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今日阅读】《白金数据》双重人格、秘密程序、脑域研究,凶手竟然是我自己?

【今日阅读】《白金数据》双重人格、秘密程序、脑域研究,凶手竟然是我自己?

阅读量:3806107 2019-10-26


如果未来有一种机器,
可以查看你的短时记忆,
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事故纠纷,
你会欢迎这种技术吗?
 
如果有一种监控器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你的孩子,
为了保障他的安全,你会为他安装吗?
 
如果所有人的DNA都要录入系统并由国家管理,
以此作为刑侦手段抓捕罪犯,
你愿意吗?
 

 
从英剧《黑镜》到东野圭吾的小说《白金数据》,作者简直在拿小鞭子抽打我们的良心啊! 新的技术就像是芝士蛋糕,在眼前发出诱人的光芒,似乎在昭示着某种乌托邦式的未来。我知道它很好很诱人但是!
对,要的就是这个但是。 

01
《黑镜》和《白金数据》探讨的主题是类似的——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难分难解的关系。 有人会看到技术的好,比如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切,无不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丰厚馈赠。但也如同那句话所说: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技术的进步不仅会带来便捷,还带来能源的浪费、损失和滥用,甚至对我们的人格、爱好、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而后者,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产生的后果也更严重。 美国技术哲学家芒福德说:“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 为什么?

我们知道手表给了我们时间观念、提高了我们行动的效率,但是,它也使我们从14世纪之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变成遵守时间、节约时间、和现在被拘役于时间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因为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已经被取代了。
试想现代社会,如果没有时钟,所引起的混乱不亚于华尔街崩溃。 这是技术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黑镜》里,那个最开始想要通过感知病人的痛感来治病的医生变成了“痛瘾狂”,因为没有对技术合理的限制措施,他开始自残,并伤害他人,只为了在杀戮和疼痛中,在被害人痛苦的瞬间获得一份虚拟的“快感”。

《黑镜》第四季剧照
在《白金数据》里,DNA数据库的极大丰富可以极大降低刑侦的难度,但是一旦当出现NF13这样的数据时,所有的人开始束手无策,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采DNA,再交给技术部分析,然后坐等结果。只有那个犟脾气警察浅间会用传统的"走访打听“的方法去查案。

电影《白金数据》剧照
这可以称之为“技术垄断”,即一种技术作为“全能机器”,不仅进行工作,而且指导工作,它使政治、社会和商务机构实现自动化运行,它未必使这些机构提高效率,但加强了它们的权威。
 当技术手段上升为意义,我们又把一切都依附在技术上时,一切都将烟消云散。02
两部作品对技术的反思情绪是显而易见的,但有趣的是,两位作者的技术观却刚好是一体两面。 具体来说,也就是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黑镜》更愿意对『技术』本身做批判性反思,而《白金数据》则是聚焦于技术背后表现出的『权力关系』。 在黑镜第三季第一集的《Nosedive》中,编剧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由打分系统支配的世界,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暴露在所有人面前,供他人品头论足。正是在这个媒介环境中,人类逐渐失去自我,变成惟分数是瞻的技术奴隶。

在技术面前,人是弱小的、异化的、毫无反抗之力的。那些试图反抗的人,最后都沦为悲剧和牺牲品。
 比如《Nosedive》的女主最后被关进了监狱。比如《一千五百万的价值》里,那个被歌声感染过的男主人公最后却沦为娱乐的附庸。 或许如赫胥黎所言,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而在《白金数据》中,技术的背后还增加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制度的拷问。

即使DNA数据库是完美的技术设想,在现实中也会存在bug。更让人气愤的是,这种bug并非是由于设计本身的局限,而是程序员刻意为之。原因是那些政府官员不愿意自己被技术统治,让自己悄悄逃脱了技术的渔网。 也就是说,技术的背后,折射出的还是权力关系。 东野圭吾在这部作品中呈现的是另一种技术观:技术的发明、发展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这种意识形态往往又是由权力阶层建构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就起源于冷战时期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的军用网“阿帕网”(ARPAnet)。它最开始是军方发明,后来才被大众广泛使用。

阿帕网远程联网试验现场
 
同样,我们今天说“互联网带来了平等”“人人都有话语权”,但实际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逃脱不了被资本和政治力量操控的命运。 互联网带来真正的平等了吗?很难说。 《黑镜》告诉我们小心沦为技术的奴隶,《白金数据》告诉我们,技术的压迫背后一定有人在指使。 两者没有孰是孰非,只是一个问题的一体两面。 总有人会站在技术的顶端,但普通人却站在技术的底端。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纵观技术和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往往最开始,社会力量在技术面前有压倒性的优势,但随着技术在社会的普及化,有时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欧洲教皇们绝对想不到,印刷术的发明会摧毁自己的独裁。  生活在当下,我们无法否认,智能科技与大数据已经大规模地、无微不至地介入我们的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数字化生存的诱惑在于,我们企图使用技术手段去“解决”所有问题。
保持对技术的警觉、对本心的信仰,是我们在“技术垄断”的环境下,最后的立足可能。 正如《白金数据》里东野圭吾借主人公之口说下的那句话:人的命运和潜能,绝不是基因和科学能决定的,要开拓未来, 还要靠那个人自己的意志。
?  好书推荐 

东野圭吾 著 王蕴洁 译
凶手,竟然是我自己?!
《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推理天王东野圭吾烧脑巨献
拥有值得反复思考的深度,远远超越“推理小说”范畴


联合营销活动、企业形象推广等
商业机构联盟
欢迎广大教育机构、文化团体等
共同合作!
合作热线:0451-84675701或13936529749刘老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