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探秘廉江明朝古城堡:道不尽千古风流!

探秘廉江明朝古城堡:道不尽千古风流!

阅读量:3725985 2019-10-24



◎文/图 戚照
▲同安堡复原效果图
北部湾畔的广东廉江,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朝古城堡“同安堡”,孕育着一代代村民,走出了一批批能人贤士,有着道不尽的千古风流故事。
嗅着空气弥漫的野花芳香,聆听着莺歌虫鸣,走进廉江市青平镇多别村委城地村,探秘百年沧桑、穿越时光隧道的“同安堡”,深深的庭院,高耸的城墙,孤寂的碉楼,仿佛在诉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曲曲神秘的传说,一段段辉煌的历史。
“跨进城门,有一条砖石铺设的主街道,正面是雄伟大堂,主道两边分别建有两排房屋,两排房屋之间又有“街道”,一条走廊环绕高墙四周,城内民居、水井、书塾、客栈、街道、商铺一一俱全。”城地村村民回忆说。
踏着苔藓斑驳的石径,注视着旧墙断垣,不禁令人想起这里也曾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也曾熙熙攘攘、人头挤踊、热闹非凡。书塾里,也曾坐满天真无邪的书童学子,朗朗书声阵阵传来不断飘向远方。
沿着弯曲的台阶,拾级而上,古碉楼残损的墙基、肃穆的炮眼,让人现象,这里曾战火纷飞,多少驻兵,曾在这里巡逻、休憩。这座旧痕累累的古城堡,冉然成为倭寇贼匪出没、兵荒马乱岁月里附近村民最可靠的的避难港。
绿树杂草深处,栏栅围筑着的古井,源源不绝的井水,谁能知道,它孕育了多少代纯朴憨厚的村民。
历史上的“同安堡”,曾经鼎盛一时,为城地村民,烙下了太多太多辉煌的印记。

▲同安堡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探秘

▲古城堡内外随处可见古代遗留的陶瓷片
1.古堡古迹举目可见
“同安堡”所在地青平镇多别村委,有一片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汉朝古墓群。2004年春,广东省、湛江市考古专家联合队曾在这里发掘出土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如距今至少3500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锛,东汉时期的陶罐、夹砂陶,唐朝的瓷碗、瓷枕,宋朝的瓷罐和明清朝的陶瓷等等。
“出土的文物证明,3500年以前已经有人在这一带生活,而且人口还比较绸密,古陶瓷较为发达,生产生水平较高。”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冯孟钦说。
青平镇多别、息安村委一带的古迹举目可见。除了汉朝古墓群,还有一个保存较为完好明朝古墓。专家在息安村委留民田村发现,经风雨洗刷后,村民民宅墙脚就会露出垫砖墙的陶瓷片。经考证,大部分是明朝的产品。
“国民政府时期之前,还没有多别村委,息安村委、多别村委这一带都属第六区(青平区)息安乡管辖。” 曾参与修编《青平镇志》的老同志说,“古城堡内外,古迹甚多。”
在村民引领下,穿越弯弯曲曲的山坡小道,在古城堡以西和西南约一公里的山坳中,透过茂密的荆棘,笔者看到两个天然的古石室,分别有十多平方米。“听祖辈说,这里曾有人村民长期居住。”多别村委干部回忆说。
“我们曹氏先祖六世曹天能,被朝廷封为武德将军,距今近300年历史,其古墓仍保存完好,在距古城堡约一公里。”城地村老村民说。

▲省市考古专家在发掘汉朝古墓群

▲考古专家在修复东汉时期的陶罐
2.祖传古宝见证历史
由于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多别村委城地村不少村民家里还收藏着祖传宝贝,其中一村民就收藏有一砖宝贵的清朝金砖,香皂般大小,金光灿灿。金砖一面烙有清朝皇帝图案,另一面刻“大清金锭”四字,还有一些大银、元宝等。
谙熟廉江历史的当地博物馆有关人员介绍,与多别村委城地村毗邻的那里坡村(同属多别村委管辖),有座建于清朝的曹氏祠堂,祠堂由十二条粗壮的铁木柱撑起,非常雄伟,脊梁上标着始建的时间。祠堂里,有个清朝的香炉。上世纪九十年代,祠堂和香炉已被定为廉江市三级保护文物。
至今,那里坡村还有许多村民收藏着清朝著名书法家曹穆怡的真迹,廉江市博物馆里也有收藏。
翻阅《廉江人物志》,笔者找到关于这名书法家的史载:曹缉熙(1861-1931),字穆怡,生于青平镇大竹山村一个书香世家。廉江著名书法家。工于楷、行、草书,与其弟曹晖怡齐名于时。兄弟4人中,穆怡为长兄,其父曹孚棠为清增生,叔父曹朝琴为清秀才,皆精于书道,尤以曹朝琴的行、草书闻名于世,在下四府素负盛名。曹穆怡自幼苦习文章、书法,于清同治年间中增贡生,奖叙五品顶戴侯选州同,文章清冠等夷。其书法闻名广西、安南(今越南)等地,一生所书甚多,青平旧戏楼及廉江孔庙等著名建筑均有其题书的楹联,惜已尽毁。其书法真迹存世不多,廉江博物馆现藏其所书对联一幅,其余作品散见于青平那里坡、塘尾村等曹氏人家中。民国初年,曹穆怡曾任廉江县保卫总局局长、兼第六区(青平区)保卫分局长,卒于1931年,终年70岁。

▲专家在考证同安堡的“五重门”

▲古城堡高耸的城墙与民宅相映
3.风流人物数之不尽
古城堡内外,人杰地灵,文人武将辈出,自古就有不少能人贤士。城地村老村民说,该村村民最早的祖先叫曹文靖。
《曹氏族谱》显示:曹文靖,明朝嘉靖年进士,官至广西苍梧兵备道,由徽州(即现在的安徽省)歙县雄村迁居本县松明(即现在的车板)。
经了解,曹文靖原为朝廷命官,因不满朝廷黑暗而辞官与兄弟曹文裕、曹文显迁居到车板,后来兄弟曹文裕、曹文显定居车板,而曹文靖迁到城地村。
到了清朝,村里出了一位“武德将军”。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修编的《石城县志》第六卷之《人物志·封典》篇中,笔者找到了曹天能的史载:曹天能,以子俊,赠武德将军;妻严氏,赠宜人。
而《石城县志》之《人物志·列传》篇中,还有一段记载更为具体:曹天能,字良伯。壮负奇气,乡尝有外警,画策备御,境土赖以安堵。既而敛才,家居事母,以孝闻族里。有窘苦者,周恤无德色。数十年优游泉石,以保天真。知县孙绳祖赠“洛社耆英”匾。卒年七十八。长子俊,武举;佳、伦、位、份,俱列胶庠;信,州同佐,监生,余皆彬彬杰出。
细阅《石城县志》,笔者还发现,上面记载着许许多多古代多别村委乃至青平一带的文人武将:
曹尔勋,那里坡人,廪贡,署东莞训导。俱乾隆间。杨《志》作分发训导。
曹喜棠,大竹山人,廪贡,历署合浦训导。钦州学正,廉州府教授。
曹克斌,字梧亭,那里坡人,监贡,杜门读书,不与公事。官浙江安吉州判。见民多暴棺于野,购地北郊,捐埋无数。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浙被水灾,余姚特甚。上官发粟委账,克斌不假手史胥,亲为散给,民沾实惠。
曹俊,那里坡人,康熙丁卯科,陕西兰州卫千总,升赤金卫守备。
……
千百年来,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能人贤士和一代代普通的老百姓,丰满了古城堡一个个神秘的传说,谱写了古代青平一桩桩动人的故事,充实了古代廉江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
此外,曾经辉煌却没有史载的“同安堡”,究竟与史载中的“息安堡”有什么关系?在廉江古代驿站、沿海防御中起到什么作用?笔者将继续跟踪研究考证情况,陆续推出古城堡探秘之堡名篇、军事篇、驿站篇。

▲荒废的古城堡曾经养育了许多能人贤士

▲同安堡掩映在茂密的树林里
来源:廉江旅游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