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许平
▼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秆子哟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这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一首主题曲,曾一时传遍大江南北。
剧中主人公刘墉那刚正清廉、不畏强权、幽默诙谐的“罗锅”形象,让观众大饱眼福,直呼精彩。
电视剧里的刘墉出身贫寒,一身正气,智慧、诙谐,且是个罗锅宰相。
这里边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呢?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亦说江苏徐州丰县),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
首先,电视剧里的刘墉出身是假的。刘墉身世显赫,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他的曾祖父叫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他爷爷叫刘棨,曾是康熙年间四川的布政使,他父亲名气更大,刘统勋是一代清官,要论做官的名气,刘统勋比刘墉还要大。刘氏家族在清代十分显赫且有名气,先后出了11位进士,7位二品以上高官,乾隆帝赐其家“海岱高门第”。
第二、他的宰相其实也不真,因为清朝根本无宰相。宰相只有明朝之前才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由于疑心太重,为防止高官重臣夺权谋反,便下令废除宰相一职,而设立了“内阁”,成员为“殿阁大学士”,由皇帝钦定,协助处理国家大事。
到了清朝,“清承明制”,也就没设宰相之位。清雍正八年时取消“内阁”,建立军机处。而皇帝之下统管文武政事的最高行政官员,便是“大学士”。之后的“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都是跟大学士一样的权职。这是其一。
其二呢,乾隆年间,和珅是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国史馆总纂、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
刘墉最高至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内阁成员。如果说乾隆年间设宰相,那肯定非和珅莫属,虽然他们都是一品官,但论权力,刘墉远远不如和珅。所以说刘墉不是宰相。
第三、刘墉并不天生驼背。历朝取士都非常注重形象,清朝的标准是“身、言、书、判”,强调“身”为首,要求为官者必须五官端正,身无残疾,以示官威。“有碍观瞻”的人则“避之则吉”。
说他是“罗锅”史书上有两种说法:
一是因刘墉个子较高(估计有一米八左右)且常年伏案埋头读书、写字,导致身体有点“变形”;
二是说这个罗锅之名是嘉庆皇帝给起的。有史书记载,嘉庆曾称刘墉为“刘驼子”,但当时的刘墉已是八十岁的老翁,弓腰驼背可能是衰老的征兆。
第四、说刘墉特别聪明也有点勉强,至少他读书就算不上十分聪明。
史书说他到了33岁都没能考上举人。没办法了,只能通过他老父亲的关系(祖上为大清立下的功劳)把他推举为“恩荫举人”(和保送差不多),就凭这个才参加了会试、殿试,得了个二甲第二名(谁能确保这里边没有关系成分呢!)最后封他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为侍讲,从此步入仕途。
以上四点是真实的刘墉与电视剧中的不同之处。但电视剧中,下列两个方面的确是真实的:
一、他的确是个清官。因为刘墉的前几代都是清朝有名的清官,这样的家教、家风自然而然地熏染了刘墉,他长期被外放在地方做官,一直以清廉而著名。
他最显著的政绩是整顿科场和官场。
据记载,在刘墉任江苏学政期间,因为他雷厉风行地惩治了大批与考生勾结作弊的官员,许多想蒙混过关的考生一听当年的主考官是刘墉,往往吓得掉头就走,连考场都不敢进去,可想积威之重。
刘墉一生廉洁奉公,衣着俭朴,居住简陋,没有贪污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处处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着想。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二、他的睿智是真实的。他历经两个朝代(乾隆、嘉庆)能够善终确实不易,尤其在乾隆年间,和珅一手遮天的时代。
有人说:官场无常,想要得以善终,就要懂得为官之道。识时务、辨忠奸是做一个明白官的基本遵循,而这两者又好像是矛盾的,很少有人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刘墉在这两个方面就处理得很好。
刘墉深得为官之道,明白做官要想长久,做人就不能过于直率,也要知道有进有退,辨是非、识时务。
他任江宁知府时,有一次乾隆命刘墉和珅一起去查山东巡抚国泰贪赃枉法案。和珅彼时势力已丰,许多大臣因对其不满而弹劾他,但都没能撼动和珅的地位,反倒被和珅搞下了台,不是罢官就是坐牢。
这个国泰本来跟和珅是同党,其间和珅秘密给他通风报信,让其有所准备,但是均让聪明的刘墉半路截住,最后成功把国泰查办,不得不说刘墉的睿智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说有一次,刘墉因言语得罪了乾隆,皇上一气之下令他投水赐死,刘墉出去后没一会就回来了。
乾隆问他为什么抗旨?
他说:入水后见到屈原,被问为何也跳河,为了保护皇上的名声,不被世人说成楚怀王,我就从水里出来了。乾隆听后,哭笑不得,自知理亏,也没有追究他。于是,刘墉逃过了一劫。
刘墉虽不与和珅同流合污,却也能长时间稳定官位的原因就在于其出色的智慧。
乾隆在位60年让位于嘉庆,并当了三年太上皇。嘉庆登基三年都没有拿到玉玺,因为玉玺还在乾隆手中。
为此,嘉庆差点想不开,曾说:“登基不与大宝,朕还做得什么皇帝?”。
嘉庆的这个苦恼,硬是让刘墉和纪晓岚给解了。刘墉自告奋勇说服乾隆交出玉玺,嘉庆因为此事很感激刘墉。
刘墉真正得到重用是在乾隆去世之后,因为乾隆太宠和珅了,根本没有刘墉的机会,嘉庆三十七岁登基之后,又过了四年,乾隆去世,第二年和珅被查,很快锒铛入狱,刘墉建议嘉庆赐和珅自尽以保体面,还趁机用计将和珅的人脉网络为己所用。
刘墉在嘉庆九年无疾而终,嘉庆追封其太子太保,谥号“文清”。能活到85岁(虚岁86),并且善终,刘墉此生当无憾了。
另外,刘墉还是一位清朝的书法大家。其书法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贴学大家,作书喜用浓墨,因此,世人又称其为“浓墨宰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