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北京大学篇
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莫基者。
北大史苑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1952年院系调整,校园从内城沙滩红楼迁至西北郊燕园。
学科建设
学科排名
2013年1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在全部参评95个一级学科中,北大参评学科48个,排名第一的学科16个、排名前三的学科35个、排名前五的学科38个,以上数量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质量工程
截止2014年7月,北大已拥有3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0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9个)
批次专业名第一批经济学法学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口腔医学微电子学软件工程(设5个专业方向)核技术临床医学(与北大第一医院结合)临床医学(与北大人民医院结合)非通用语种群(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文、巴利文5个语种)非通用语种群(蒙古语、菲律宾语、泰国语、波斯语、西伯莱语等12个语种)第二批哲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生物科学药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保险城市管理第三批汉语言文学世界历史考古学预防医学第四批汉语言文学世界历史考古学预防医学第六批金融学新闻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第七批能源与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学(第一批)
国际影响
截至2013年11月,北大实现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其中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千分之一的学科已经达到5个,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物理学。北大的ESI论文总引用数在全球高校中列第129名,在大中华两岸三地所有高校中名列第一。
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有2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其中化学列第15名,政治与国际关系列第21名,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均列第22名,材料科学排第28名、哲学、数字、运筹学、会计与金融学四科皆排在第30名,物理学与天文学第32名,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第33名,环境科学第34名,电机与电子工程第36名,生物科学第37名,药理学第38名,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第35名。
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学位列第57名。
社会评价
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国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2015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201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中,北大蝉联中国高校第1位。2015年台湾大学版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7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2016年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1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2015-2016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42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2015年CWUR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56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排第五名[11]社会评价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A+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生物学、统计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艺术学理论
A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A-
教育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评价
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国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2015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201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中,北大蝉联中国高校第1位。2015年台湾大学版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7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2016年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1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2015-2016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42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2015年CWUR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56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排第五名[11]继续深造
2020届1474名公示同学保研去向预估如下:
?继续留在北大深造约1000人。
?保研其他高校150余人。主要保研清华(60余人)、国科大(近50人);少部分保研华五、科研院所。
?放弃保研:300余人。
北京大学招生人数
2014北大共录取4076名优秀学子,其中本部内地本科生2809人,港澳台学生62人,第二学士学位50人,留学生338人,医学部817人。
2015年北京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4006人,其中校本部3175人、医学部831人。北大此前公布的本科生招生总计划为3665人。
2016年北京大学迎来438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数十个国家的本科新生。本部应报到总人数为8694人,其中本科生应到3363人,硕士生应到3559人,博士生应到1772人。
2019年在川录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