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播音:余海燕 作者:高月明 老师 转载于:喜马拉雅
29问:真正深入最终禅定,即楞严大定中是什么体验?
高老师:《楞严经》中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解释如下:
“知见”是指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的感知体验。
如果用所知所见的体验去表达创造出这所知所见的“真心自性”,就如同是用映现在镜子中的影像去表达镜子本身的存在一样,是无法被表达的。因此,用任何的语言描述都不能表达出真定中的体验。凡是有所描述的都是在六根感觉中的描述,即能描述的都是假境界。
因此,试图在知见中描述出或者找出一个真心自性(立出一个知性),其本身就是无明的根本。如果能体证到非知见中的、非言语所能表达的(“见不能及,言语道断”)那个东西,就是涅槃真心自性,就是真境界。
30问:什么是我执?为什么佛法也是幻相?佛法既是幻相,学佛又有什么用?
高老师:我执反过来说就是“执我”,即认为存在一个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主体“我”的存在。如果认为确实存在一个“我”,那么由“实我”引发的贪欲、憎恨和痴迷(贪嗔痴)就都是“实有”的存在了。而世间所有“苦”的根源都是执贪嗔痴为实有的执著。
续问:为什么“我”是不存在的?
高老师:世界上的一切总体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大部分。一般人们认为精神是藏在由物质构成的肉体中的。一般人们也把精神现象的主体认同为“我”。实际上,不但是物质,即便是精神现象也是假象。
续问:为什么连精神现象也是假象?
高老师:要想明白精神现象为什么是假象的,就要先清楚精神现象指的是什么?在佛经中将物质表示为“色”,将精神现象细分表示为“受想行识”。因此,物质与精神在佛经就表达细分为“色、受、想、行、识”,合称为五蕴(蕴:积聚、蓄藏)。下面简单解释一下五蕴:
受:指对一切感觉的感知和对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体验。
想:指念头想法。
行:念头如行云流水一样的迁变。
识:心理对世界的认识和区别现象。
正如《楞严经》末佛祖总结说“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因此,要想“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必须先从空“色”开始,如果能够使色空了,则一切都空了。
续问:如何空色?
高老师:“色”:指物质世界。佛经又分为“地水火风”四大。今天物理学证明:宇宙中一切物质皆由原子构成,一切原子又是由质子、电子和光子构成,而它们都具有同一性质: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带给我们的结果是物质的存在是种假象性的存在。因此,色是空的。空不是指没有,也不是指有,而是指幻有。
另外请注意,波粒二象性本身不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因为波粒二象性是因意识而有的。因此,波粒二象性实质是意识(本心)的本质特性。
续问:精神现象是因何而成空的?
高老师:在脑科学中,任何的精神现象,如感觉、思想、记忆和识别现象都是依一个人脑中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构建成的网络运行而存在的,因此我们才可以实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互通互用,现在我们要插问一句:有没有一个脱离脑神经系统的运行而独立存在的精神现象呢?
答案是十分明确的:没有任何一个精神现象是脱离脑神经细胞组建的网络运行而存在的,即,一切精神现象都是神经网络系统运行的结果。神经网络由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光子组成,突然,一个“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奥秘出来了。
续问:什么样的虚空粉碎的奥秘?
高老师:因为原子电子是波粒二象性的,所以,大脑、神经细胞网络同样是波粒二象性的,所以让虚空粉碎的是:此刻你正在思考“大脑神经网络系统、神经细胞、原子、电子”的是此刻你正在运行着的波粒二象性的“大脑神经网络系统、神经细胞、原子、电子”,崩——实相无相!本来无一物。
通过以上述内容认识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理解以下两点:
第一,如何“灭从色除”?
因为色,即原子是空的(幻相的),所以由神经细胞构建出的神经网络也是空的,进而由神经网络创造出的精神现象(受想行识)也是空的。而且,此刻你正在思考的“思考本身”(神经网络本身)就是幻相。因此,生死涅槃等空花!
第二,《金刚经》中佛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是什么意思?
人体本身和相貌的存在都是假象,即三十二相都是假象。由假象性存在的身体相中是见不到创造出身相存在的“如来本心”的。
续问:如果身相是假象,那么“心相”也是假象吗?
高老师:因为妄想心由眼耳鼻舌身意组成,六根又是由四大组成,因此,四大是空的,六根及其六根所知所觉一并都是空的(假象)。因此,心,即精神现象也是假象,由心而生的“法”则更是假象。因此,《金刚经》中佛说:“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清楚地说,身、心二相皆是幻相,佛法更是幻相。正如佛言:“佛法者,即非佛法。”
续问:既然连佛法都是假象,我们还学佛法有什么用呢?
高老师:此问真是奥妙无穷!正如《金刚经》中佛说:“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续问:为什么佛法是“无实无虚”的呢?
高老师:这就像是一个人迷路了,你会为他找出几种方法来指明回家的方向。例如:指南针、地图、北极星,或者具有地理标志的山川河流。最终会让对方通过一种方法回到了家。那么现在问一下:哪一种“方法”是“家”呢?答: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家”,方法都是变动的、暂立的、幻有的,即是“无实无虚”的。佛法也是一样,正如《金刚经》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及“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续问:学佛的“家”在哪里?或者说,人们为什么会去学佛?
高老师:正如《心经》中说“度一切苦厄”。学佛的目的不是成神成仙而是离苦得乐。当然,最究竟的就是解脱对死亡恐惧的苦(解脱生死)。
续问:如何才能度一切苦厄?
高老师:方法是照见五蕴皆空。
续问:即便是“照见五蕴皆空”了又能怎么样呢?
高老师:世界统分为精神与物质两部分(五蕴),一个人的生死也只是在精神和物质中“轮回生死”,如果精神和物质的存在是虚无缥缈的假象的话,那么生死也一定是虚无缥缈的假象。如果看到一切都是梦幻泡影的假象,人们就不会为假象所“苦”,就会获得无限自由!
正所谓实相无相——一切皆是心生幻相,因此证悟到实相就是学佛的“家”。当然这里的能够生出幻相的“心”不是指精神现象,因为精神现象也是心中物。为了把真心与妄想心区别开,在佛学中用文字表达为:本心。(也表达为自性、如来、佛性、真如、一真法界)。此本心,人人本自具足,本无生灭,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因此,在由物质和精神构筑出的世界中,你是无法定位出一个永恒存在着的“真我”的。这就像在梦境中的“假我”中你是无法找到“做梦者”的一样。你认为感知梦境世界的是在“假我的脑中”也是错误的,实际上创造出梦境的和感知梦境世界的是躺在床上的你。梦境中的假我只是躺在床上的你感知梦境世界的一个“媒介”,而你不在媒介中。因此,我们现在所存在的世界也如同是一场大梦,本心不在你的身体中,本心通过假我感知世界万象,而世界万象和假我都是本心创造出的幻相。因此能够认识到我是假我(无我)的,对于学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如果你能够认识到,实际上宇宙中并不存在一个“真我”,那么你就会在理悟佛法上突然获得了一个实质性的超越和突破!
续问:如果世界真是无我的,那么“真我”又是什么?
高老师:实际不存在一个“真我”,只有真心自性(真如、佛性)。真心自性是不能被称为“真我”的。其原因用比喻说明就是:我们就像生活在电影中的人物,在电影中的我们根据“缘起性空”(因缘和合的一切本性是空的)的法则,称自己的存在为“假我”,就如同并不存在电影之外的人物一样,实际也不存在一个世界之外的“真我”,只存在放映机。我们把放映机称为“真心自性”。因为放映机与电影中任何景物都不像,因此“真心”不能称为“真我”。生死只是在电影中轮回,放映机则是“不动”的。正如《圆觉经》中说:“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幻灭只是现象上的幻灭,本质是不动的。
续问:如果“我”是虚无的,世界上还剩下什么?
高老师:如果“我”是虚无的(无自性),那么对面的他人也一定是虚无的,进而一切众人都是虚无的,既然我是个虚无,我的寿命存在也一定是假象,此即《金刚经》所说:如果“无我相”,那么就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续问:“无我”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高老师:任何的“长篇大论”都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让人们洞察出真正的奥义,而在精简所有佛学中论及的启示后,带给你的核心启示只有一句话:“一切唯心所现!”这句话可以让我们解脱任何的“苦”,活在真正的生命意义之中!
续问:真正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一个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高老师:简单、清楚、明确地说:真正的生命意义不是实现了某一结果(例如:财富、权力或自身某一价值),而是生命本身!
续问:什么是生命本身?
高老师:生命本身指的当然不是死去,而是“活着”。那么活个什么呢?正如《心经》中说“五蕴皆空”,即一切皆是心生幻相,所以,知道生灭的是不生不灭的,知道垢净的是不垢不净的,知道增减的是不增不减的,知道生死的不在生死中,因此,活生生地知道着就是生命本身。
续问:活在生命本身中又启示着什么?
高老师:正如《心经》第一句话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生命的意义不是获得更多的财富或权力,而是心灵活在无限自由、无限愉悦之中,即“大自在”之中!
记住:你在死去的时候无论拥有多少财富者不会带走,你在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是纯真的爱和情感。
续问:人们又为什么会不自在?
高老师:通俗地说,是因为贪欲。以佛法来说是因世人的“无明”,即是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颠倒的。对于世人的颠倒认识有一句禅诗作了很形象的形容:“半夜起来贼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阳沟踏在脚里头。”
续问:什么是无明?
高老师:佛在《圆觉经》中说:“云何无明?一切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解释:一切众生错误地认为由地水火风组成的肉身是“自己的身体”,由眼耳鼻舌身意对世界的感知是“自己的心”,这种逻辑性的认识就是“无明”,即不明白真相。
续问:非逻辑性的“有明”是什么?
高老师:即是认识到肉身为幻有,肉心乃假心。正如佛经言:“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和合,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因此非逻辑的真相,即佛学最奥义的是:“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即连“此时此刻”也是心生幻相!
续问:为什么佛经会称众生的认识是颠倒的?
高老师:正确的称为正向,错误的既称颠倒。因为众生执著在肉身肉心为真心,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以称此认识是颠倒的。正确的认识是:“真心”不在四大六根组成的身心中,所知所觉恰恰是真心创造出的假象幻相,因此“真心”才会是言语道断和“见不能及”的。
续问:认识到一切皆是唯心所现的假象幻相,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高老师:财富名利与禅修本身都只是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一切皆是假象幻相,即一切最终皆是“了无所得”的,因此就不要执虚幻为实有地贪欲在功名利禄上,如果贪着,则会引发一个人不择手段地去实现贪欲,进而引发连连厄运。
续问:为什么会如此呢?
高老师: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解释:虽然一切皆是心生幻相,但幻相中的因果报应却不是幻相的(如同电影是幻相,但故事情节却在幻相规律上很真实地存在着),因此正如经云:“一念生净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时时敬畏自己的起心动念去修身养性,就会获得福德无量、功德无量!
续问:什么是福德无量呢?
《金刚经》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福德是指财富的获得,佛经就成了“以物易物”的生意经了,因此真正的福德无量一定不是金钱财富和功名利禄上的“无量”,否则巨富沈万三、至尊梁武帝都成佛悟道了!若问真的福德无量在哪里?答案:在一个人的“大自在”之中!
续问:大自在又在哪里?
高老师:当一个在沙漠里快要渴死或患了绝症在医院等着死的人,你猜他们在想什么?实际上,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解脱和最大的自在!人人皆因作恶而苦,皆因行善得乐,众善奉行地活着,你就活在无限自由和大自在之中了!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大自在本来就在!原来你就在这里——无限自由之中!这就是佛学的用处!
结缘书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