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回眸
同济大学科技园:学界与业界同行
Oct.20
~
Oct 26
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济大学科技园的建立
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是大学知识溢出的重要载体
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是创新创业孵化的重要基地
2003年10月23日
学校收到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通知
同济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标志着科技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开始了迈向国内一流大学科技园的新征程
本期“历史上的这一周”
让我们一起回顾同济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之路
▲2004年1月,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揭牌
2003年10月23日,学校收到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于10月16日联合印发的《关于认定第二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通知》,同济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依托,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基地、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校企资源融合共享的枢纽平台,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同济大学科技、人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设同济大学科技园,是自强不息的同济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依托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科技成果丰硕等综合优势实现大学的功能拓展和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标志性工程。学校以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科学研究的成果积累、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坚实基础,有力促进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壮大。
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学校早在1998年就开始着手规划、筹建大学科技园,并通过与杨浦区政府合作、对学校周边地区进行统一规划等举措,逐步奠定了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基础。2000年7月,学校明确“一定要集中力量,办好同济科技园”;8月30日,校长办公会决定,“将赤峰路65号原天和电容厂的8层大楼改建成同济大学科技园总部大楼”;12月30日,学校与杨浦区合作开发的同济大学科技园国康基地创业大楼正式奠基。
进入新世纪,学校加快了科技园的建设步伐。为从制度上保证科技园建设,学校将科技园列入整体发展规划;为鼓励师生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学校于200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同济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并成立了同济科技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明确了为入园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责任主体。2001年5月18日,8800平米的同济科技园总部大楼揭牌,上海科投同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中心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首批入驻同济大学科技园。2004年1月13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式挂牌。
▲位于赤峰路上的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部
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科技园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深水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了赤峰路孵化基地、国康路创业基地、安亭汽车研发基地、南汇产业基地等四个有一定规模的不同功能的科技园区,使之成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工程的实验基地,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济科技园区位图
同济大学国家科技园成立后,突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大学属性、科技属性、区域属性,依托同济大学学科优势,按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的特点和需要,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建设形成了以杨浦分园、虹口分园、普陀分园、嘉定分园和孵化器基地为载体的“一园多基地”园区布局;同时,科技园积极推行园区与学校校区、所在城区的有机互动,探索并形成了紧密的“三区联动”发展模式。在“三区联动”模式中,杨浦分园、虹口分园、赤峰路孵化器基地围绕四平路校区布局建设,形成了大设计产业、绿色技术产业集群;普陀分园围绕沪西校区布局建设,聚焦轨道交通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嘉定分园围绕嘉定校区布局建设,正在形成智慧交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一园多基地布局
2003年4月22日,《解放日报》刊载《大学如何接轨“科教兴市”战略——部分大学校长谈一流大学的发展取向》的专题报道,吴启迪校长在题为《创造科技转化的软环境》的署名文章中提出,“目前,大学科技园正在建设4个园区,其中赤峰路园区沿线被杨浦区命名为‘同济现代建筑设计一条街’,是全国最大的建筑科技汇聚地之一。安亭园区依托同济大学新校区和上海国际汽车城,将形成一个以汽车制造业为龙头,以机电、材料、轨道交通为特色的科研基地。南汇园区将结合南汇的发展,特别是为深水港和铁路的建设提供科技支持。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园的功能,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主动介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争取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大作为。”
2007年百年校庆之际,万钢校长在做客新华网在线访谈直播室时谈到,“在同济大学校区周围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科技园,这是两条很名不见经传的小街,在这个小街形成了年产30亿的科技园区,而科技园区中80%是建筑规划和建筑咨询类的,基本上都是知识型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聚集,学校在这方面的资源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了。这是我们对杨浦这样一个老工业区在转型过程中优化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所做的贡献。”“大学对城市反馈,城市对大学支持。我想作为一个大学管理者更多地是要考虑我的学科如何和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
▲2007年6月16日,校长万钢、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为“同济杨浦新技术创新基地”揭牌。
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三围绕一依托”的发展模式(即:空间载体拓展围绕学校校区布局、服务内涵建设围绕学校核心功能、产业形态集聚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园区运营管理依托学校与区域联动合作),搭建“产、学、研、用、政、金”协作平台,培养创新创业精英人才,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接大学知识外溢,为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型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质的综合服务。至2019年,园区内注册企业达2126家,企业拥有知识产权2000余项;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99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5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上海市小巨人企业6家,上海市小巨人培育企业10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业42家,学校师生创办企业568家。同时,园区积极发挥学校“知识溢出”效应,契合杨浦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发展理念,共同孕育了“市场驱动、学科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周边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形成了知识、人才、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的全球最大的设计产业集聚区,成为杨浦区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闪亮名片和由“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18年来,在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师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显著实效,获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和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2年和2016年连续两次被团中央认定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2015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8年被评为上海孵化器30周年“杰出成就奖”。
201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并在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持召开座谈会,他指出,“大学科技园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最有条件集成各种科学技术、各方优秀人才、各类创新资源,最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要坚持大学科技园的大学属性、科技特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挖掘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把大学科技园做大做强。要聚焦知识溢出,加强制度供给,推动科技成果更加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把大学科技园真正打造成为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融合、聚变的大平台,更好服务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同济“与祖国同行 以科教济世”的初心与使命,更是同济人促成果转化、助企业腾飞、为人才铺路、兴巍巍中华的宏大志愿!
图片及文件主要来源:同济大学档案馆馆藏
供稿:林松 周黎萍
审核:林强
编辑:王毓灵
往期回顾
中德科学文化交流之桥
治淮工程的光荣一页
同济与李庄的“故乡”情缘
嘉定校区的由来
医学院内迁武汉
漫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学校隆重举行颁发硕士学位证书仪式
同济跻身国立大学行列
文法学院:同济文科的“红楼”记忆
漫步“985工程”:教育部、上海市对同济大学的三次共建
济忆“211工程”一期建设
人民同济的新起点
理学院成立
我校进入中管高校行列
中国高教改革的“同济模式”
“两个转变”办学方针的提出
我国首辆燃料电池轿车试制成功
“八?一三”:同济永远的“吴淞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