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周星驰的天才停留在上个世纪。
从《赌圣》到《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九十年代的周星驰始终顶着天才光环,打破票房纪录同时更将无厘头簇拥高峰。1994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国产凌凌漆》《食神》,更让其不负天才之名。可到了上世纪末,周星驰却画风突变拍摄了自传影片《喜剧之王》,备受争议同时也迎来了周星驰生涯分水岭。确实《喜剧之王》夹带太多私货了,在周星驰以往喜剧里悲伤是藏匿在狂笑后的,如《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的狂笑、《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的狂笑,都只为掩饰人物的内冷悲情。
等到《喜剧之王》的时候,周星驰却不想再藏了。
1998年周星驰似乎骤然老成,尽管那时无厘头巅峰作《大话西游》拍完仅四年,《行运一条龙》也刚刚上映,但随着年龄跟阅历增加,他的电影在内核上却有了本质蜕变。以前在他喜剧作品里,是擅于追求癫狂与躁动的。可到了《喜剧之王》里,周星驰却开始抹杀以往“功绩”。人物设计变得正式、情节表演趋于正经。当然在外人看尹天仇一如既往荒诞可笑,可本质上这角色却少了自我挣脱,多了份小人物难以抗拒的宿命感。是的,周星驰开始直面内心的窘迫了。
这是他久违的作品映照本心,他想当一位好演员了。
追溯周星驰生涯巅峰期,尽管九十年代星爷璀璨耀眼成绩斐然,但实际上在金马金像奖的认可上却颗粒无收。对比下当时并称“双周一成”的其他两人,1999年周润发就凭《英雄本色》《龙虎风云》《阿郎的故事》三夺金像影帝了,而即使偏喜剧风格的成龙也凭《警察故事》《重案组》有两座金马奖杯傍身。所以,即将踏入知天命的周星驰开始求变了。《喜剧之王》让周星驰重回“卓别林式”表演,让周星驰不再纯粹为喜剧服务,更要为电影艺术跟表演服务,可真正将这种求变贯彻到底的,却是更受争议的《少林足球》。
《少林足球》
二十一世纪开始了,周星驰也选择了重新出发。
如果说《喜剧之王》是周星驰打破的第一堵墙,让他真正直视电影并回归表演初心寻求内心枝枝蔓蔓,那《少林足球》开启的则是周星驰的新世界,在此之后他开始谋求对喜剧跟自我的兼顾。要知道以往星爷作品里,电影似乎只是为喜剧服务的。如《唐伯虎点秋香》《武状元苏乞儿》,似乎影片里的无厘头只是他的武器,而笑料则是他永恒追求的主题。所以作品里他极具癫狂、偏执与跳跃,纵然里面埋藏着不被人知的悲情。可体现在表面依然要为观众的笑负责到底。
可在《少林足球》中,他却没那么想要迎合观众了。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的角色不再一成不变。以往作品里,周星驰饰演角色总能被贴上周星驰标签,因为他作品都要围绕“周星驰式”的喜剧来建设,譬如嚣张、癫狂、荒诞、乖张。当然这并非贬义,正如喜剧大师卓别林在《城市之光》《大独裁者》中的装扮,所有作品中他也都以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示人,而也正是这种整齐划一才铸就了他影史伟大形象。可这种表演能铸就伟大,却不能得到时下认可,卓别林如周星驰一样,那时尽管票房名望赞誉非凡,但在大奖上却是收获惨淡。
到了《少林足球》,周星驰创作开始由表入里蜕变。
类型上有个明确分类、主题上也有明确指向,至于人物设定、表演方式更是丢掉了无厘头的周星驰,反之以演员形态嵌入影片设定里。这样周星驰也放弃了以往自我,开始真正将电影表达作为核心。在《少林足球》里影片开始就找到了明确立意,那就是梦想。具体体现在剧情上,就是穷苦潦倒却心怀功夫的星(周星驰饰)自创少林足球队,并取得成功的故事,而在其他角色里,这个立意也始终贯穿。如被队友设计所害,在一场比赛中名誉扫地更被打断右脚的明锋(吴孟达饰),再如样貌丑陋被人嬉笑却身怀绝技的梅(赵薇饰)。
这是周星驰为影片找到的魂,关于梦想。
在影片中,他们所有人都是被时代遗弃又心怀梦想的“垃圾”,在嘈杂的时代下,他们选择了报团取暖然后一起追逐不切实际的梦。
就此《少林足球》当角色设定都自洽逻辑,就缺个壳了。于是影片在关于梦想故事下,为影片贴上功夫类型标签。在影片中主角为推广少林武学组建“少林队”,找来了会铁头功的大师兄、会旋风扫堂腿的二师兄、会金刚罩的三师兄等等。
在这部作品里,周星驰的“花架子”少了很多。
在剧情上无厘头风格被淡化,荒诞笑料也在锐减,相反周星驰开始了正经表演,并无时不刻不再凸显角色的窘迫。尽管在表达上,小人物面对窘迫的方式依然如周星驰以往作品般荒诞,但这种荒诞更多却是生活所迫下的强勉。于是周星驰可以穿着僧服在舞台上插科打诨。于是在被人排挤时周星驰会癫狂的神经质一般。可观众似乎又很难放肆开怀的笑,因为周星驰开始外露情绪,开始将内心深处底色挖出来,并告诉观众他不是没情感的喜剧演员。
周星驰终于真正的从无厘头走向了悲悯。《少林足球》代表着他真正意义上的转型,从那后的《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他的作品不断拓展功夫、奇幻、神话等类型边界,与此同时从作品到真人周星驰笑的也越来越少。于是有人说周星驰在倒退么?从《少林足球》起....可实际上周星驰成长了,从《少林足球》起他不再拘泥做个讨人欢心的小丑、更不拘泥于做个喜剧演员,他开始用作品来完整诠释他内心苦乐。他开始踏着喜剧电影的过去朝电影艺术迈进。
“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这句出自《少林足球》的金句,周星驰说的正是自己。《少林足球》上映时周星驰即将踏入而立之年,而他对无厘头也有了不同理解,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以往周星驰作品里,笑料是表演者的自我折磨,所以作品里他近乎执拗的通过嬉笑怒骂表达,可随着阅历增加周星驰越来越成熟了,成熟的可以直面戏谑刁难、成熟的可以在电影里撕开表演。其实《少林足球》里的星更像他真实的自己。现实里他插科打诨予人欢乐,正如电影中理想主义者星,去游说挽救所有人于泥潭。可另一方面,周星驰也与影片中的星一样,时刻要接受自我的否定与折磨。
最终解剖自我的周星驰,终于得到金像奖认可。
2002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少林足球》狂揽金像奖七项大奖,其中周星驰更首次摘得金像影帝桂冠。当然对周星驰而言,奖项认可对他无足轻重,毕竟他的天才也无需奖项证明。但这个奖,却内在推动了周星驰将风格转型进行到底。要知道当时《少林足球》出现后备受质疑,尤其是无厘头表达被淡化、周星驰式表演被摒弃。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周星驰天才之路寿终就寝,可实际上周星驰的天才在《少林足球》后仍在继续。只不过随着时代迭新他选择了以另一种形式演绎。
时代不同了,无厘头终究要随着浪潮死去。
走到新世纪的周星驰,在导演《喜剧之王》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未来的市场不在香港、无厘头的模式也将要被革新,于是在那后周星驰在电影制作上就有了不同考量。在新作中他不再追求亘古不变的表演、也不再追求肢体夸张与戏谑,他开始将电影以新的形势呈现,也适应新时代下的大势所趋。毕竟时代在变、人物在变,不变的将会被时代抛弃。于是新世纪周星驰力求蜕变,连续拍了《少林足球》《功夫》。尽管风格转换大众略不习惯,但两部作品却依然属于华语难得佳作,而这也让周星驰成功转型,而不至于如其他香港导演...还未北上便溺死于自我埋伏的浅滩。
关注门徒电影,回复电影名称即可获取在线资源。
往期精选华语最大遗珠,国内没人看国外八个亿
成龙生涯最好功夫片,我打赌很多人都没看过!
被严重低估的港片,香港人不配拥有!
硬核国产青春片,看完荷尔蒙飙升!
???
如果喜欢
请别吝惜你的关注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