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导师风采】数学学院 朱松老师

【导师风采】数学学院 朱松老师

阅读量:3797987 2019-10-26


CUMT
 | 讲述 矿大研究生自己的故事 |

朱松
01个人简介
朱松,男,1982年4月生,江苏宿迁人,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10.12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2011年3月加入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2018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49篇,JCR一区论文43篇,中科院1区论文15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0.387(2篇)。研究方向:随机系统稳定性理论、神经网络、忆阻器、流体网络。
  02思想政治
朱老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生活,热爱从事的职业。自参加工作以来,对自己的单位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信心。在这期间不仅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而且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尊重领导,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刻苦钻研业务,高质量完成本岗位职责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显著。
03科研情况
在科研方面,朱老师研究的方向是随机系统稳定性、神经网络等。它们属于数学与信息学科交叉学科,稳定性的研究是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稳定性是一切自动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一个性能指标,它是系统在受到扰动作用后的运动可返回到原平衡状态的一种性能。朱松老师研究的课题是系统受到干扰作用下的稳定性,探寻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研究人类能否制作模拟人脑的人工神经元,探索人脑内部工作机理。多少年来,人们在探究大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称之为“神经网络”。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神经网络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这些领域互相结合、相互渗透并相互推动。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又从各自学科的兴趣与特色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朱老师的工作则是利用数学、控制科学等相关知识,用数理方法探索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优越的神经网络模型,深入研究网络性能指标,如:稳定性、无源性、耗散性、鲁棒性等;开发新的网络数理理论。
04学生培养
自入职以来,朱松老师努力钻研课题,说起他带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罗同学,朱老师最应该感谢他的指导老师周圣武教授,他于2011入职以来就跟随周老师担任他的助教,并于当年获批硕士生导师。2012级研究生入学时候,当时没有学生联系他,周老师看到这种情况,主动把联系他的一个硕士研究生推荐给朱老师,学生当时很犹豫,朱老师主动和该生沟通,并表示他们年纪相仿,沟通应该很顺畅,一定用心带好他,经过几次长时间深入沟通以后,学生终于同意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考虑到学生家庭状态不是太好,并是第二次考研才顺利通过,朱老师拿出自己部分收入发放给他,并全部报销他外出学习开会等费用,确保该生在生活无忧状态下进行学习科研。为了确保该生顺利进入科研状态,他们每周都进行至少一次学术讨论,学生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朱老师,他们一起钻研。就这样,该生学习状态越来越好,朱老师的科研信心也越来越强,他们看的论文质量越来越好,讨论也越来越多。2014年7月,他们在看到一篇顶级期刊论文,推测如果加入某些可以调节参数后,论文结论的效果可能会更好。讨论完后,他们就动手开始撰写论文,麻烦的是他们俩编程都不太好,就一起钻研MATLAB程序,逐条进行调试,有时为了编出一小段代码熬夜到凌晨2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月的科研攻关,终于把MATLAB仿真给做好了,仿真效果确实如理论验证的一样,能够把原始的结论分别提高百倍和十倍效果。考虑到论文结论很好,为了不浪费好的想法和该论文,他们准备冲击神经网络顶级杂志《Neural Networks》,影响因子7.197,为中科院大类一区论文,该杂志是朱老师读博士期间都没有勇气去投稿的,直至博士毕业两年后才中了一篇。2013年12月30日上午,他们两人对着电脑,朱老师带着罗同学一步一步操作完成论文投稿,当点击Approve按钮之后,他们都长舒一口气,不管怎么样,他们2013年算完成一件大事,学生知道了如何做科研,如何提交论文。当天,朱老师和当时两位研究生共计三个人一起在教工食堂小聚,感慨着这一年他们一起拼搏奋斗场景,畅谈着来年幸福时刻的来临,憧憬着他们未来美好的生活。真是新年新气象,大年初一,论文审稿意见回来了,三个审稿人对论文初稿结果大加赞赏,只是提了一些小的细节修改意见,他们当即决定动手修改,不久就提交了修改稿,几天后好消息传来,该文章顺利接收并发表。文章发表后,该生的科研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科研攻关期间所遭遇的所有痛苦一扫而空。该生凭借该学术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并申请考核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实现本科-硕士-博士三级跳,该生博士生导师为国家优青获得者。硕士毕业后,朱老师和罗同学仍旧保持师生感情,经常聊天沟通,学生遇到科研,爱情,人生等困惑时,朱老师都积极主动开导,激励他。2017年得知该生父亲生病去世消息后,朱老师带领他们实验室所有同学一起赶到该生家中进行吊唁慰问,从精神上帮助他早日克服精神痛苦,该生博士找工作期间,经常帮他分析各个不同档次高校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他自身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高校。
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指导成功后,联系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朱老师结合学生个人情况,进行不同策略的分别指导。有的学生本科基础好,但比较毛糙,朱老师就一步一步给他制定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每周每月的任务,有的学生缺乏自信,朱老师就不停鼓励激励他,从研究的小内容入手,不停地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朱老师的2015级研究生刘同学,本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该生基础也不太好,但该生非常认真踏实,考研复试完后,他们就一起规划他未来发展,安排他在入学前的4-8月阅读领域经典的教材,学会MATLAB和LaTeX软件。入学以后他就像上紧小马达,干劲十足,浑身似乎有永远使不完的劲儿,走路都好似踩着风火轮。朱老师出国交流期间,他也没放松自己一步,虽然不能当面指导,就语音沟通,确保一周至少联系一次,遇到的科研难题一起克服,有几次把手机聊的都没电了。有一次他把撰写好的2篇论文同时发朱老师,让朱老师帮他修改完善。这一下,让朱老师非常吃惊,朱老师感觉到他的踏实奋进同时科研悟性极高,经过修改,2篇论文同时发表,发表后朱老师就不再让他投一般水平的SCI期刊了,对他的要求更严格,论文质量是朱老师追求的目标。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钻研,他共发表8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全部为JCR一区论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4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0.387,他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创新硕士奖学金等多项荣誉称号,硕士论文也被学校推荐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在进一步的评审中。在指导陈同学过程中,发现该生踏实稳重,目标清晰,从读硕士开始目标就是当一名大学老师,他们一起商讨他未来发展,给他制定清晰的科研发展路线,对于他,朱老师不再像别的学生那样每周汇报一次,而是给他更大发展自由空间,但发表的论文只追求质量,不是顶级期刊我不允许他投稿,目前他已发表2篇中科院大类一区论文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Neural Networks,影响因子分别为10.387,7.197,外审2篇中科院大类一区论文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这些杂志都是该领域著名TOP期刊。指导的罗同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钟同学在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刘同学在东北大学攻读博士,陈同学即将奔赴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有2名硕士毕业生进入银行系统进行工作,1名学生考取安徽省选调生。看到学生在朱老师的指导下的不断成长,发展,以及遇见、结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相互之间的交流会给朱老师带来莫大的快乐,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
时光荏苒,朱老师到矿大已工作8年多了。徐州是他的第二故乡,朱老师早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城市,更爱上了他奋斗的这片热土。矿业大学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不停地拼搏奋斗。朱老师无比庆幸生活在数学学院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学院学科设置齐全,同事之间拥有简单且融洽的人际关系,团队之间分工明确,同时又能通力合作。祝福学校早日进入国际一流大学行列。
05其他获奖与荣誉称号情况
[1]中国矿业大学第9批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中国矿业大学第10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中国矿业大学第3届“立德树人-最美教师”师德楷模提名奖;[4]获得校首届优秀青年才俊
CUMT
| 因为有你  我们更精彩 |
  编辑 | 尚可
来源 |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欢迎留言,我们陪你研途不再孤单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