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223所中国高校上榜/ 重磅: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开始征求意见

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223所中国高校上榜/ 重磅: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开始征求意见

阅读量:3764033 2019-10-25


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223所中国高校上榜来源 :世界科技创新论坛 

除清华和北大外,中国内地还有5所大学进入全球200强,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8名)、上海交通大学(136名)、浙江大学(157名)、南京大学(168名)、复旦大学(171名)。                 
10月22日,USNews发布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
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涵盖了分布在81个国家/地区的前1,500家院校,而去年是1250所。US News排名不单独考量学校的本科或研究生教育,而是根据13项指标进行排名,这些指标衡量学校的整体学术研究表现以及其全球和地区声誉。
今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指标如下:全球研究声誉12.5%,地区性研究声誉 12.5%,发表论文10%,出版书籍2.5%,学术会议2.5%,标准化引用影响10%,总被引用次数7.5%,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 12.5%,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10%,国际合作10%,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和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
中国223所高校上榜
中国共有223所高校入围 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相比去年增加62所高校。其中内地高校188所,香港高校7所,澳门高校2所,台湾高校26所。相较去年,中国高校整体排名有所进步。
今年清华大学排名全球36位,相比去年进步14位,居内地高校第一。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排名全球第59位,相比去年也进步了9位。清华和北大也是仅有的2所入围全球前100名的内地高校。
除清华和北大外,中国内地还有5所大学进入全球200强,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8名)、上海交通大学(136名)、浙江大学(157名)、南京大学(168名)、复旦大学(171名)。其余排名靠前的高校还包括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
中国香港地区共有7所高校上榜,排名最高的是香港大学,居全球100位。中国澳门地区共有2所高校上榜,其中澳门大学位居全球575位,澳门科技大学居全球1044位。中国台湾地区共有26所高校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台湾大学,排名全球186位,相比去年下降20位。
中国入围的223所高校详细名单如下:

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位居前三
今年的USNews排名中,美国高校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依然位居前三位,和去年保持一致。排名第四到第十的高校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华盛顿大学。
TOP50高校中,美国高校共有29所,占比达到58%,英国高校共有6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各有3所,这些国家上榜高校较多。中国仅有1所入围TOP50,相比美国和英国还有很大差距。
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TOP50高校详细名单如下:


重磅: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开始征求意见来源 :生态环境部
关于公开征求《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我部组织起草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参照意见建议格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3日。
  联系人:生态环境监测司 赵岑、黄子璐  电话:(010)66103117、66556808  传真:(010)66556808  邮箱:wangluochu@mee.gov.cn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生态环境部  邮政编码:100035  附件:1.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2.《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3.反馈意见建议格式附件 1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019年 10 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促进监测事业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定义与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生态环境监测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环境质量、生态状况和污染物排放及其变化趋势的采样观测、调查普查、遥感解译、分析测试、评价评估、预测预报等活动。包括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声、光、热、生物、振动、辐射、温室气体等环境要素质量的监测,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河湖、海洋、农田、城市和乡村等生态状况的监测,以及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活动的监测。第三条【工作原则和目标】生态环境监测实行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原则。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生态 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独立、公正,维护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第四条【地位与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共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监测事业纳入同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保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正常开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参与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五条【管理体制与部门职责】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对生态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交通运输、住房城 乡建设、卫生健康、气象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 的职责分工,按照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组织实施 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监测活动。 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 境监测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依法规定的职责分工,实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监测活动。第六条【科技进步与表彰】国家支持生态环境监测高新技术、先进装备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鼓励开展新型污染物、应对新兴环境问题和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涉及污染物的研究性监测,保护生态环境监测知识产权及成果,培养生态环境监测人才,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培训与国际合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条【单位和个人的协助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和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如实传播合法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八条【监测规划】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全国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并组织实施。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并组织实施。第九条【网络规划】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遵循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的原则。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和规划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第十条【站点设置】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置,制定站(点)设置技术规范,负责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立、调整和撤销。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级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立、调整和撤销,并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一条【站点建设】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财政部 门组织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 站(点)建设、运营维护及设备更新所需经费纳入中央财政 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组织建设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监测站 (点)。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建设、运营维 护及设备更新所需经费由地方同级财政予以保障。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应当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监测规范要求,保证建设质量。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为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必需的土地、水、电、通信、交通、人员出入等条件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艰苦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建设和运行。第十二条【站点保护】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制定的标准规范确定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保护或者影响 范围,并根据需要设立相应标志或者标识。 禁止在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保护或者影响范围内从 事下列活动: 
(一)设置障碍物、修建影响监测的建筑物; (二)爆破、采矿、取土、挖沙和倾倒废弃物;(三)设置影响生态环境监测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四)其他对生态环境监测产生影响的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生态环境监测站(点)造成干扰, 不得侵占、毁坏、擅自移动或者使用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和通 信线路。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可能影响监测站(点)正常运行的 情况,有权向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举报。第三章  机构人员能力与技术要求第十三条【监测机构的定义】本条例所称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并符合本条例相关规定,能够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及报告,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专业技术与服务机构。包括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所属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机构,以及从事生态环境检验检测、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等活动的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 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依法开展 的自行监测活动,适用本条例规定。第十四条【监测机构的基本要求】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机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满足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监测活动相匹配的监测人员、场所环境、 设备设施;(二)建立与监测活动相适应的,覆盖全场所、全过程 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样品)或者具有计量溯源性 的标准物质(样品)开展监测活动; (四)使用的监测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规范要求;(五)按规定期限保存监测数据、监测报告、原始记录、报告审核记录及监测任务合同等档案资料,保证监测数据、结果及报告可追溯;(六)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要求。依法纳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范畴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第十五条【监测人员的要求】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具有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相关专业背景,掌握与所处岗位相适应的相关专业知识;(二)经过必要的培训及能力确认,掌握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技能,具备承担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必须的能力;(三)遵守生态环境监测职业道德,无生态环境监测失信记录。 第十六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监测机构】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承担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状况监测、 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等工作,承担环境 执法监测的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监测机构和人员应当纳入生 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负责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承担国家和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任务,汇总全国和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主要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状况监测工作和依法开展的其他环境监测工作。设区的市级以下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主要承担环境执法监测和依法开展的其他环境监测工作。第十七条【政府有关部门所属从事监测工作的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应当接受同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其开展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所属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应当对下级人民政府相同部门所属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第十八条【社会监测机构】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可以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委托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 第十九条 【备案要求】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测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生 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其机构和相关监测活动信息报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第四章  监测活动第二十条【环境质量监测】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全国和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的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对各环境要素质量进行监测和调查,分析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组织开展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监测、评估与预测预报工作。第二十一条【生态状况监测】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科技等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生态状况监测体系,组织对生态系统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服务功能等开展监测与评估。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对全国生态状况进行定期调查评估,重点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开展调查、监测与评估。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生态状况监测,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第二十二条【污染源自行监测】国家建立“谁排放、谁监测”的污染源自行监测制度。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标准规范,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对所排放的污染物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实施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记录。排污单位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应当委托其他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排污单位对其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自行监测活动可以采用手工监测、自动监测或者手工监 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依法依规应当开展自动监 测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 备,保证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自动监测设备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确保自动监测数据完整、有效, 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发现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应当加密自 行监测频次,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并采取有效防止超标排污或者减轻污染的措施。第二十三条【环境执法监测】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实施环境执法监测,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环境执法活动中采样和监测应严格遵守环境行政处罚程序和证据要求。被检查的排污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绝、阻挠环境执法监测和监督检查活动。环境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不一致的,以环境执法监测数据为准。第二十四条【应急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管 理体系,加强应急监测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监测物资、仪器 设备储备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负责应急监测的启动、开展和终止等活动。 发生重特大海上污染事件时,相关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当及时组织启动、开展应急监测;核与辐射污染事件的应急 监测工作,按照核安全法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五条【监测数据的法律效力】依照本条例规定开展监测活动并获取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通过自动监测设备、设施获取的监测数据,可以作为环境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但有证据证明该监测数据存在错误的除外。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监测数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第二十六条 【异议复核机制】 当事人认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具有证明作用的 监测数据、结果及报告存在错误且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监测机构申请复核。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第二十七条【保密义务】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对其在监测活动中知悉的国 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负有保 密义务,不得违法违规发布或者对外提供在监测活动中掌握 的监测数据和信息。第二十八条【涉外监测活动的要求】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邻国交界的跨界河流、海域上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相关国家缔结的有关条约、协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境外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应当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法律、相关公约或协定,并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第五章 质量保障第二十九条【量值溯源与传递】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依法建立生态环境部门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与传递活动,指导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量值溯源与传递活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标准器具,开展量值溯源与传递活动。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定期开展监测设备检定、校准、比对等量值溯源与传递工作,保证其量值准确可靠。 第三十条 【监测质量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及时记 录样品采集、现场测试、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制备、分析 测试、评价评估、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监测技术活动。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数据质量责任追溯制度。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第三十一条【禁止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生态环境监测人员不得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篡改或伪造监测数据。禁止下列篡改或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一)擅自改变采样或监测点位、改变采样或监测时间、改变或更换监测样品、干扰采样口(点)或周围局部环境等影响样品代表性的;(二)故意漏检监测项目、改变监测条件、不正常运行 或破坏监测设备及辅助设施、擅自改动仪器参数、不按规范处理数据、擅自修改数据等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三)未开展监测活动出具监测报告,伪造、编造原始记录或监测报告中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或签名等信息的;(四)其他涉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情形。第三十二条【防范和禁止不当干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委托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相关人员不得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限制、阻挠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执法,影响、干扰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禁止下列干扰生态环境监测的行为:(一)将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达标或评比排名情况列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考核工作要求的;(二)擅自决定调整生态环境监测点位的;(三)直接或纵容、唆使、暗示甚至强迫相关人员干扰采样、分析、评价等监测活动,破坏仪器设备、中断电力通讯,无正当理由要求反复监测,阻碍、拒绝生态环境监测监督检查,篡改、伪造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四)其他影响、干扰生态环境监测结果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干预留痕机制】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应当如实、完整记录、完整保留国家工作人员干预环境监测的批示、函文、口头意见或暗 示等信息,以及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强令、指使、授意、默 许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 管部门制定。第六章 监督管理第三十四条【监管职责与部门协作】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制度,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其所属监测机构为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支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与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和信息沟通,及时共享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罚结果等监管信息。第三十五条【监督检查内容】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内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下列监测活动实施监督检查:(一)监测点位、仪器设备、试剂材料、标准物质(样品)、环境条件与人员;(二)样品采集制备、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等原始记录和监测报告;(三)监测方法的使用;(四)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五)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第三十六条【监管权限及其行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二)向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委托人等有关单位及人员 询问、调查有关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的监测活动档案、合同、发票、 账簿及其他相关资料; (四)设区的市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对涉嫌出 具虚假监测数据、结果及报告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相关仪器 设备实施查封、扣押。第三十七条【刑事移送】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篡改伪造生态环境监测 数据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调查 报告、现场勘查笔录、涉案物品清单等证据材料,及时向同  级公安机关移送,并将案件移送书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接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立案及查处结果。第三十八条【利益回避原则】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接受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委托承担监测任务的,应当主动采取有效回避措施,不得同时承担不同委托方对同一对象有利益冲突的监测业务。第三十九条【行业自律与信用管理】国家倡导诚信监测行为,鼓励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组织推动行业自律。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开展信用综合评价与等级评定,并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环境违法信息和失信行为记入社会诚信档案,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环保信用信息系统及信用中国等相关网站向社会公布。第七章 信息公开与共享第四十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信息公开】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发布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要生态环境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中涉及生态环境质量内容的,应当与同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协商一致或者采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公开发布的生态环境质量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第四十一条【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排污单位应当通过其网站、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自行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监测结果,并同步将自行监测数据上传至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的污染源数据管理系统。排污单位对其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第四十二条【数据开发应用与共享】国家实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统一汇交制度。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汇交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的管理、开发与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 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数据共享机制,避免重 复监测。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提供相关数据支持。第四十三条【信息提供义务】国家机关决策和防灾减灾、国防建设、公共安全等公益事业、环境争议纠纷需要使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提供。依法保密的除外。第四十四条【公众参与】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为单位和个人参与、监 督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便利。鼓励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 放。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的,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五条【违反条例第四十、四十三条的处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能的;(二)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中涉及生态环境质量内容 的,未与同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协商一致或者采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公开发布的生态环境质量信息的;(三)不依法执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规划或未按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规划要求布设点位的; (四)不依法提供相关数据的。第四十六条【违反条例第三十二条的处分】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职权干扰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依法给予处分。接受委托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干扰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七条【违反条例第八、九、十、二十七、三十一、四十条的处分】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监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所属监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不依法执行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二)未按照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要求布设点位的;(三)擅自发布生态环境质量与预报预警信息的;(四)错报、漏报、瞒报或者谎报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与预警预报的; (五)丢失、毁坏、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 测数据的;(六)未按要求如实、完整记录、完整保留干预生态环境监测的批示、函文、口头意见或暗示等信息的;(七)应当依法公开环境监测数据而未公开的;(八)不依法履行保密义务的;(九)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第四十八条【违反条例第十二条的行政处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在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保护或影响范围内从事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禁止活动的;(二)对生态环境监测站(点)造成干扰,或者侵占、毁坏、擅自移动或者擅自使用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和通信线路的。第四十九条【违反条例第十四条的行政处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至十倍以下的罚款:(一)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与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相适应的监测能力,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或者接受委托从事生态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事项的;(二)未按照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的。第五十条【违反条例第十五条的行政处罚】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人员受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委派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委派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机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五十一条【违反条例第三十条的行政处罚】违反本条例规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报告存有不真实或者原始监测数据不准确的、对监测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负责人、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企业事业单位取得收入百分之二十五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二条【违反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行政处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从事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禁止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度从本企业事业单位取得收入两倍以下的罚款。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出具虚假监测报告的,由负责调查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该机构和涉及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并报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禁止其参与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或政府委托项目。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的人员存在与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有关违法记录和严重失信行为的,限期或者终身禁止其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第五十三条【违反条例第二十二、三十二、四十一条的行政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 部门对排污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未制定自行监测方案,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污 染物自行监测,或者未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 (二)不符合自行监测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工作的; (三)未按照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未按照规定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监 测设备正常运行的;(四)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发现污染物排放超标,未加密 自行监测频次的; (五)强令、指使、授意、默许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 (六)未按照规定公开自行监测信息的。对不具备环境监测条件和场所的排污单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四条【违反条例第二十三、三十五、三十六条的行政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阻挠执法监测或监督检查工作 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 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 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予以警告, 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五条【违反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行政处罚】外国组织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六条【违反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行政处罚】违反本条例规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同时承担不同委托方对同一对象有利益冲突的监测业务的,其监测报告无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七条【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连带责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第五十八条【构成犯罪行为的统一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五十九条【名词解释】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环境质量监测,是指为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 及其变化趋势,对各类环境要素进行的监测活动。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声、光、热、生物、 振动、辐射、温室气体等。(二)生态状况监测,是指为掌握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 系统结构、功能现状与变化等情况,采用遥感监测、地面监 测、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各类生态系统进行的监测活动。主要包括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河湖、海洋、农田、城乡 等。 (三)污染源监测,是指为掌握污染源排放状况及其对 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对固定源、入河排污口、移动源、面 源等各类污染源进行的监测活动。包括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 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环境执法监测等。 (四)应急监测,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至应急响应 终止前,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污染范围和应急处置效果而进行的监测活动。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监测和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等事件的监测,以及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所采取的监测活动。(五)生态环境监测站(点),是指为获取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而设置的样品采集位置或观测场所。生态环境监测站(点)是开展环境监测活动的基本单元,包括人工监测站(点)、自动监测站(点),固定监测站(点)、移动监测站(点),地面监测站(点)、海上监测站(点)、天空监测站(点)。(六)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适当数量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等组成的生态环境监测资料收集系统。第六十条【施行时间】 本条例自 20XX 年 XX 月 XX 日起施行。
(以上文本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正式发布稿为准)
附件 2《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当前,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 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监测缺乏 专门的法律或行政法规予以规范,在监测机构建设、职能定 位、责任追究等方面一直缺失法律依据。
我国环境监测立法最早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1983 年 7 月,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了《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但该条例已与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形势严重不符。1993 年原国 家环保局开始对其进行修订,但没有正式发布。直到 2007 年 7 月,原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满足 当时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2009 年初,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被 正式列入 2009 年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国办发〔2009〕2 号)。我部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环境 监测条例》(送审稿),2009 年 12 月 18 日正式报国务院(环 发〔2009〕152 号)。2010 年至 2012 年,国务院法制办向各 部委、各省法制办、有关企事业单位两次征求意见,但终因 各部门意见分歧较大,多次协调未果,导致条例就此搁置, 未能出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 作。2015 年至 2017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连续三 年分别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 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 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的意见》等环境监测方面的改革文件。《关于深化环境监测 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建设方案》中,都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条例。 
2018 年 3 月,党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 案》,明确要求生态环境部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 作。为此,亟须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 以法律法规为支撑,统一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职责,规范各 生态要素监测工作, 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2018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重启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编制 工作。 
二、编制依据 (一)政策措施。2015 年至 2017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 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三份环境监测改革文件,强化了监测 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初步解决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 些关键性问题,对各部门原争议较大的统一规划布点、统一 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发布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加 强了监测行为和人员规范管理,为制定条例奠定了良好的政 策基础。此外,监测事业发展 40 多年来,全国监测系统也形成了 较为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积累了一些好的工作 经验和做法,并且已经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证明了其合理性 和可行性,这些也可充分吸纳到条例中来,通过法规的形式 对其进行规范和固化。
(二)法律依据。2014 年以来,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 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 核安全法以及“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相继修订实施,这些法律法规都 涉及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为 制定条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三)改革要求。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 生态环境部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这将为有效解决部 门间生态环境监测职责职能交叉、重复建设、标准规范和信 息发布不一致等问题提供依据,条例编制过程中部门间的协 调难度会降低,有利于条例顺利出台。为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立法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调 研、召开研讨会,听取、征求了相关部门、地方和专家意见, 在充分吸收采纳有关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生态环 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
三、总体思路 (一)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监测事业 发展的突出问题。《条例》作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 规,应着力解决现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面临的迫切需要法 律支撑的各类问题。一是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不明确。当前,对生态环境监 测概念没有权威的定义,对于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主体、 手段、任务等,各方说法不一致,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和 外延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长期以来,生态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缺乏上位法支撑,监测数据用于考核评估、 行政执法、损害鉴定、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生态环境监测站点设施受法律保护的力度不足,擅自侵占、 移动、改变、损毁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 设备或干扰站点周边环境的问题屡见不鲜,影响生态环境监 测数据的连续性、真实性。
三是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方权力(利)义务关系和责任不 明。各级政府、生态环境部门、相关部门、各类监测机构、 监测设备运营机构、监测人员、排污单位、社会公众等,都 与生态环境监测密切相关,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和数据质量 保证负有不同的责任。但是,目前对各方的权力(利)义务 和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违反法定义务行为的惩处手 段、措施和力度不够,制约生态环境监测的规范化管理。四是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地 方不当干预生态环境监测行为时有发生,排污单位监测数据 弄虚作假屡禁不止,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 导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问题突出,制约了环境管理水平 的提高,亟需在法律层面明确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的相关要求。五是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监管责任主体不明、手段有限、 法律依据不足。当前对监测市场的监管主体和责任不明确, 监管手段有限,缺少法律依据,特别是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 构事中事后监管、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服务质量评价与信用管 理等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乱象丛 生。 (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强化生态环境 监测统一监督管理。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与机构职能调整, 实现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五个方面监测职能的集中,这将有效解 决长期以来部门间生态环境监测职能交叉、重复建设、数出 多门等方面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建设生态 环境监测网络、统一监测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发布的要求, 将通过条例固化,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生态环境 监测人员的法律地位、责任、义务,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相 关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管理职责划分,明确相关部门、生 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排污单位等对防范和惩治生态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
(三)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 管。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离不开监测市场的繁荣。按照 “放管服”要求,政府部门既要简政放权,积极培育市场, 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又要科学监管、优化服务,营造 公平公正便利的市场环境。条例编写过程中,注重保障参与 主体的平等权益,对政府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生态环境 监测机构一视同仁,执行一致的机构、人员、装备器具要求, 接受一致的监督管理,对所出具监测数据承担一致的责任义 务。条例将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重点放在事中、事后 监管上,明确了监管主体、监管责任、监督检查内容和规范、 行政处罚准则,实现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四、主要内容和重要制度设计 《条例》分为九个章节共六十条,分别为总则、规划与 建设、机构人员能力与技术要求、监测活动、质量保障、监 督管理、信息公开与共享、法律责任、附则。重点建立了生 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点位管理、污染 源监测、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等制度。 第一章“总则”共 7 条。本章为《条例》的纲领,明确 了立法目的、依据、适用范围,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原则、地位与作用、管理体制等。在职责分工方面,重点明 确了生态环境监测各方职责,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 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工 作保障。落实环境保护法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生态环 境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生态环境监测 规范,对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共 5 条。本章规定了生态环境监 测规划、网络及站(点)建设、点位管理及保护等相关内容。重点建立监测站(点)管理制度,明确了建设的原则、责任 主体、财政保障、设备设施保护、监测环境保护或影响范围 的划定及禁止活动等。
第三章“机构人员能力与技术要求”共 7 条。本章对生 态环境监测机构进行了定义,明确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所属从事生 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机构,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 定位。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规 范。
第四章“监测活动”共 9 条。本章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监 测、生态状况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内容。本章对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各类生态环境监测 机构、排污单位等的生态环境监测活动,以及涉外监测活动 进行了规范。建立了“谁排污,谁监测”的污染源监测制度, 强化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执法监测监督 职责。明确了监测数据的法律效力,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依照 条例规定开展监测活动并获取手工和自动监测数据具有法 律效力。 第五章“质量保障”共 5 条。本章主要对建立健全质量 管理制度、防范和禁止不当干预、禁止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 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规范。明确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 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工作,规定了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 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对行政干扰、篡改或伪造监 测数据的具体情形进行了规定。 
第六章“监督管理”共 6 条。本章主要明确了各级生态 环境主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职责及监管权限, 详细规范了监督检查范围和内容。同时强调了与市场监管部 门实施监管协同,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建立了生态 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包括基本要求、活动备案、 质量管理、监督管理、刑事移送、信用管理、行业自律等方 面的全链条监督管理制度,为严厉查处和打击生态环境监测 数据弄虚作假提供法律保障。 
第七章“信息公开与共享”共 5 条。本章主要对生态环 境监测信息的发布与公开、监测数据汇交管理、开发应用与 共享作出了规定,明确国家实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统一汇交 管理与信息公开制度,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 他重要环境信息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排污单位公 开自行监测信息并对其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 整性负责。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大数 据平台,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应用与共享。
第八章“法律责任”共 14 条。明确违反条例规定需要承 担的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共 2 条。主要规定了本条例中基础术语 的定义和条例的施行时间等。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颁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条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基础性行政法规,确立了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标志着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出台《条例》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社会期盼,推进“放管服”等改革,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总结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化下来,有利于为深化改革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了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对“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确立了基本规范,为打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条例》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一)明确严格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配置资源、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创造条件。
《条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和审批,对确需保留的许可、证明等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严控新设行政许可,凡要新设的,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审查论证和批准。二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三是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和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公用企事业单位乱收费、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服务机构违法评比认证和强制市场主体接受服务等,要依法追责。
这些制度设计,明确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二)明确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为促进公平公正监管、更好实现公平竞争提供基本遵循。
《条例》把加强市场主体保护、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转化为法律制度。一是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享受国家支持政策。二是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都要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三是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和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和维权援助等机制。
这些制度设计,要求政府积极主动作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鼓励和支持创新,成为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障者。
(三)明确政务公开透明、便利高效、规范优质,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制度性规定。
《条例》明确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水电气热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应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等信息。二是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按规定听取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并为市场主体设置适应调整期。三是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充分尊重市场主体意愿。四是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维权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
这些制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将有力提升法规文件制定的公开透明度和科学性、民主性,增强企业对法规政策变化的调适能力,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明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将党中央关于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法规制度。一是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公平对待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二是明确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依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市场主体应当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遵守国际通行规则。
这些制度设计,更加重视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无论内外资企业,只要在中国注册,都将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有助于增强外商在中国投资兴业的信心。
(五)明确改革容错机制,为鼓励和支持探索创新、更好持续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提供制度性保障。
《条例》明确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支持改革创新。一是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二是对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三是明确改革措施依照法定程序经有权机关授权后,可以先行先试。
这些制度设计,在国家法律法规层面首次建立改革容错机制,鼓励改革、包容失误,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主动对标先进,发挥首创精神,有助于形成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局面。
三、有力有序有效贯彻实施好《条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条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做好学习宣传和普法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理解《条例》的立法目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规定,把各项制度规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行为准则,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知法用法,依法支持营商环境建设、依法开展社会监督、依法反映诉求建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形成人人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条例》的配套制度建设。
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为了给改革创新留足空间,《条例》对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性做法和具体程序、条件仅作了原则性规定。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不符合《条例》精神的法规文件进行必要修改完善,确保相关法规文件与《条例》保持一致。
(三)以贯彻《条例》为契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条例》出台为新起点和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当前和今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协调推进《条例》贯彻实施和“放管服”改革,围绕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优化政务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来源:人民网
            
  共创、共生、共赢---- 鼎力打造中国给水排水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另:转发到朋友圈并点在看,可赠送2019污泥大会论文集1本+中国给水排水杂志1本+纯镀金金牌一枚,转发后请将自己信息发到:13752275003@163.com)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和转发,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共创、共生、共赢---- 鼎力打造中国给水排水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