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妙尽璇玑 | 周峰——汉宫暮霭笔筒

妙尽璇玑 | 周峰——汉宫暮霭笔筒

阅读量:3736477 2019-10-24


▲点击蓝色“诸紫”,博览砂海百家。


Painting
丹青
暮霭生深处,斜阳下小楼。
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树影遥遥相连,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枯松投下纵横的树影,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画幅像一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汉宫秋暮幽静之景。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紫砂为底,段泥如绢,作画其上,傅彩古艳,笔细而沉著有力。屋顶采「单檐歇山式」,为古代建筑典型的结构形式,斗栱清晰工整,显示界画之严谨。持平而论,但要法式严整,尺度于规矩之内又要不失刻板,笔墨要灵活而不逞任,因此呈此画面非要有高超之技巧不可。
观此楼台之结构谨严写实,比例正确,用笔极为工整细腻,尤其采正面透视,更有点出景深之效果者。而其于庭园之布置上,亦有匠心独运之设计,借远山入内庭,再饰以假山,穿内堂,繁复中有深邃之意,使得景色更加细致动人,呈现出极其浪漫的气氛。
全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



▲周峰  汉宫暮霭笔筒
Mud Painting
泥绘
紫砂彩泥堆绘技艺,始于清雍正时期,以色泥为墨,以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为基础,运用刀、笔在有一定湿度的坯体上堆绘成画,依靠泥的厚薄的表现效果,来展现中国传统笔墨的韵味和意境。如同薄意浮雕,有鲜明的层次感,品味高雅,意境深远。
此笔筒底色为段泥,呈米黄色。虽是泥绘,其中却融合浮雕、线刻等技艺。层次分明自然,虚实结合,精细写实。
与传统紫砂的主流装饰陶刻相比,泥绘装饰带有更多色彩的张力和肌理的审美情趣,这种手法不仅要求绘者有良好的工艺美术基础,更需要有把握不同泥的泥质、泥性的能力,以达到用泥如墨的多重表现。
彩泥堆绘泥浆的稀稠,必须研磨恰到好处,磨稀了图案流散没有立体感,稠了无法运笔,细部描绘不能完成,难度很大。
周峰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深谙绘事六法,兼擅雕塑之能手;其创作理念,取法高古的美学意韵,合乎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巧用堆、塑、抹、捺、染,以泥造境,以境传神。他设色典雅,且善于掌握主题质感,以粗砂揉入泥浆,堆塑斑驳的松干与皴裂的山石;以细砂入泥,摹写柔软衣物的编织感;以淡黄脂泥,描绘人物皮肤的平滑感;以淡薄墨泥,晕染出云淡风轻的夜云。
笔墨在境象之外,气韵又在笔墨之外,境象笔墨之外,自别有画在。








▲周峰  汉宫暮霭笔筒
Wonderful Pen
妙笔
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挥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周峰得天之和,心之术,积品行,发为艺,艺尤者。其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仿佛焉,若敺和役灵于其间者。
然后知学在骨髓者,自心术得;工侔造化者,由天和来。周峰但得于心,传于手,亦不自知其然而然也。
图形于影,未尽纤丽之容。依稀还有几许秋蝉嘶鸣。清夜,任秋风响彻一片,皓月隐没夜凉如水,深秋的意蕴独上心头。
流云飞度,银汉无声。

▲周峰  汉宫暮霭笔筒
Craftsman
工匠志

周峰
一九七四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工艺美术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
获奖记录:
《梅花三弄》紫薇花艺博杯2016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6徐州)
《花瓣雨》紫薇花艺博杯2016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6徐州)
《龙舞壶》入选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2北京)
《福寿双全》第二届宜兴陶艺专业新人新作展评获二等奖(2005宜兴)
《周处斩蛟》首届宜兴陶艺装饰展评获三等奖(2004宜兴)
《美壶》首届宜兴陶艺装饰展评获三等奖(2004宜兴)
《龙凤呈祥》首届宜兴陶艺装饰展评获一等奖(2004宜兴)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