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关于发展温州服装时尚定制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发展温州服装时尚定制的调查与建议

阅读量:3749180 2019-10-24


文/温州市委政研室、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郭丽莹、倪考梦
“时尚定制看温州”,温州作为 “服装时尚定制”概念的提出者和践行者,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建立了引领中国服装定制产业的新格局,确立了发展服装时尚定制的新优势,形成了服装时尚定制的良性多元生态体系。2017 年,温州被中国服装协会认定为首个“中国服装时尚定制示范基地”。但温州要维护和扩大优势,则必须要有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与推动。为了更好地推进温州服装时尚定制的大发展,在未来的十年里能继续领导中国服装定制的“第三次浪潮”,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一、温州正在引领中国服装定制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服装定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之初:从人类开始穿衣服那天起,就有了定制服装。从技术变迁和产业发展角度看,中国服装定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手工阶段,以单量单裁为主。在缝纫机发明之前,整件衣服都是纯手工缝制的,加工方式主要有家庭自制和裁缝定制两种。前者满足自给需求,后者满足达官显贵的需求。比如说,在中国古代,最典型的定制服装就是龙凤朝服。二是机械工业阶段,以单款单件的高级定制与单款小批量定制为主。缝纫机出现后,批量生产的服装产业基础形成,并在20世纪初孕育了“前店后厂”式的高级时装定制和早期的成衣批量生产模式。此时的服装定制依然采用传统手工测量模式,因而成本较高,只能服务部分高收入人群。三是信息技术阶段,以单款单件的高级定制和多款单件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主。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服装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趋势,服装生产技术则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升级趋势,两者的结合使面向大众的服装定制成为可能,并以富裕阶层与中产阶级为主要服务对象。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温州顺势而为,抢占先机,提出“服装时尚定制”概念,并很快被中国服装行业接纳,成为业内公认的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向。作为新概念的提出者和践行者,温州引领中国服装定制产业的新格局已经基本建立,温州发展服装时尚定制的新优势已经确立。这场由温州服装行业协会推动,温州广大服装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自下而上的产业转型升级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温州被中国服装协会认定为首个“中国服装时尚定制示范基地”,成为中国服装时尚定制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的引领者。
二、温州服装时尚制定已经形成良性的多元生态体系
服装时尚定制包含了时尚和定制两个元素,其结合有多种形式,分别适合不同类型的服装企业。
多数男装、职业装和校服生产企业采用“柔性定制”模式,侧重于时尚智造,大批量个性化定制。男装(尤其是西装)和职业装、校服有一个共性,即款式相对简单。所谓“柔性定制”,就是在款式总体确定的前提下,对局部细节进行个性化选择和改造,并借助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大批量生产。温州“柔性定制”的标杆是报喜鸟、庄吉、东蒙等企业,它们投入巨资,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工厂,先生产西服,之后又投身高端职业装和校服市场。2018年,全国80%的高端职业服都是“温州智造”“柔性定制”。
一些女装和童装企业则采用“轻定制”模式,侧重于时尚设计,并尝试做小批量定制。女装往往款式多变,组件复杂,且流行趋势变化频繁,因此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只能玩“快时尚”和“轻定制”。“轻定制”的小批量定制,催生出“小而美”的定制精品店。近年来,瓯江路、开源路出现大批以女装、童装高级定制为主业的时尚门店,成为温州时尚界新宠。同时,一些温籍海归服装设计师回乡发展,带回海外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与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形成竞争之势。访谈发现,由于温州传统服装产业集群优势仍在,目前在温州运营独立设计师服装品牌的成本仅为上海等地的一半,因此温州对独立设计师品牌有较大吸引力。
三、推动温州服装时尚定制大发展的几点建议
自下而上的企业协会行为可为温州先拔头筹,但要维护和扩大优势,则必须要有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与推动。深入剖析历史脉络后还会发现,温州服装时尚设计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市场选择与政府政策共同孕育的产物。2014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时尚产业 打造时尚之都”的目标,之后又出台了专门的时尚化政策,为温州服装时尚定制的诞生创造了富饶的土壤。笔者认为,温州若想在未来的十年里继续领导中国服装定制的“第三次浪潮”,必须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此建议如下:
(一)强调产业规划引领
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的科学规划。相关规划不可能由不具备约束力的行业协会来完成,而必须由政府主导。建议把服装时尚定制工作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工作,由市经信局主抓并牵头开展服装时尚定制的相关规划研究,
一是做好“时间规划”,为温州服装时尚定制产业发展设定目标,可考虑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服装时尚定制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的地位,并将时尚化、智能化作为温州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二是做好“空间规划”,即为温州服装时尚定制产业发展规划用地,并借此契机,对温州的优质服装企业进行集聚,打造时尚亮点区块。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从企业家反馈来看,温州当前支持服装行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与上海、杭州、深圳等服装产业竞争对手有较大差距,难以弥补由于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端设计师资源所带来的短板,导致多家服装企业一旦做大,就不得不离开温州,外迁杭州和上海。建议在原有产业政策文件中增补与服装时尚定制相关的内容,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土地保障、建设配套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企业。此外,访谈发现,由于企业厂房被拆迁、产业配套受影响等诸多原因,近期又有一批女装品牌企业决定远走杭州。笔者建议,要高度关注这些企业的诉求,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问题,用真情和实际行动留住企业。
(三)打造亮点集聚区域
目前温州市针对服装的产业平台、园区、特色小镇比较缺失,缺少带动服装等时尚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载体,支撑能力比较薄弱。为此,有必要打造三个亮点区块:
一是打造男装、职业装和校服的“柔性定制”集聚区。可在永嘉瓯北等地,围绕报喜鸟等拥有大规模“柔性定制”能力的上市公司周边,引导布局中小服装设计和生产企业,从而共享定制能力和设计资源。
二是打造女装的“高级时尚定制中心”。在瓯海等服装企业集聚的区域,建设时尚定制产业园,吸引定制型女装企业入驻集聚,发展高端定制模式。
三是打造“服装独立设计师品牌集聚中心”。用好中央商务区(CBD)现有的温州时尚智造中心平台,重点吸引海外服装设计师来温创业,邀约在外地创业的温籍本土独立设计师回乡创业,建立个性化的创意设计工作室,打造优秀设计师集聚地、品牌建设孵化器和产业发展助推器。
(四)保护供应链条完备
服装时尚定制需要整个服装产业及其配套的全方位支持,必须对服装时尚定制企业的配套产业链进行保护和提升。建议优先解决定制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面料和配饰问题。其中,男装定制受到高品质面料供应不足的桎梏比较明显,女装除面料外,还受到配饰供应链不全的影响。解决完燃眉之急后,可引导服装时尚定制的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借助国内外开放式公共平台和企业内研发机构,研发纺织新产品和高科技面料,获得服装时尚定制的独特竞争优势。同时,引导服装配饰所属的五金行业加大产品规划力度和业务协同、实现高效供应链管理,与服装时尚定制企业协同创新。
(五)合力创建时尚品牌
目前本土专业性的时尚展会较少,参展企业较小,策展效果较弱。建议采取多种举措,打造城市时尚品牌,带动企业品牌提升。
一是成立服装时尚定制委员会,抢占时尚话语权。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牵头,以温州为发起地,成立服装时尚定制委员会,邀请时尚定制企业加入时尚定制委员会。时尚定制委员会的功能主要在于整合行业资源、拓展行业市场 、交流行业信息。
二是建立中国服装时尚定制发展引导基金会,加强资金支持。扶持和引导温州服装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举办时尚产业发展论坛,培育优秀设计师品牌等。
三是创设中国服装时尚定制博览会,打造策展品牌。结合本地品牌女装的时尚秀、展销会和峰会论坛等活动,首站温州,吸引时尚元素向温州集聚;之后在外地城市由温州商会的服装企业轮流承办,将温州时尚元素带向世界。
四是考虑在央视作推介广告,彰显温州服装时尚定制的标签,扩大知名度。此举成本高昂,但是一分价格一分货,大投入会带来大产出,甚至可以采取政府出面,企业出资的做法,“众筹”广告费。
(六)开拓域外市场空间
当前,服装时尚定制的消费认知度仍然不高,即便是在服装时尚定制的诞生地温州,了解和喜欢定制的消费群体也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多数消费者误以为服装定制仍处于“手工制作”“款式高级”“价格昂贵”“交付缓慢”状态,而实际上,“柔性定制”的西服与市面上销售的传统工艺的西服相比,价格更低、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要设法创新营销方法,释放市场红利。建议引导企业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抱团发展:
一是开展定制品牌全国巡展活动。选择全国重点城市的高端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或会所等商业空间,开展温州知名服装时尚定制品牌的巡展,现场展示,促成交易。
二是创设定制品牌“集合店”模式。打造温州本土和温籍域外服装时尚定制品牌的集合店,进行跨区域布局,同时成立专业的运营公司进行管理。
三是启动新媒体与影视宣传工作。借助当前盛行的网络电影、抖音等工具,植入服装时尚定制元素,完成对消费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服装时尚定制的多极化需求趋势和品牌分层化特点,做好定制的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营销。
(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温州服装行业协会在推动温州服装时尚定制的前期立下汗马功劳,在未来还要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有三点建议:
一是明确服务服装时尚定制的职能。可在服装行业协会下面增设,或给服装协会加挂牌子,从而明确职责,并扩大服装协会服务对象范围,包括定制精品店和独立设计师等。
二是推动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柔性定制”的资金和技术门槛极高,多数企业无法承受,因此要通过协会来协调大型服装企业在“柔性定制”能力存在富余时,向其它企业出售产能,并指导中小企业升级技术。
三是引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服装时尚定制,使服装企业从过去的生产制造,走到了商业服务的前台。行业协会要引导企业增强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意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使之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四是协助企业破解人才难题。当前温州比较缺时尚定制所需的服装设计师和专业量体师等专业人才,可考虑由协会牵头,企业联合到外地招才。
凡未经《决策科学》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改动、展示本公众号局部或全部的内容。否则,我们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决策科学 
— 总第151期 —
长按二维码
关注
“决策科学”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