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清晨,厦外初中2018级6班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1位同学们迎着骄阳,怀着探知物理科学奥秘的兴奋心情,前往厦门大学物理学院复合纳米材料蔡端俊教授实验室参观,开展课外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九月秋季新学期,初二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新学科,同学们对此都充满好奇,为增加同学们的感官认识,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学好物理打下基础,班级家委为孩子们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到厦大物理学院会议室,同学们就被蔡端俊教授简洁明了的开场白吸引住了。蔡教授不愧为博士后,有国外留学访问、交流学习的经历,为美国等外国物理学会的会员,专业知识丰富,接触面较广,在孩子面前谈起深奥的物理学科知识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引着孩子们往深处探究。
接着蔡教授带着同学们进入神秘的物理实验室,推开实验室大门,洁净的纳米材料实验室展现在眼前,教授首先介绍纳米这个长度单位及一些半导体器件,并介绍实验室的高端带气体实验区,以及电学、光学的实验区两个区域。蔡教授以有趣的3D打印机为入口,让孩子们明白一个看似很普通的东西,却可以做很多事,如:只要把图画出来,有精准的尺寸输入系统就可以打印需要的小部件,不用借助加工工厂,同时也可以做很前沿的研究。
在物理实验室小天地,蔡教授介绍一种用来合成化学液体的极细的铜纳米线,加进化学原料,加热炉子,氮气吹走,因为没有氧气,所以没有被氧化、升温的过程。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物理原理,蔡教授列举了生活中孩子们都吃过的红烧肉,用不同原料、佐料、菜谱及火候,教孩子学会做菜,用此方法引申解释科学方法,即把红烧肉换成别的物品、别的配方。他还介绍了油墨、透明导电等,并告诉同学们:一个东西做通了,再做更精确的东西。并阐释所有科学要定量化,以此深入浅出,引导孩子按此程序来做实验,举一反三细致说明了许多科学方法,从而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理学科的一些知识、程序及看得懂其运用,有条件去尝试,探索科学前沿的东西。
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都伸长脖子静静地听着、看着蔡教授讲物理现象和材料作用的方面,还时不时拿起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将观察到的事物、程序和教授讲的知识内容以及自身感兴趣的东西,都一一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蔡教授继续引孩子走向另一方向,是一台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以及另一台倍率较高的显微镜。让同学们体验一下,用显微镜照材料,材料很细,通过显微镜将材料一点点放大。并介绍一些物理实验室所需的精密仪器、器材,如:测量仪器、芯片、超声仪器、离心机等等。
现场跟教授互动交流,引燃了同学们的兴趣点,拉近了孩子和科学未知世界的距离。从同学们参观学习过程中的认真态度和专注眼神,可以看出大家都对物理这一学科很感兴趣,愿意深入走进未知的物理学科世界,撩开科学神秘的面纱。在这里,通过很小的一些稀有元素,做成折叠手机、触摸屏等等先进的生活用品,然后继续改造、替换……由此看到物理科学可以神奇地创造未来的概念及未知事物。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参访物理实验室之余还有一个意外收获:蔡教授以个人的一段非同寻常的阅历和收获,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宣讲了对待科学探究的正确态度,现场引用了挂在实验室中央的一副字画,是王国维大师教育其孩子的一句话——“一事无恒,他事亦难为也”,即做任何事要有恒心,要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尽力做到完整、完美,不放过一件小事,用心去学,很容易学成功;而一次次放过一些小事,累积多了,会漏洞百出,来不及弥补,后面所有事情就很难。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既是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的忠告,也是对同学们的深刻启示,教授借此机会与学生们共勉!并鼓励孩子们坚持努力学习科学,锲而不舍。同学们听了频频点头,产生共鸣,这个认知恰如其分,弥足珍贵!
参观物理实验室,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物理课本以外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满足了好奇心,激发了想象力,将更加用心学习科学知识,重视身边实际的事情,延伸新的探索。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了孩子的学科素养,也极大拓展孩子的视野和格局,对孩子学好物理极有帮助并打下良好基础。
一个上午的参观,孩子们兴致高昂。这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打开了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扇门,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与未来的能力。最后,蔡教授再次引导和鼓励同学们要以高效的方法去完成课内的作业,争取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做其他有意思的事。并饱含深情地对同学们寄语:初二学生,现在已知的世界只是你们的一小部分,同学们要大胆去探索更多未知和更大的世界,做未来的主人!
骄阳似火,物理科学就在身边,科学的奥秘正等着你们去探寻,未知的世界正等着你们去探索……
同学们参访厦大物理实验室社会实践活动收获满满,许多同学写下了心得分享:
金朵今天,我们来到厦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蔡端俊教授一起领略了物理世界的精彩,了解了3D打印、纳米技术和芯片开发等物理应用知识。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物理这门学科的冰山一角。努力学习已知知识,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才能打开物理这门学科的大门,收获物理学习的乐趣。
王君哲今天,幸甚至哉,我被邀请到厦门大学物理学院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进行参访,而且还有研究生导师蔡老师来给我们做讲解。由于不是中学物理课教的那种简单的、基础的知识,而是高深的世界前端科技,我拿出了120%的专注力,记了整整一页的笔记。听完这一堂课,我意识到学物理不能仅仅限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多是自己亲身实践、尝试、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就拿今天的见闻来说吧,3D打印机已经不再是“稀客”,但是它却以世界前沿科技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眼中,原因就是科学家们突发奇想,用打印机打出来更高级的配件来替换其本身的配件,实现“自己改造自己”。最后老师还对我们说了一句话,也是今天令我最难忘的一句话,“一事无恒,他事亦无可恒”。
王崇博今天的厦大之行,我受益匪浅。了解很多物理学的相关知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蔡教授对我们反复强调“每件事都要做好,做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件事”,这让我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如果有一件事无法做到持之以恒,其他事也不能做好。蔡教授还提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只看一件事有没有做成,而应该注意有没有坚持,有没有努力。这些教诲不仅适用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同样有益于我今后的学习生活。这是一堂很棒的社会实践课。
黄圣雯我们参观了厦门大学物理学院复合纳米材料实验室,我受益匪浅。蔡教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一个原子的大小为0.35mm;从石英玻璃管里的分子泵提取“二维氮化硼(BN)”;铜箔纸上能放有许多纳米级的元素;手机上的触摸屏是“透明导电薄膜(ITO)”,利用铜纳米线可以做出可折叠的屏幕等等……物理学科真是神奇呢!通过此行,同学们清楚地知道现在已知的物理等科学知识很少,还有许多未知和存在许多没有答案的事物,蔡教授鼓励我们迅速地、集中精力高效学习,才能挤出时间去探索更多未知和更大的世界。
邵震今日参观了厦大物理学院复合纳米材料实验室,走进纳米的世界,学习不少关于纳米的知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铜纳米线,它的直径最细达到16纳米,这令人震惊的东西制作成透明导电薄膜,竟是我们手机屏幕的材料!此外,还有不少知识是我们未知的,也希望自己在物理这条路上能越学越好。
陈可妍没想到,我们的生活和物理是息息相关的。在蔡教授的实验室,我们了解到,手机屏幕硬度很高,有没有办法做成可以折叠、方便携带的手机呢?答案是:有。要通过铜纳米线来实现。那么,如何更好的掌握铜纳米线的使用方法,让它很容易地为人类所用呢?那就需要我们学好物理知识,打好物理基础,以便更好地探索物理秘密。
黎书逸今天,我很荣幸有这么一次实践的机会,亲身体验了物理复合纳米材料的实验,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太神奇了,想象着以后运用到生活中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很期待。同时蔡教授的生动讲解让我印象深刻,用红烧肉做法的比喻将纳米技术讲得通俗易懂。最后他还送我们一句话“一事无恒,他事亦难为也”,希望我们做事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这句话将会一直鞭策着我。
策划:1806家委会
摄影:金朵妈妈
撰稿:黄圣雯妈妈
审稿编辑:郭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