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9月29日称,美国海空军核武升级将由于一种零部件的缺陷推迟18个月,额外增加开支10亿美元。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一名官员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这种有缺陷的部件是小型商用电容器,虽然价值只有5美元,将用于美海军W88核弹头的升级。这些武器部署在“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系统上。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声称,美空军B61-12重力炸弹的升级也需要类似电容器。
很多人对于美海军W88核弹头应该是耳熟能详,不过B61-12核炸弹很少出现在媒体上,因为B61-12可以说是美国核弹头武库中最重要的成员,并且可以号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钻地打击武器。2014年,美国国家核军工管理局宣布,为了验证B61-12的飞行稳定性,特别是自旋火箭发动机与新型制导尾翼的配合,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已成功完成B61-12的超音速风洞试验。按照发展计划,B61-12第一个生产批次将在2020年完成,将生产480枚。也就是说,这个5美元零件的缺陷很可能导致B61-12推迟生产和部署,美国军事专家称这才是值得关注的大事。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精度、低威力钻地型核武器,特别是在打击地下生化武器库时要具有钻地和除剂双重功效的核武器成为美军发展的重点。五角大楼曾表示,具备核能力的战机有很多优势,但却不具备精度优势。美国多次核弹投掷试验的精度一般在110至170米,因此需要相当大的弹头当量才能摧毁地下目标。B61-11钻地核弹的当量需要达到40万吨才能有效摧毁地下目标。因此,具有较高精度的B61-12核弹将增强瞄准目标的能力,拓宽了打击目标的类型,特别是对地下目标,从而实现美军所需的摧毁能力。
B61-12最大的改进就是配备了洛马公司、雷锡恩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设计的新型“制导尾翼工具包组件”(TSA),与“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尾部组件类似。现役B61核弹为了在爆炸时能够经得住地面的撞击,要使用降落伞迅速降低下落速度,精度可想而知。而B61-12制导组件包括装有GPS/惯性导航系统的尾部组件,和弹体中部保持飞行稳定性的组件。制导控制部件是制导尾翼的核心部件,包括任务计算机、惯性测量装置、GPS接收模块和电源模块。该弹圆概率误差不超过30米,相比以往核重力炸弹的110-170米的圆概率误差,命中精度显著提高。再加上安装自旋火箭发动机,可提高防区外打击能力。
虽然号称“精确钻地最强武器”当之无愧,但其高昂的研发成本也一直颇具争议。据估计项目到2010年已经耗资40亿美元,2012年上升到了80亿美元,2013年评估成本时达到104亿美元。如今又出了“5美元零件缺陷”这档子事,恐怕B61-12的总成本还将进一步上升,是否能如期服役却无人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