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了,美术坊出电影刊专辑了!”
大家先别急( ̄□ ̄;),我们公众号真的是那种啥都有的公众号,作为一个美术行业的奇葩,对类似相关行业的动向也是比较敏感的(指不定咱们小朋友以后就变成漫画动画家了呢)。
这是一期梦想专辑!
影院上映的一众电影之中,出现了一部精品2D国漫《罗小黑战记》,通过几天的影院反映,发酵出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小编真的也很喜欢这样干净的画风!
咱们今天来挖挖罗小黑背后的故事!
罗小黑的创作人是MTJJ木头(以下简称木头)。2006年木头在大二的时候喜欢上了动画制作,在当年无疑是个异类,与其他大学生不一样,木头每天都在电脑前制作flash动画。“那时候,全寝室就我一个人在做动画,因为我们不是这个专业的嘛~”
一个偶然的机会,木头在网上接触到了一个名为Esaytoon的GIF动画软件。兴趣使然,木头开始了他的GIF动画之路,并开始在插画师网站“涂鸦王国”上进行投稿。据木头回忆,那时候网站上投稿主要是以插画为主,做动画相对较少。
木头的投稿的第一个GIF动画——《追》
凭着一腔热诚和不懈的努力,大学投稿期间,木头的画技有了稳步提升。而在大三的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一家动画公司录用了。在当时还抱着“画着玩玩”心态进行投稿创作的木头,也由此第一次意识到了“在中国还能做动画(维生)啊。”
而那家录用木头的动画公司,就是日后制作了国产爆款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动画公司——彼岸天(B&T)。
彼时,彼岸天还只是一家初创的小公司。说起在那边的工作经历,用木头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表示,他在那边“当了两天动画就成了原画。”我们惊叹这也太快了,他接着说:“其实那个时候一共也就两个原画,所以比较简单吧,哈哈哈~”
2009年底,木头离开了彼岸天。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木头开始逐步构想《罗小黑》的故事框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罗小黑》的灵感来源,是木头家里养的两只猫,一只叫罗宾,一只叫小黑。
看过《罗小黑》剧集的观众都知道,《罗小黑》初期走的是一条偏向于温馨卖萌的日常路线。而随着剧集的深入,故事也开始展现出非常庞大的世界观——一个人类与妖精共存、包含不同价值观与矛盾的现代社会。木头的说法也让我们十分好奇,为什么这个源于他与家猫的故事,会以这样的方式展开。
“其实故事本身就是铺在那里的。最初几集做成日常单元剧的形式,是因为当时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怎么靠这个活。完全就是自己赚了钱,然后用业余时间去做这个。”
如木头所说,2010年代初,国内制作动画短片的独立动画人本就是凤毛麟角,更没人能保证能靠做这个赚钱维生,“而我也不想烂尾,于是刚开始几集就会比较保守一点,做这样的形式就随时可以把它掐断掉……这一次大电影的前传也是一开始就写在大纲上的,只是当时也就几句话,没有详细展开。”
《罗小黑》第一集,小黑流浪街头
但即便如此,面临现实压力的木头也一直没有放弃要做一个“大”故事的构想。
最初几集收获的好评给了木头坚持下去的动力,而随着《罗小黑》的剧情发展与故事世界观的进一步拓宽,这个打磨已久的“大”框架开始展现出厚积薄发的作品魅力:在《罗小黑》的世界里,你既可以看到小黑和其他角色幽默治愈的温馨日常,也能够通过他们的冒险经历,窥视到木头作品中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
在《罗小黑》动画剧集日益受到好评的同时,寒木春华的另外一个问题却随之暴露了出来——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动画的制作,“小作坊”寒木春华的体量限制了《罗小黑》系列剧集的产能。
寒木春华Logo
2011年第一集发布以来,九年间《罗小黑》一共只制作了28集、单集片长约6分钟的动画。久而久之,“咕咕咕”“佛系更新”之类的词和木头的名字绑在了一起,《罗小黑》也变成了许多观众口中可以归为“有生之年”的作品之一。
如果你对国产动画和漫画有所涉猎,那么你在看片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一种《罗小黑》实际上是木头的“二次元客厅“的错觉。
客串人物——山新和皇贞季(那只猫)
“不要催更”等各种彩蛋
《罗小黑》中的《犬夜叉》《海贼王》彩蛋
《罗小黑》中的《葫芦兄弟》彩蛋
《罗小黑》中的《火影忍者》彩蛋
说到底,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罗小黑战记》。
看完不禁感叹,如此粗犷的线条和大色块都能够做出这样精美的动画,实属是国漫中的精品了。干草堆强烈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