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成功操练“铁人军”
到洋人赛马狂欢
再到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
演武场的变迁
浓缩了厦门近四百年风云
偃武修文
绚烂归于平淡
宁静的演武公园。郭航 摄
今天,让我们带你重温
这段老厦门的历史
操练铁人军 ·郑成功筑演武亭观兵
道光《厦门志》言:“演武亭较场,在五老山前”。“较场”,也作“校场”或“教场”。为与城内的“外校场”相区别,五老山前的较场,也称“南校场”。
南校场称作“演武场”,至少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有了。南普陀有碑志记道:“寺前旧为水师演武场,俞将军大猷刊诗可考。”
到了明末清初,郑成功于1658年在校场上建“演武亭”,一同传名的有演武场和演武池。
上世纪20年代地图中的演武亭。
江日升《台湾外记》记载说:“(顺治十五年)二月,挑选各提督壮勇者为亲军,厦门港筑演武亭操演。”
郑成功户官杨英记述更加具体:郑成功因为“日夜出督操练,往还殊难”,就命令工官冯锡范“就澳仔操场筑演武亭楼台,以便驻宿,教练观兵”。筑成的演武亭虽然称“亭”,但却可以休憩、娱乐,因此那时还称“演武台”。
站在演武亭上,既可观演武场,又可览演武池,水陆两军尽在掌控中。“一日,藩(郑成功)在楼观各兵阵操有未微妙者,于是再变五梅花操法,日亲临督操,步伐整齐,逐队指示。计半月,官兵方操习如法。始集各镇合操法,并设水师操法。”(杨英《先王实录》)
今日的演武池是另一番景象。刘瑞光 摄
从清重甲兵得到灵感
公元1656年冬,甘辉率郑军在罗源县的护国岭与清将阿格商交战,大胜,战利品琳琅满目,包括清兵的铁制战衣战具。郑成功召集众将,议论道:清兵凭借这身铁甲,难怪敢下马打死仗。我们的兵士比他们精勇得多,如果也有这身披挂,你们说会怎么样?
戎政王秀奇说:“清兵这身披挂,重量不少于30斤,清军有马拉驼载,携带方便。就是一旦下马打仗,打赢了无法追击,打败了难于撤逃。今天让我们的士兵每人负重30斤步行,体格强壮的还不难行走,那些是矮小体弱的就不见得行了。”
郑成功说:“那么穿戴铁衣的,必须挑选雄壮强健之人。”甘辉发言道:“岳家军的兵甲是士兵自己携带的,戚继光训练士兵时也要求他们腿脚裹沙袋。不要担心士兵负重会有不便,关键在训练得法。
甘辉让手下的将官王大雄将缴获的铁衣铁甲穿戴上。王大雄手执战具上场,健步如飞,如上阵杀敌一般。郑成功大喜道:“如果都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纵横天下了。”
于是,郑成功命令工官冯锡范带人日夜赶造“坚厚铁盔、铁铠及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又制铁面,只露眼耳口鼻,妆画五彩如鬼形”。(江日升《台湾外记》)
全身铁甲的“铁人”,手持长柄斩马大刀。网络图
百里挑一的“铁人”
郑成功命令各部队挑选壮勇之士组成特殊战队。挑选出的士兵分为上、中两等。上等的直接选用,中等的还需一再淘汰,才能和上等的同列。另外,又在演武亭前摆放上一块300斤重的大石头(一说为500斤石狮),郑成功亲自监督,让挑选出来的士兵,每人提着石头绕着演武场走三圈。提不动的,就遭淘汰。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记载:“赐姓筑演武亭于厦门港练兵。以石狮重五百斤为的,力能挺起者,拨入左右武卫亲军,配以云南斩马刀、弓箭,戴铁盔,穿铁臂、铁裙,用锁锁定,使不得脱;时谓之铁人。”
铁人军分“左虎卫镇”和“右虎卫镇”两军,每镇下分左、右、前、后四协,各协长官叫“协管”;每协管之下有正领班4名;正领班各领副领班2名。每名副领班,管理10个班的兵员;“每班带班长6员,配云南斩马各2、牌鋛各2,弓箭则全班俱执。又10班之中,弓箭居4,刀牌居6”。(杨英《先王实录校注》)
另外,每班配备“伙兵”3名,出征时伙兵挑着战裙、手臂、披挂,跟随队伍之后。遇到战事,士兵才穿戴战甲铁衣,目的是让士兵保持体力。铁人军士兵每人每月饷银3两,有功的擢为营将。
厦门港的演武场,就是铁人军的训练场。每天早晚二次,士兵训练,要头戴铁盔、袖套铁臂、下着铁裙、手持战具,以尽快适应负重作战。不过,铁制的面具经过日晒发热发烫,后来的训练就免了。训练时,一天考试武艺,一天考试弓箭,成绩优异者记录在案。
南明徐孚远有《演武台》诗:“行营高出倚雕阑,铁甲分趋面面看;不识谁成云鸟陈,路人遥指誓师坛。”所谓“铁甲分趋”,就是“铁人”的操演。
荷兰人笔下郑荷交战图中有郑成功的“铁人军”。
荷兰人笔下的铁人军
公元1658年,郑成功第二次北伐南京,据温睿临《南疆绎史》记载,这次出征“从行甲士凡十七万,以五万习水战、五万习骑射、五万习步击,以万人为往来策应,以万人为铁人”。
在镇江战场上,铁人军的表现十分出色。“又以铁人万披铁甲,绘朱碧彪文,峙阵前,专砍马足,矢锐不能入……令虎卫左镇陈魁统铁人军乘夜逼栅。守兵射之,箭不能入,得匿不敢出。铁人皆死进,栅遂破。”(陈庆年《顺治镇江防御海寇记》)
此后,铁人军跟随郑成功南征北战,攻城拔寨,声名赫赫。公元1661年,铁人军又随郑成功横渡海峡,收复台湾。荷兰驻台长官揆一亲眼目睹铁人军的可怕:
“敌兵使用各种各样的武器。有的把弓箭挂在背上,有的左手持盾,右手执剑,不少兵士双手拿着装在长柄上的大刀。所有的兵,除了两臂和脚露出以外,上半身都穿着铁甲,甲片一片片地重迭着,有如屋瓦片。这种铠甲可以保护身体不为步枪子弹所伤,而且还能活动自如,因为它长仅及膝,在各个关节处可以随便屈曲。弓箭手是国姓爷最精良的部队,作战大部分依靠他们。他们在远距离内也能巧妙地使用弓箭,其娴熟的程度使我方步枪手黯然失色。盾牌军被用来代替骑兵。每十人中有队长一人,负责指挥并督促士兵们冲锋。这些士兵低头弯腰,躲在盾牌后面,不顾死活地冲入敌阵,十分凶猛而大胆,仿佛每个人家里还另外存放着一个身体似的。尽管许多人被打死,他们还是不停地前进,从不犹豫,而只是像疯狗似的向前猛冲,甚至不回头看一看自己的战友有没有跟上来。”
——《被忽视的福摩萨》
凭借一身铁甲,以冷兵器为主的“铁人军”,在野战中大败荷兰火枪队,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立下了卓越战功。
演武亭是郑成功之子郑经亲手毁灭的。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弃守厦门,“焚演武亭行宫,辎重、宝玩悉毁于火”。(夏琳《海纪辑要》)
“演武亭遗址”文物保护碑。刘瑞光 摄
洋人赛马狂欢 ·晚清演武场改名跑马场
明郑时代的演武场虽然被毁,但清代早期,演武亭就已经恢复重建,用于阅操观赛。乾隆时期的本土诗人张锡麟有《演武亭观苏制台阅兵》,开首就说:“制台奉命出巡方,简阅师徒指海疆;高台十丈临江浒,二十四营亭枹鼓……”
但进入晚清时节,武备废弛,演武亭消失,演武池萎缩。偌大的演武场也改变用途,成了洋人的跑马场。萧宝芬《鹭岛竹枝词》唱道:“演武亭空不阅兵,往来无数马蹄声;鞭丝络绎驰残照,尽是夷人乐晚晴。”诗人有题注道:“近南普陀里许有演武亭,近日英法诸商人每于傍晚时在此驰马。” 演武场,从此改名“跑马场”。
厦门跑马场,1870年。陈亚元 供图
英人朱利恩·休斯·爱德华这样介绍跑马场:“厦门以有一个赏心悦目的跑马场而自豪,它建在演武场,从外港的海滩一直延伸到山下。在这里,差不多每年的年初都举办几场赛马活动。”(《厦门地理通述》)
跑马场,最热闹的时节是在公历新年的年初,最热闹的节目是赛马。届时驻厦洋人,按照惯例“以西历正月初6、7、8等日为赛马会,每届会期,即以500金向武营租借厦门港操场3日,藉恣驰聘”(《鹭江报》1904年1月14日)。
三天的赛马会,洋人们会很隆重地邀请地方各衙门的官员参加,官员们不管愿意不愿意,也很给面子地前往捧场。
但热闹场所,人多嘈杂,不免要闹出乱子:
1904年1月8日,跑马场上的印度巡捕轻薄了观赛的华人妇女。在场的华人看见后,大为不平,鼓噪而起。在肢体接触中有华人受伤,更加惹发华人愤怒,冲突就此升级。而在场的300多名洋兵、洋商,也加入为巡捕助力之中。一场中外互斗越演越烈,双方打了停,停了打,停停打打4个回合。跑马场上顿时“拳脚交下,矢石如飞”,华民越战越勇,而西人“力不能敌,相率而奔”。直到军方出场弹压,争斗才告结束。(《鹭江报》1904年1月17日)这场争斗,史称“跑马场事件”。
接待美国大白舰队
跑马场最荣耀的历史时刻,是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的来访。
“在厦门靠近南普陀寺的演武场有好几英亩地,被选用作为接待舰队官兵的地点。在那里环建有大概15座楼阁和牌楼,布置着上万面装饰辉煌的旗帜、鲜花以及电灯,成了一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的图画。楼阁中有一座长200英尺、宽100英尺的大彩棚,官方在这个地方接待、宴请和款待舰队官员。有如宫殿一般的彩棚里装饰得流金溢彩,悬挂着用价值5000两银子的中国上等丝绸编结而成优雅的彩球。栽培成形状奇异的鲜花、植物、矮树和其他树木,还有一些被修剪成花船、麋鹿、人物和宝塔,摆满房子的每个角落。”(毕腓力《厦门纵横——一个中国首批开埠城市的史事》)
为欢迎美国舰队,1908年在跑马场搭建的大彩门。陈亚元 供图
据说这一场招待就要花费银两136万之多。然而就在此前半个月,厦漳地区遭受20年不遇的台风灾害。漳州地区,冲决堤岸133处,长1300余丈,倒屋17721间,溺毙男女153人。主持接待美舰的闽浙总督松寿,大呼闽省财政匮乏,吁请朝廷救助。
有人作诗感叹:“锦棚分峙结龙鸾,百万金钱致一欢;游客入宴都冷眼,醉归惟作蜃楼看。”(郑克明《南校场招待美舰队》)
昔日的演武场已成为厦大校园。郭航 摄
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
清廷垮台,但洋人在,跑马场也在。黄瀚的《演武场》诗句道:“平坡浅草晓苍苍,五老峰前旧校场;几日健儿争赛马,一春牧竖便驱羊。”
也就在黄瀚赋诗怀古的同时,回乡筹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看中了跑马场这块风水宝地。他认为“厦门地方尤以演武场附近山麓最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风景秀美,地场广大”,所以办学最为合适。但考虑“政府未必肯给全场地址,故拟向政府请求拨演武场四分之一为校址”。
厦大早期的“一主四从”建筑——群贤楼群,就建在演武场之前。选自《厦门大学校史》。刘瑞光 供图
虽然当时申请的地块有限,但陈嘉庚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他憧憬道:“演武场地界面积二百余亩……北虽高山,若开辟车路,建师生住宅,可作许多层级由下而上,清爽美观。至于东向方面,虽多阜陵起伏,然地势不高,全面可以建筑,颇为适宜。计西自许家村,东至胡里山炮台,北自五老山,南至海边,统计面积二千余亩,大都为不毛之公共山地,概当归入厦大校界。”(《陈嘉庚自述》)
昔日郑氏的演兵之所,从此开始叩石垦壤,迁墓筑房,继而成就了一所著名高等学府。
屡经变迁的演武场,最终成为一个地名,嵌入城市的街巷间。郭航 摄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近期《最厦门》版面
文/刘瑞光 责任编辑 郑两兴
@最厦门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