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扬州八怪】(三)黄慎——孝子笔下的女性世俗生活

【扬州八怪】(三)黄慎——孝子笔下的女性世俗生活

阅读量:3735342 2019-10-24


扬州八怪
--
黄慎
黄慎,字恭寿,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清代杰出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
在黄慎笔下,老妪是经常出现在其笔下的女性形象。乾隆三年,黄慎《杂画册》(图3)中就有一开专门绘画了一位老妇人。她手提竹筐,似乎刚从河边洗衣归来。黄慎以战笔表现出老妪满脸皱纹,形容枯槁。

老妪并不是画家寻常喜爱的画题,黄慎之所以热衷于图绘老妪,很有可能与其对母亲的情感有关。黄慎少年丧父,因家贫,奉母命拜师学画。“某幼而孤,母苦节。辛勤万状。抚某既成人,念无以存活,命某学画,又念惟写真易谐俗,遂专为之。”“频年饥馑,益无从得食。慎大痛,再拜别母,从师学画。年余,亦能传师笔法,鬻画供母,自是免于饥寒。” 黄慎与母亲的感情深厚,作为孝子的黄慎,将奉母之情化为画下老妪加以呈现,展现了清代女性的世俗生活。

《丝纶图》(图1) 绘一位老妪正与一幼童纺线的场景。老妪居画面左方,幼童居画面右方,二人手中的丝线相连。老妪盘腿而坐,头戴青巾,头发苍白,满面皱纹,正悲戚而殷切的注视着孙儿。“丝纶”作为古代妇女的必备本领,更象征着祖辈与晚辈的生命传续。


《家累图》(图2)绘一位男子正束手缚脚的拉车,车上坐着二位女子和二位孩童。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是家庭与社会常态,但黄慎此开《家累图》似乎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另一面。其实,在看似男人主导的明清家庭生活中常会出现“河东狮”与“妻管严”。这一现象在明清野史笔记中多有记载,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便是怕老婆的典型。



东方国学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