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候寒蝉鸣
二候白露生
一候凉风至
第一百零四期
出版年: 2019-6
頁數:117
開本: 16 開
本期共收錄論文三篇:
謝曉輝著〈當直接統治遭遇邊疆風俗:十八到十九世紀湖南苗疆的令典、苗俗與「亂苗」〉
摘要:本文嘗試細描清代苗疆風俗及開闢後實施直接統治的具體內涵,由此檢討明清南部邊疆社會發展由國家、移民等外部因素或者物質資源決定的解釋框架,並豐富學界對直接統治的理解。本研究表明,士大夫移風易俗的邊疆「苗俗」,是本土賴以運行的文化機制和社會秩序的有機組成。十八世紀以來苗疆直接統治的建立,經歷了國家推廣的文化體系與「苗俗」的劇烈互動。正是邊疆「苗俗」與前朝政治遺產,共同參與形塑了苗疆在基層設置、文武職責、法律體系、戶籍與賦稅等方面的具有彈性的、多元直接統治。「苗俗」與這套多元直接統治系統的衝突,直接導致了當地「亂苗」頻現與乾嘉苗民起事的爆發。
關鍵字:邊疆治理、多元直接統治、苗疆、苗俗
姬凌輝著〈醫療、法律與地方社會:民國時期「劉梁醫訟案」再探〉
摘要:「劉梁醫訟案」是近代著名的醫事糾紛案。1929年7月,劉勵清夫婦將幼子劉宣德先後送往湘雅醫學院和秋明醫院診治,不料服罷梁鴻訓醫師所開安替疋林,不出一日便氣絕身亡,由是釀成近六年之久的法律訴訟。大體上本案經歷了從民間調解到社會輿論,從刑事訴訟轉向民事訴訟,其中既有病家與醫家之間的纏訴,也有多方力量圍繞鑒定書製作權和話語權的爭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醫事糾紛本身不是一個靜態的二元對立概念,而是醫學化、司法化、社會化、在地化等諸多歷史進程相互疊加纏繞的結果。「劉梁醫訟案」凸顯了近代醫事糾紛的結構性與層次性,折射出民國時期地方醫療生態的多維性。
關鍵字:劉勵清、梁鴻訓、醫事糾紛、鑒定書、全國醫聯會
梁馨蕾著〈中國國民黨山西省黨部研究—以組織、人事為中心的考察(1938-1944)〉
摘要:抗戰爆發後,閻錫山與國民黨中央聯合抗日關係的達成,使國民黨黨部得以重回山西。但周旋於國民黨、中共與日本之間的晉閻勢力,也自發組建了具有地方政黨性質的組織—民族革命同志會,與各方力量相抗衡。蔣介石為維持合作局面,試圖通過在黨務發展與人事派遣等事項上的較大讓步,借以換取晉閻一方安定。在這一過程中,國民黨山西省黨部書記長黃樹芬在加強蔣閻聯絡、調和山西黨政軍關係,以及化解地方衝突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對以黃樹芬為代表的國民黨中層黨務幹部個人仕途升降的考察,也有助於理解這一時期戰爭局勢的緊張、地方實力派強烈的離心傾向,甚或是國民黨內暗流湧動的派系鬥爭。
關鍵字:閻錫山、蔣介石、民族革命同志會、山西省黨部、黃樹芬
吳啟訥撰〈趙樹岡,《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
点击原文链接下载文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