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294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5k+ ·
·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引子
有个朋友,新上海人,高学历,在知识型企业工作,收入也不低,但感慨,为什么心里感受不到自己是个中产啊。
笔者一想,是啊,我也感觉不到。我是从来不把自己归类,人人平等,我就是我自己啊,干嘛故意把自己投入一个框框?或者说,社会上某些指标和特征相似的类型是客观存在的,但主观上,我们非得接受某个标准,而越来越让自己按照某种仪式、规律、规定动作行事吗?
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生于消费:中产是在消费的土壤里生长的概念
“中产”是个舶来词。1951年美国对它才有了个学术上的研究和定义,诞生不过半个多世纪。这个概念进入中国的时间其实不长,进入21世纪才慢慢有国人接受,并一度成为“小资”的替代词。
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他们需要明确的目标对象定位,以及为这些人创造概念、思潮、产品和生活方式,最终,“中产”在消费社会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落地概念。
在中产的收入这一指标上,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标准。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为了指向特定人群,为消费者画像,以便为商业模型服务。也就是说,很多人是“被中产”的,是被灌输的概念——我是中产,我就应该住什么样的社区、开什么样的车、给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用什么样的护肤品、拥有什么样的兴趣圈层、接收什么样的资讯、参与怎样的知识付费……
有房有车有闲有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群,有独特的娱乐方式,有钟爱的时尚品牌……满满的消费社会的痕迹,全都要靠金钱来支撑。
也可以这么说,不热爱消费,或者不怎么消费的人,自然不会有中产的感觉。为什么要被物品定义自己?就不能活出点自己的鲜明个性还有点超然物外的气质吗?
职业原因,我朋友圈的很多朋友是做咨询或者做媒体的。有各种各样的大V,面向的受众都是以中产、新中产为主。每年,他们发布中产相关研究报告。做咨询的也是如此,他们要把一个群体的特征研究得特别透彻,平均年龄、职位、行业、学历、家庭年收入、婚姻和子女、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理财投资、幸福感等等。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过40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在消费阶层中出现了新人群。那群人被这些善于总结,提炼概念的人,贴上不同的标签,总结出不同的规律,他们一起喊出了这个世纪的特定的口号:消费,我要消费,消费故我在。我要消费好东西,我要拥有美好生活。
商业消费最终改变的是人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家庭的看法,当中产阶层成为全国消费文化的主流力量,相信以后他们也会成为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的主流力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们有着借助互联网兴起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消费者,他们一手推动了很多互联网相关的上市公司。但是这都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这是时代浪潮下的跟随。
中国到底有多少中产者?2018年初,国家统计局曾给出明确数据:中国有3亿人口为中等收入群体,占世界的30%。近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又对这一数据进行了更新,他提到,按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来看,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概有4亿人。月入2083元就是中等收入,这是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即2.5-20万元/年的最低标准提出的。另外,按照社会学家“收入中位线的3/4到2倍区间为中产者”的标准,也有近5亿人。
在广义的、模糊笼统的范围里,中国中产大致来说有3-5亿人。不要认为一线城市的中产才是中产,在互联网验证了下沉市场才是最有潜力的市场的当下,这个庞大群体的消费特征的持续研究,是中国GDP增长速度与质量的有效保障条件。
中产,消费先行。当热爱储蓄的人们(2010年储蓄率从高峰51.2%持续下降)慢慢变成热爱消费的人们,社会心理结构必然在重塑。这几年,消费的宏观指标(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有动静,人们就很紧张。大家面面相觑,但在彼此脸上也找不到答案。
长于焦虑:无解的教育,无可救药的焦虑和迷茫
一个再不为自己消费的人,也会为儿女消费。5060后父母省吃俭用,省下大几十万至大几百万不等的积蓄为8090后孩子买房买车付首付,自己每月只花费千把块;8090后父母也开始省吃俭用为孩子省下高昂的教育开支。
为儿女怎么消费?心甘情愿为他/她们的学习和发展付费。在这个领域,富裕阶层追求什么,中产踮起脚尖也会去追求,在这场追逐中,就像18年的长跑,累到五体投地。
不想承认自己只是个中产,现实又不能给一个明确的运气和答案。有人拼尽全力,有人毫不费力。我们发现,这个时候,所谓“中产”,不过就是“家境不错”,离富人家族是如此遥远。
中产心态似乎应该是这样的:身处中间阶层,意味着有尊严、可持续的生活形态,社会认同率高。社会大众都想成为中产,并且验证出幸福是可以奋斗出来的。
奋斗,持续增长,突破天花板,似乎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追求的目标。追求阶层跃迁是社会生活的意义。美好心态不常有,焦虑常在。
即便在同一个所谓典型的上海传统中产小区,有一次物业更换重新统计车位和车辆,发现,有个家庭居然名下有17辆车。一个小区内,中产都是分化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追赶目标。有房贷车贷的新上海人(新中产)与毫无压力的上海第二代中产,是住在同一小区的距离最遥远的人群。他们的孩子们,即便上着同一所学校,其他教育的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消说金钱的投入,时间的投入、耐心的投入,由于没有后顾之忧、心理负担之后的全部精神力量的全情投入,不可同日而语也。没有物质和精神负担的父母,对下一代来说真是福气。
巨富阶层不用比较,高科技行业的创始人对孩子的培养更是用尽心思,在教育技术领域就遥遥领先了。我们不谈网上那些爆款文的例子,什么4岁去沙漠徒步,5岁懂核聚变原理,6岁考钢琴十级……还是什么顺义妈妈和海淀妈妈,我们谈些新的:小学一年级就能读完哈利波特英文版全集的(天呐,怎么做到的,我都不行);我认识至少两个互联网领域的创始人,在孩子4岁的时候就请来黑客教编程,孩子也真是热爱,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开发app。生活在当下,这一代孩子们向真理和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地游去,真的不再是梦想。
在这个无边界无标准答案的育儿领域,焦虑永在。中产一定本质上是追赶者。追赶着最新最全的信息,追赶着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这个世界上,钱代表着最快最方便得到某种东西的灵符。90%的技能教育可以通过金钱去接近。信息那么发达,我们知道的好的榜样和案例越来越多。岁月静好,只是一种假象。像我从小老庄读的多,还能出世一点,但也时不时会被影响,觉得把孩子带到这世间来竞争,也没问他意见,容易有罪恶感。而且会明显感觉到自己没用,时时有无奈感和阴影在头顶盘旋。
中产通常面临着一种致命的不足——自我实现不足的持续影响。因为期望的生活和自己的现实相差太远,原地踏步是不行的,一直奔跑也不能追上;新闻媒体上永远不乏成功和一夜暴富、或者在你眼皮子底下一夜暴红的人,而你还是碌碌无为。事业通常会在中年遇到瓶颈期,向上发展难以实现会造成弥漫的失落感和挫败感,加剧困扰和不安。
炫耀性消费逐渐被高昂的教育成本替代,是近几年的趋势,“哪里哪里的家长不配有梦想”,成了这个时代的紧箍咒。若是“中产”再有了“中年”概念的加持,则有说不完的话题,“别得罪中年人,他们狠起来什么都学”。一个我们秦圈曾经的作者(我亲眼看着她在这几年崛起成魔都大V),我曾问她,你一直写中年人育儿的话题,会枯竭吗?她说不会。看她的状态也是越写越high。
中产心态要不得,只有短暂的岁月静好,剩下的都是无止境的对自己的质疑、焦虑和挫败感。这种心态必须要逃避。自己实现不了的目标,下一代也很有可能无法实现。阶层跃迁和代际生活进步,哪里能容易实现?
那些美好的中产形象和心态,应该是一个大房子,一对恩爱夫妻,两个孩子,一条狗……实现这些需要大量的物质和精神投入,现代人太累了。
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能仅仅靠感觉和心态
如何应付一场自己的或者家人的大病?中产与温饱之间,只隔着一场病。没有好的社会保障,什么都要靠自己努力,自己去拼搏,自己去负责。仅靠每个月的收入,不够抵御风险。孩子生病,老人生病,自己生病,每一个都要命。
健康风险,似乎是人生躲不开的风险。风流总随雨打风吹去。有人说,心态好,身体会好。或者说,就算遇到什么事情,也要镇得住场,挺得过去,靠自己的意志和能力,鱼鱼雅雅。这个舆论世界,鸡汤真的熬了不少了。
有一次,我突然跟一个朋友聊起来,焦虑为什么能在互联网上风行多时经久不衰?因为焦虑本身就存在,舆论吸纳了一部分旧能量,又释放了一部分新能量,焦虑本身就在循环更新迭代。有焦虑就有鸡汤,这就是生态。
但我们依然看到了各种危机此起彼伏地爆发。这里追讨、那里追讨,财富是那么容易被骗走和流失掉。即便已经是个稳固的理智的中产精英,也会被父母影响。听到一个朋友的朋友笑谈说,自己的岳父母被P2P骗了,只能偷偷补上窟窿,免得他们身体上还出了什么毛病。
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个常见的词语,现在一个字一个字的慎重地读出来,才发现,生命和财产似乎真的特别不容易安全。中产的感觉和心态救不了自己,碎片化的知识也不行,唯有定力、理性和忍耐可以,而不是炫耀性消费、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来奠定的。自己的品质,是可以修炼的,在系统的、惯性的力量下,让自己的生活形成一个不太费力、不太折腾的系统。健身、学习,不用特意报班报课,在自己选定的领域,专注琢磨十年二十年,也是修身养性。
国外的中产是他们的经济社会中慢慢形成的,具有代际的继承性,他们发展非常缓慢而稳定,而他们的品格相对确定。就像上海的第二代中产,相比外地新中产,活得确实更滋润、丰满、惬意一些。
比起消费,更想获得
最近我发现中国目前最令年轻人追捧的两大行业,即金融和互联网,分别让人产生了两种类型的固定思维,只要你进入这两个行业,都会被影响和塑造。金融业对应“交易”思维,互联网业对应“产品”思维。而且这两种思维正慢慢延伸到人生哲学领域,觉得什么都是交易和产品,可能连感情都是。你要不断付出、经营、更新迭代。
你能做出洞察消费者的产品吗?你有好的商业模型吗?你能赚多少钱?你了解你的服务对象和客户吗?你实现了什么价值,你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你解决了什么问题?所有东西你必须想得特别清楚。这个世界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生。虽然这是一种很积极的思维,但一直这样活着,是不是太累了?
因为消费,产生了一个中产阶层。而这个阶层是否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关心和认真对待过。获得认同,获得精神支柱,甚至获得一种信仰,比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虽然也充满了交易和产品的思维,但至少是一种信仰。
一个简单的数据标准,囊括不了人们复杂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数字始终是苍白无力的数字。中国的区域差异巨大,每个城市都该有每个城市的标准,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心态和感觉。中产客观上因为区域、身份、年代影响,大家定义各自不同,更何况是主观上的感受,更不一样了。
幸福是什么?
爱情在哪里?可以嫁给爱情吗?还是妥协给年龄到了的婚姻?婚姻幸福吗?
我们的生活有自由吗?不会被生活折磨和折腾得毫无生机了吧?
我们的压力怎么释放?我们有焦虑之外其他美好平静一点的共识吗?
我们爱这个世界,愿意为它奉献和留下一点什么共同的遗产吗?
……
生活的自由时间都那么少,全部被赚钱和育儿所填满,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到底该安放在哪里?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答案。网络上处处都是兜售,哪里有免费的信仰和热爱呢?
“中产阶层”被消费社会分娩了出来,却要开始自己寻找幸福,谈何容易。中产物质和精神层面是脱节的,这似乎是个必然的结论。在这个不确定性横行的年代,职业稳定吗?有声望吗?自我认同和社会评价如何?中产精神上有牢固的价值观吗?还是连思想和观念都在不断分化?
有人说最害怕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但在这股在空气里都能自动感受到,仿佛自动连着Wi-Fi一样随时传递给你焦虑的信息的年代,不追逐就会落后挨打,追逐就会失去自我。你怎么选?青年作家蒋方舟最近在GQ上表达了自己的试验,她主动脱离社交网络,她不关注热点,并且认为网络暴力越来越严重,不再参与任何互联网上的讨论和争执,减少微信上的交流尽量选择面对面。只要手机在身边,只要浸泡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就时刻都在经受诱惑。当不消费成为唯一的武器时,我们有点虚弱。这个世界充满焦虑、痛苦、虚弱。
幸福也许在简单的、可循环悲欢的生活里。有失望也有希望,有悲伤,欢乐也在不远处。
阅读原文还有一个完整的调查问卷,请拨冗参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投稿交流:yingdaughter、开白名单:duanyu_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