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概述
2014年7月15日,51岁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和49岁的CEO张欣夫妇双双现身哈佛的一个签约仪式。“现在中国的贫困学生到国外好大学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比例越来越少,应该由中国人来捐助,改变这个现象”,张欣对记者说。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是代表SOHO中国基金会与哈佛大学签订“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的,签约金额为1千5百万美元。这只是第一步,基金会计划共捐助1亿美元,用于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
张欣对记者介绍,现在和很多英、美高校都在洽谈,“明天将去耶鲁大学谈”。为什么要把钱捐到国外的大学?张欣对记者解释说,其实在美国,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学府,“本科学生60%到70%都是助学金的,他们已经完全打破了有钱人上这些学校的概念”,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
张欣强调,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很多孩子高中就被家长送到国外读书,但家境贫困的学生能这样去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却越来越少。“我们就决定做个事情”,改变这个现象。
在潘石屹夫妇捐款之后,立刻就有网友质疑,潘夫妇其实在为即将念大学的儿子买一张价值1500万美金的哈佛门票。
02
富豪孩子都“雷同”
除了潘石屹夫妇,还有很多富豪都乐于给美国大学捐款。
李嘉诚,曾经向斯坦福捐3700万美金。而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都如愿以偿进入斯坦福就读。而斯坦福医学院则用李嘉诚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大楼:李嘉诚在给斯坦福大学捐款3700万美元之前还曾经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了2200万美元。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跟李泽楷都是曾经在斯坦福读书。李泽钜顺利从斯坦福大学的土木工程毕业,李泽楷则是读到了一半,并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富豪李兆基曾经给这个学校捐了1个亿美元,他也是给几个孙子提起买好了学位。
(图片来源:网络)
包括国民老公王思聪在很小的时候,王健林就把他送去了英国,他中学就读的是英国温彻斯特公学。王思聪大学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在2014年英国官方排名中,伦敦大学学院仅次于牛津大学,位居全英第二。
(图片来源:网络)
03
美国大学的捐款制度
美国大学接受校友的捐赠率也是衡量其办学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据悉,一般的美国名校的校友捐赠率都在30%~40%,像普林斯顿大学校友捐赠率更是高达61%。为什么校友们会这么慷慨?有评论人士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校友们事业成功,挣了大钱,有实力捐款。第二,这些校友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对校园流连忘返,对学校感恩戴德。
(图片来源:网络)
按这个逻辑一看,你就明白美国的一流大学彼此在竞争什么了。
他们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的竞争,不是教育硬件的竞争。他们要比的是: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育,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奠定了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
另外,美国的大学之所以能接收到如此之多的捐款,首先可能还是源自美国人对于慈善的理解。美国人爱捐款是出了名的,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捐赠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有统计称,在美国,参加捐赠者比行使公民投票权者多的多。另外他们的法律也鼓励捐赠,捐赠可以免税什么的,那都是老黄历了。
其次,是人家的捐款安全有严格的制度保障。捐款用哪里、怎么用,都有明确的规定。捐款的安全问题,现在是中国慈善捐款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了,不过,在人家美国,这都不是事。
另外,更绝的是,美国大学所接受的捐款,也不是就放那里贬值的,它有一整套 保值、增值的方式方法。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你就放心捐就是,不用担心它放那里“发霉”。
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又有这么一整套的捐款机制做保障,当他们发达之后,捐点款给母校,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反观国内的大学,不少都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所以怎么有可能培养出来有感情的学生呢?学生来学校,只是花钱来这里拿个文凭就走人,学校和学生之间,变成了纯粹的交换关系,这样的关系哪有“感激之情”的存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