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松绑”
阅读量:3808386
2019-10-26
本报记者/李慧敏/北京报道
2019年下半年,证监会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落实,市场工具密集释放,市场捕捉到的关键词多与政策性“松绑”相关。
10月1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重组新规正式落地。值得注意的是,在重组新规自6月份征求意见以来,市场并没有出现此前每当政策放宽则“垃圾股”鸡犬升天的现象。相反,面值退市业已成常态。10月18日,*ST大控(600747.SH)因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被强制退市。至此,沪深两市今年已有16家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退市。
同时,A股低价股票呈大幅增加之势。2016年底,2元以下股票仅有1只,到2019年10月23日已经达到了65只。诸多迹象表明,市场化的约束机制逐渐形成,有效性在提升,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改革工具接续落地 “炒壳”现象未见
2019 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4个月之后,A股并购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了答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被取消;进一步缩短“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至36个月;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等。
此前两个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自2004年“境外分拆上市”开放15年之后,“境内分拆上市”终于迎来曙光。
一反常态,在诸多放松性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垃圾股”“壳资源”并没有出现“鸡犬升天”的景象。
按照以往规律,涉及并购重组的制度改革,多会率先引发对“垃圾股”的“爆炒”,不仅影响改革成效,甚至导致监管部门在酝酿制度改革时会投鼠忌器。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蔡建春在重组新规发布会上强调,“炒壳”是个市场现象,跟借壳本身不是因果关系,任何金融工具都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所谓的好工具运用不好,也可能会出现很大问题。不能因为工具实施后果存在不确定性,就不向市场释放相关工具。
“就像开车上路一样,不能因为出现了交通事故就不让开车了。以前出现的市场乱象,更多的属于监管问题。”蔡建春如是形容。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谢超认为,2019年以来,一系列监管限制边际放松的信号,但政策放松的目的在于推动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振投资者信心,而非鼓励炒作“垃圾股”。
“从重组办法征求意见以来的市场走势看,并没有出现此前那种‘垃圾股’爆炒现象,反而面值退市已成常态,而且目前2元以内的股票越来越多。”蔡建春表示。
壳资源价值下降 “炒壳”失去温床
关于此轮“壳资源”未呈爆炒现象的原因,专业人士表示,随着IPO常态化以及注册制改革,壳资源价值下降,“炒壳”已经失去温床。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推动优胜劣汰、维护投资者权益,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快速落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炒壳’动机。”谢超表示。
“IPO常态化导致壳资源的价值下降。公司通过IPO直接上市的难度和成本已经大幅降低,而且科创板还试点实行注册制,创业板也预期推出注册制,IPO成为优质公司的首选。”中金公司并购组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洁表示,自2019年3月科创板接受材料以来,截至10月18日,共受理165家,其中71家已通过上交所审核,54家注册生效,34家挂牌交易。截至2019年10月18日,今年证监会发审委审核107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IPO申请,其中91家通过,审核通过率85%,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排队企业共计410余家,较2016年6月底历史最高的近900家排队数量已大幅减少,IPO堰塞湖现象已明显缓解。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投行总经理高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制度层面看,监管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优化,包括严格停复牌制度、退市制度、从严监管“三高”并购、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并且,目前“炒壳”和“囤壳”的风险加大收益下降,今年已经有十多家上市公司退市。
“从市场上看,‘壳’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允许创业板借壳以及对借壳上市适度的松绑,‘壳’的供给增加了,而正在进行的注册制改革也降低了‘壳’的需求。”高琳认为。
退市制度逐渐完善 常态化机制形成
“注册制是成熟市场采用最为普遍的发行制度,其发行时间短、监管成本低、投资者对发行定价的话语权更强。但其需要畅通的退市渠道相配合。”谢超表示。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511讲话”中指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
陈洁表示,监管部门不断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并强化上市公司退市监管,对触及退市条件的公司“有一家退一家”,对市场已经形成了震慑。
2017年,欣泰电气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2018年,中弘股份成为“面值退市”第一股;2019年,长生生物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在业内人士看来,退市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A股“出口”有望扩大。
10月18日,*ST大控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关于大连大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因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其成为今年以来第4只面值退市股票。
“今年以来退市的案例表明,濒临退市或触及退市条件的股票退市风险提升很多。”有分析人士表示,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垃圾股”退市的风险增大并非耸人听闻,强监管之下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据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6家公司通过多种渠道退市,创出历史新高。
有接近监管人士表示,无论是主动退市,还是被动强制退市、抑或并购重组退市,上市公司退市常态化正加速形成,监管部门管好“出口”的决心显而易见。
市场日益成熟 全链条监管加强
谢超表示,退市常态化折射出市场正走向成熟。随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引导,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和理性投资理念都大幅增强,能够正确、客观看待上市公司退市。
“经过前几年‘炒壳’热潮,证监会积极引导市场,市场和投资者对高溢价收购、盲目跨界重组等高风险、短期套利项目的认识也日趋理性。”陈洁介绍。
专业人士表示,市场成熟的标志有很多,低价股群是否庞大即为标志之一。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港股中股价低于1港元的股票为1500余只,占整个港股的比例超过50%。
“长期来看,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也有向成熟市场靠拢的趋势,这将使绩差股更加边缘化,A股低价股的数量长期有望进一步增加。”该人士表示。
事实上,近年来A股低价股票已经呈现大幅增加之势。Wind数据显示,2016年底,A股市场出现第一只股价低于2元的股票;2017年底,增至3只;2元内股票爆增出现在2018年,当年底为51只;截至2019年10月23日,股价低于2元的股票为65只。
陈洁表示,近年来,投资者结构也有很大的变化,据统计,2014年,机构投资者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28%,2018年已达到47%。对比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60%?70%,虽然机构投资者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近年来已有很大改善。
谢超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在市场震荡过程中,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逐渐退出直接操作,转而通过购买资管产品进行投资,投资者机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与此同时,通过控制违法违规操作来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监管理念不会改变。重组新规表明,证监会将继续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持续从严监管并购重组的“三高”问题,遏制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重组等。
“打击违法违规是证监会职责,对并购重组的监管并不局限于行政审批范围内,而是全链条监管,未经过证监会审核包括很多现金交易也都纳入监管视野。”蔡建春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年底,多家公司的现金交易因证监局和交易所的检查而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