101(Al)粉末、PA12薄膜以及NH2-MIL-101(Al)-PA12-10复合薄膜的水接触角实验。
在亚甲基蓝吸附演示实验中,具有不同尺寸的网格图案的NH2-MIL-101(Al)-PA12复合薄膜展现出不同的吸附速率。实验结果表明,最密网格图案的NH2-MIL-101(Al)-PA12-10-1×1复合薄膜具有最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使用后的薄膜材料易于从水中取出并且脱附再利用,5个吸脱附循环实验证明了NH2-MIL-101(Al)-PA12-10-1×1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再生和可重复利用性。

图4. NH2-MIL-101(Al)粉末、具有不同打印图案的NH2-MIL-101(Al)-PA12复合薄膜以及PA12薄膜的亚甲基蓝吸附速率演示实验。
该工作运用先进的三维打印技术制备MOF-基薄膜材料并探究了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拓展MOF材料以及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应用范围,在粉体材料应用和材料制造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上述工作已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李睿,通讯作者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及新加坡3D打印中心周琨教授。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9b11840
相关进展
同济费泓涵教授课题组设计N -杂环卡宾功能化MOF材料
北化大尹梅贞教授《Nature Communications》:近红外MOF光热材料
武汉大学邓鹤翔教授团队MOF材料研究成果:从廉价小配体到超大介孔MOFs
中山大学潘梅、苏成勇教授研究团队:可视化各向异性、分步记忆压致变色MOF单晶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