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千山共色”大展:《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

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千山共色”大展:《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

阅读量:3729708 2019-10-24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
Manuscript of San-Guo-Zhi
出土地点:吐鲁番鄯善县安乐古城南佛塔
年    代:西晋
收藏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说    明:此为陈寿《三国志》写本残卷。残存内容《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二》建安二十五年至黄武元年一节,文字与今通行本略有不同。
迄今为止,新疆共出土过两件《三国志?吴志》写本残卷。第一件,1924年鄯善县出土。残存《三国志》卷五十七《虞翻传》至《张温传》部分内容,共八十行,一千九十余字。原件流入日本。第二件,即此件。该残卷1965年出土于吐鲁番安乐古城南一处佛塔遗址的陶瓮中,存四十一行,五百七十余字。同出的还有《魏书?臧洪传》残卷、佛经残卷、梵文贝叶经写本等。
郭沫若根据字体判断,第一件为东晋抄本,第二件为西晋抄本。从新疆出土魏晋时期写本来看,这两种《三国志》写本的字体都比东晋、十六国时期简纸所见的字体更早,应该都写于西晋时期。也就是说在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315年)之前的短短二十年内,《三国志》已传写入新疆。可见当时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深。
经鉴定,新疆出土的晋唐时期的纸本和敦煌出土古纸一样,均使用中国传统造纸原料。此件《三国志》写本残卷使用本色加工麻纤维帘纹纸,质地精良,很可能就是古代著名的“左伯纸”。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关心学院发古文博学院网站: 
http://archaeology.pku.edu.cn/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