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琉球列岛的集落景观
主讲人:滨崎静
时间:2019年10月25日(周五)14:30
地点:清华大学文北楼309室
滨崎静
1964年生于日本冲绳、现任冲绳国际大学南岛文化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部教授。主要著作:《日本地理志10九州 冲绳》2012年;《冲绳经济的构造:现状 课题 挑战》2018年;《日本岛:76个有魅力的岛屿》2018年。
2
民族与文明:中印比较的视角
主讲人:彼得·范德维尔
时间:2019年10月25日(周五)
19:00-21:00
地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凯风会议室
3
8.15战祸和3.11震灾——为什么悲剧会重演?
主讲人:片野 劝
时间:2019年10月28日(周六)
13:30-15:00
地点:新斋324教室
在日本,战后出生的人数已经达到总人口的80%以上,有关战争的记忆正逐年消退,但绝不能让战争的记忆被风化。同样,我们也必须传承3.11东日本大地震的记忆。
4
从数据看中国电影产业
主讲人:
许亮(《罗小黑战记》出品人)
丛芳冰(《罗小黑战记》制片人)
时间:2019年10月29日(周二)
19:20-21:00
扫描二维码报名
许亮
动画大电影《罗小黑战记》出品人
合一资本VC 基金、合一青普并购基金创始合伙人,光影工场、基因映画影业创始人
? 曾任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CFO,并带领公司于2010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代码:BONA);永新视博联合创始人、执行副总裁、CFO,并带领公司于2007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代码:STV)
? 兼任中科创达(代码:300496)独立董事,诺德基金独立董事;YPO大中华分会会员主席;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 海外房产垂直平台新财知社创始人
? 于清华大学获得本科双学士学位,于哈佛商学院获得MBA学位。现任哈佛北京校友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业界导师,亚杰商会(AAMA)导师,国际智库阿斯本研究院Aspen Institute中国学者项目成员
5
荀子人性论辨析
主讲人:廖名春
时间:2019年10月27日(周日)14:00
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
(中关村南大街33号)
6
北魏祭天方坛上的木杆
主讲人: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持人:咎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25日19:00
地点: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2
北魏迁洛以前有所谓西郊祭天,关于祭天仪式非常有限的几条材料都提到祭天方坛上所插的木杆,称之为“木主”、“神主”,似乎是理解为传统华夏祭礼中代表祭祀对象的牌位。但是拓跋西郊祭天本自内亚传统,应该到内亚传统中寻找解释。尽管内亚历史上各人群各政治体的祭天或相关祭礼记载不多,但有限的记载也有助于我们把拓跋祭天与其他时期的其他内亚人群祭天仪式相对照,比较各内亚人群的大祭礼仪如突厥、契丹、蒙古,特别是满清的堂子祭天,通过这类比较,可以看到拓跋西郊祭天方坛上的木杆,并不是汉字“主”所明示暗示的祭祀对象的代表,而是内亚传统中祭祀时用以悬挂祭祀牲体的木柱。我们近些年一直提倡,理解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自觉的“内亚视角”必不可少。可以说,北魏祭天木杆的解读,提供了又一个例证。
7
考古遗址的建筑认知:瓦作
主持人:张剑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时间:2019年10月27日
09:00-17:00
地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A座101报告厅
会议流程
9:00
致辞
钱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10
邺城北朝单体建筑遗迹发掘的思考与实践
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50
东亚3—6世纪瓦当区系类型初探——以中国为中心
贺云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10:30
茶歇
10:40
汉魏洛阳城出土瓦当的研究与思考
钱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1:20
巨型瓦当使用位置的初步认识
刘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2:00
合影
12:10
午餐
13:30
瓦的尺寸形制序列与建筑组群分布
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3:50
墨煤染脊与泥脊白道——兼论宋元时期的屋脊脊身装饰
王子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4:10
西夏3号陵出土瓦件所反映的建筑屋顶配置
彭明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4:30
高句丽莲花纹瓦当的产生
王飞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4:50
茶歇
15:00
圆桌讨论
17:00
晚餐
8
中国建筑考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会
时间:
2019年10月25日-10月26日
上午08:30-12:00
下午13:30-18:00
地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A座101报告厅
会议流程:
10月25日周五
8:10
签到
8:30
考古学会领导发言
8:45
建筑考古专委会主任发言
9:00
参会人员合影
第一组
主持人:刘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10
汉魏洛阳城建筑基址复原四例
钱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40
建筑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现实意义
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0:10
茶歇
10:20
钓鱼城范家堰宋代建筑的考古观察
袁东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10:50
金陵大报恩寺塔址与塔制考辨
陈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11:20
讨论
12:00
午餐(A座101会场)
第二组
主持人:陈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13:30
战国秦汉建筑群轴线的出现与演变
刘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4:00
绍兴南宋皇陵考古2012-2019
李晖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30
史前建筑实验考古的实践探索
张剑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5:00
茶歇
15:10
辽宁北镇医巫闾山辽代帝陵遗址群考古发现与研究
万雄飞(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40
崇礼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黄信(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16:10
讨论
18:00
晚餐(勺园中餐厅淑春厅和畅春厅)
10月26日周六
第三组
主持人:钱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8:30
秦雍城出土铜质建筑构件补论
彭明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9:00
隋唐洛阳城的建筑空间分析
石自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30
隋唐洛阳城天堂遗址的思考
王书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0:00
茶歇
10:10
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的发掘与初步研究
周昕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10:40
明中都遗址建筑考古的思考
王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1:10
讨论
12:00
午餐(A座101会场)
第四组
主持人:袁东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13:30
辽上京遗址的建筑考古探索
汪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4:00
建筑考古与建筑测绘
丁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4:30
金上京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刘阳(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00
茶歇
15:10
壶关上好牢M1砖雕壁画墓仿木构造的设计特征
俞莉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5:40
从鸱尾的产生和演变看中国古代建筑脊饰的发展阶段
王子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6:10
讨论
16:40
总结发言
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7:30
晚餐(畅春园三层畅春厅)
9
图书馆、图书与数字前景 Libraries, Books, and the Digital Future
主讲人:
Robert Darnton 罗伯特?达恩顿
时间:
2019年10月25日(周五)
9:30-11:00
地点: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负一层报告厅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图书馆
10
从《马可波罗行记》看元代中国
主讲人:
党宝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时间:
10月27日(周日)14:00
地点: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二层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李子平
审核| 李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