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孙祁祥院长荣任“杰出社会企业家”评委会委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孙祁祥院长荣任“杰出社会企业家”评委会委员

阅读量:3729695 2019-10-24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北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任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主席、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曾荣获“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2019年10月15日,荣获北京大学第四届“十佳导师”荣誉称号。
她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余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院长;她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连续10多年担任国际保险学会学术主持人的亚洲学者,并且是该学会理事会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大陆学者;她是第一位作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被外国同行誉为“具有将中国保险教育和西方保险教育完美结合的非凡能力”;她获得国际保险学会国际保险界的最高奖项——2014年度约翰·毕克利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和女性获奖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
孙祁祥出生于军人家庭,父母对儿女的家教很严格。从小,喜欢读书的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上大学,是她早早埋在心底的梦想,但这个梦想迟到了7年。
1973年,孙祁祥插队到岳阳县中村公社大众大队,被20多名知青推举为知青队长。这个从没做过农活的城里姑娘,每天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收工。早春时,在冰冷刺骨的稻田里“抢插”;盛夏时,冒着40多摄氏度高温,在蚂蟥的围攻中“抢收抢种”。近4年间,从犁田到耙田,从插秧到割稻,从挑粪到撒粪……作为知青队长的她干遍了南方农村几乎所有的农活。带队的老农在讨论孙祁祥入党的小组会上这样评价她:“小孙这孩子能吃苦!”

“知青”返城后,孙祁祥被分配在岳阳市电信局当电话接线员。她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短短3年内,孙祁祥从一名普通话务员成长为政工干部。
1977年高考一恢复,孙祁祥就参加了高考,但因被录取的学校不理想,所以她放弃了。按当时有规定,她第三年才再次报考。1979年,她终于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父亲说:“现在以经济建设为重,我觉得你可以选择经济学。”父亲的这个建议,让她选定了一生的专业,她考入了兰州大学经济系,自此始终坚守经济学研究领域。在大学里,她无比珍惜学习的机会。“我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就会全力以赴,尽可能在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
1986年,孙祁祥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付出总有收获。1987年已在兰州大学留校任教的孙祁祥,以一篇题为《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国家所有制形式》的论文在经济学界初露锋芒。1988年10月,她的一篇学术征文被“全国理论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的会议选中,她去武汉参会,偶遇北大教授萧灼基先生。萧先生询问了她的硕士论文题目、学习情况和工作经历后,邀请她考自己的博士生。短短几个月里,除了教课,几乎所有时间她都用来备考。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经济学院,师从萧先生攻读“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一年,萧先生只招了她一个,她由此成为北大新学位制度实施以来培养的首个经济学类的女博士。读博期间,孙祁祥勤于读书写作,成果颇丰,荣膺“首届北大研究生学术十佳”称号。

1993年,北京大学设立保险学专业,她成为领导和老教授们眼中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从她熟悉的经济学专业调入保险学这个新专业,赴美学习一年。学成归来,猎头公司开出了30万人民币的高薪“挖”她。当时月薪只有400多元的孙祁祥说:“不是说地球离了谁不转,但我当初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来建设北大保险学科。为了个人目的离开这项工作,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则。”之后,有许多在外人看来很有“诱惑”的工作机会都被她婉拒了。
在她的带领下,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在风险管理与保险学领域,孙祁祥是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她主持的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出版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在国内政、产、学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014年6月份,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保险学会第50届年会上,孙祁祥荣获了该年度“约翰·毕克利奖”。这是国际保险界的最高奖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推选出一位获奖人。她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也是该奖自1972年设立以来的唯一女性获奖者。

最爱“老师”这个称呼
孙祁祥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年历史上首位女性院长,是国际保险学会董事会里的唯一一位中国大陆学者,是第一位应邀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年会上(1996年)宣读学术论文的中国大陆学者,是第一位作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但在各种各样的头衔中,“老师”仍是她最喜欢的称呼。她每学期都坚持开课,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带的研究生有100多人,许多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她被北大学生评选为“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北大保险学专业从无到有。为了能有一本合适的教材,她自己动笔。“我的性格就是追求极致。这种性格很累很较真。”回忆起那段吃饭睡觉都想着写作的日子,不怕苦的孙祁祥用“殚精竭虑”来形容。自1996年出版以来,这本《保险学》获得了无数的奖项,被评为北京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专业教材多次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孙祁祥经常说,经院的目标是为未来大师级的学者、大企业家、大政治家注入优秀的“基因”,但首先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写的人”。她始终强调对学生四大能力的培养,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孙祁祥也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解惑”。有北大校友说,每有困惑,都要翻一翻孙老师说过的话,因为“她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她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多篇,独著、主笔、主编、主译著作20余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商务部、中国银保监会、国家社科基金等部委和国际著名机构委托的科研课题30余项。

荣任“杰出社会企业家”评选委员会委员
为更好地传播社会企业家理念,2018年在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荣誉主席陆克文先生的见证下“社会企业家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决定每年9月9日为“社会企业家节”,全力推动社会企业家的发展并持续影响更多的企业家加入到社会企业家行列。
(社会企业家研究院揭牌仪式)
为弘扬社会企业家精神,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决定推选首届中国“杰出社会企业家”榜单,将于2019年11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上举行颁奖盛典。
经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轮值主席王梓木先生,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创始人、世华集团董事长、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姜岚昕老师,“杰出社会企业家”评选委员会主席钱大群先生推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孙祁祥为“杰出社会企业家”评选委员会委员。共同推动“社会企业家”在中国及全球范围的发展,期望影响更多人加入“社会企业家”行列,造福整个世界。
孙祁祥院长认为,最能代表企业家本质特征的就是创业、实干与改革。或者可以这样说,企业家就是创业家、实干家、改革家。我们期望通过评选“杰出社会企业家”榜单,能够推动,涌现出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以期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引领企业生态增长,从而造福世界。
第五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承载时代使命 引领生态增长★论坛时间:2019年11月2-3日
★论坛地点:中国 · 北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