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陪你一起飞
《志愿填报那些事儿》一
文│杨晨溪
写在前面的话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我步入了人民大学的学习殿堂,成为了一名自信的人大人。但谁又知道三个月前的今天,我还是一名迷茫的高考生。
那时的我既高兴又迷茫,高兴自己终于脱离了刷题的“苦海”,迷茫是担心自己没考好不知路在何方。
高考成绩
无疑,高考是中国学生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
高考成绩不仅是自己用尽十余载的拼搏换来的结果,更承载着家长和老师的期盼。
我盼望能早些出成绩,又希望这个时间无限推迟。
出分的日子终于到了!
6月24日上午8点整,
我忐忑地打开电脑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当全省排名94的成绩出现在我眼前时,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内心只想确认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的。
我克制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地确认高考成绩。
而坐在旁边的父亲则乐开了花,恨不得把自己儿子的好成绩告诉全世界。
我能理解自己作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全家人的激动心情。
但是高兴归高兴,好的高考成绩不代表一定能进入好大学。
很快大学志愿填报的问题摆在了我面前。
志愿填报过程
由于没有经验,我和家人只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如何填报志愿。
首先,我们将大学锁定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我认为只有大城市才有大视野。
然后,根据成绩确定目标学校。
这时,我在复旦大学、人民大学之间犹豫不定。
由于前三年复旦大学的投档线在江西省的60多名,所以我认为自己被复旦大学录取的几率不大。
之后,我联系了人民大学招生办。
对方认为我被本科一批录取几率也不高,推荐我填报人大提前批(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小语种),然而这两个专业我都不喜欢。
所以,为了防止滑档且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几次想过填报低一个档次的学校。
备选是上海财经大学,对此,我跟父亲的观点并不一致。
他觉得我可以上复旦大学,但是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填报复旦大学被录取的概率真的很低。
然后他又建议我填报人民大学,对人民大学的不了解以及父亲逼迫式的劝说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使我当时对人大产生了一种偏见,认为人民大学不如上海财经大学。
但是,我和父亲并非都是老顽固,详细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之后,我对人大的误解逐渐减少。
后来我们商定提前批填报复旦大学,本科一批填报中国人民大学。
最后,确定报考学校的专业。
复旦大学提前批只有一个专业可选,不存在抉择问题。
但是如何选择人民大学的专业,这个难题出现在我面前。
因为我的排名比较尴尬,处于最低投档线边缘,所以我认为自己全部填报热门专业较难被录取,不如选择几个不是很热的专业,以免被调至冷门专业。
此时,刚好我所在的高中有两个学姐分别在人大的历史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她们说自己的专业相对其他专业相对较冷,所以我将人力资源管理、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三个专业分别填进了第4、5、6志愿,而前三个志愿则填报了金融、经济、新闻这三个热门专业。
相对于人文班和社科班,我更喜欢人力资源管理。
所以我把人管排在了第四志愿,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录取通知
过了几天,各高校录取分数线陆续出来。首先是国内五所高校:清华北大复旦上交人大。
而人大投档线是636分,刚好是我的高考分数。
并且我在636分的8人中排名第一(语文最好),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因为不管哪个专业,首先我踏进了人民大学的门槛!
在等待人民大学正式录取通知的那晚上非常煎熬,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会滑档、要填报征集志愿。
幸运的是,录取结果出来后我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录取了,我非常高兴!
其实,真正对专业的了解还是在入学之后。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因此,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构建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首先,需要逐步构建强大的自控能力,管理好自己这个人力资源;
其次,要有高情商和好口才,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
最后,要有卓越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才能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作 者:杨晨溪,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9级本科生。
导 师:林新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 辑:徐洋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摄。
本文版权归本公众号及作者本人所有,转载及引用需联系本公众号。
陪你一起飞_
公众号ID:flywithyou2019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陪你一起飞”
《陪你一起飞》是以中国人民大学林新奇教授领衔的相关专业师生团队,针对大学志愿、专业选择、论文写作和发表、职业生涯规划、优势管理和反馈管理等等提供专家级咨询顾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